展期:2021年3月20日至5月9日
艺术家克里斯多夫·勒·布伦(Christopher Le Brun)亚洲首次美术馆个展——“观·觉:抽象作品1974—2020”。展览涵盖了勒·布伦跨越近50年的绘画以及雕塑作品,展现了“抽象”在勒·布伦创作中所形成的独特表达,同时,也揭示了其艺术本质上的形式性。
勒·布伦先后于英国斯莱德艺术学院和切尔西艺术学院学习绘画,正统的经典教育让他的艺术作品与文学、诗歌、神话、音乐等多样的文化形式产生丰富的回响。勒·布伦通过他的艺术实践展现出了对“理想绘画”的坚定渴望,他被艺术史学者、著名策展人芭芭拉·罗斯(Barbara Rose)誉为“画家的画家”(painters painter),是英國上世纪80年代涌现出的艺术家中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本次展览对我非常重要,从未有一场展览像这样全面地对我的创作进行回顾,也让我找到一条自己走过的路径。”新闻发布会上,远在伦敦的勒·布伦与北京现场观众进行了连线。
作为画家,在20世纪晚期关于选择抽象还是具象的道路上,勒·布伦选择信赖自身的直觉与视觉经验,在二者间持续创造丰富的对话。过去10年中,勒·布伦发展出了具有浪漫主义及象征主义的抽象风格:“尽管曾因缺少表现物而若有所失,但我也渴望我的作品是形式的、抽象的——从而是自足的。最理想的状态便是作品能拥有独立于我的价值。”自职业生涯早期一直到2020年的新作中,勒·布伦始终对颜色、光、空间、笔触、精神等绘画美学及基本特质保持着强烈的兴趣及探索精神。正因如此,勒·布伦欣赏有着共通艺术特质的中国传统绘画并与之产生共鸣。
展期:2021年3月21日至6月30日
薇薇安·迈尔(Vivian Maier 1926—2009),作为从未接受一天正规训练的神秘摄影师,一生经历之谜是摄影界最近十几年来最热议的话题之一。在作为保姆工作的几十年间,她独自拍摄了超过10万张底片,且从未示人,直至晚年生活窘迫才迫不得已拍卖随身物品。自2007年,薇薇安·迈尔被发现以后,有关她的解读从未停歇。2010年,薇薇安的作品开始在欧美多个国家进行展出,无论走到哪里都成为热议话题。此次是薇薇安的首次国内大型美术馆个展。2014年,纪录片《寻找薇薇安-迈尔》获得了第68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纪录片奖和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片奖提名。薇薇安或许从未预料到她的故事和照片能引起后人如此的关注和轰动,她只是日复一日地热爱拍照,抓住芬芳。为了展示薇薇安·迈尔的传奇人生,今日美术馆此次全面呈现薇薇安·迈尔最迷人也是最复杂的“自拍系列”,筛选出隐藏她一生经历的人物肖像,打造了一个让观众近距离与薇薇安·迈尔对话的艺术场域,让所有走进展厅的观众共同寻找薇薇安·迈尔谜样人生。
展期:2021年3月25日至5月22日
绘画几乎是最古老的艺术媒介,每个人都积累了大量关于绘画的知识和观看的经验。同时,技术与观念催生出的新的艺术媒介,也在不断地挑战与重塑着这些知识与经验的边界。在如今应接不暇的图像日常中,绘画这种无声的媒介不论是作为图像的传播,还是作为商品的结果,似乎都更容易被接纳。但与此同时,观看的维度也在剩余价值的溢出中被压缩。如果我们把画作的整个创作过程细数,那么它还可包括构思、起稿、描摹、涂绘……即我们通常遭遇的作为作品的绘画是作为绘画的结果出现的。随后,我们要面临的一个问题是,结果之前画家的一切工作都不能算作品的一部分吗?观看绘画的行为本身是极为复杂且隐秘的,这个过程中观众究竟看见了什么,什么在作用他们的感官:是色彩线条的组合,还是由此引发的某种情绪或表达的冲动?艺术史家和理论家们一直在为能够清晰地解释这个行为而不懈努力,但观看中所包含的混乱、波动与无序的状态也往往让人难以捉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