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麦儿
最近醉心一位李姓网红姑娘的视频,舒缓缥缈的古风音乐,唯美悠远的画面,秀色可餐的美食,曼妙恬静的视频主人。
她视频中的一切如此遥远又如毗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吃着最有机的蔬菜,做着最赏心悦目的事情,展现的永远都是一片旖旎的田园风光。
从“古法胭脂”到“给奶奶的蚕丝被”,从“千年蜀绣”到“稻谷飘香”,从“红宝石番茄”再到“笔墨纸砚”。就这样,我在她的视频里一点一点沉沦。
诗与远方,用双手打造自己想要的生活。于是,东施效颦者接踵而至,笑翻了观众,快乐了自己。在这个人人可以做网红的年代,我,为什么不可以?
首先,我得有块地,还要有人间烟火。我想到了老三。
我拨通老三的电话:“老三,把你老家房前屋后的空地借给我一下呗。”
“你想干啥?种花还是种菜?”
“啥都种。”
“你种可以,关键谁给你打理,我们都不在家。”
“咱爹咋样?”我有点心虚。
“你拉倒吧,他自己的事情都忙不过来。姐,你不会想做网红吧?”老三不怀好意地试探我。
“是啊,我想做网红。”我觉得我内心的笑声比现实的还要响亮,甚至更尴尬。
老三也笑。“我的姐,你别冲动,做网红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有朋友学人家做网红,工作都不要了,回家天天干农活拍视频,两个月就坚持不下去了,又都回去上班了。”
老三此话不虚,有姑娘学着李姑娘立志做网红,踌躇满志地回到老家,在前厅后院详细规划,仔细描绘,图纸上的黑白线条岂止是梦想,那是内心深处最深切想拥有的诗与远方。
而半年后进入画面的却是一片狼藉,颓败的波斯菊,杂草乱生的菜园,斑驳破旧的吊床,画面无限苍凉,唯美和浪漫杳无踪迹。
那姑娘一边奋力清除颓败的花木,一边抱怨:“我想学李姑娘,也弄成她那样的院子,可我累成狗也没她视频中的半点影子,為什么?”
“因为每一段光鲜亮丽的背后,都是无尽的辛劳。”有网友如此评论。
“姐,如果你真想种花啥的,我倒是有一个好地方。黄河边,很多荒废的土地,你想要多少亩都行,如果你想好了跟我说,我给你解决。”
奔腾的母亲河,天地悠悠的肥沃土地。冬赏腊梅,夏听蛙鸣。秋看落叶,春嗅芳香。种一片竹林,两三菊花在“秋日薄暮,用菊花煮竹叶青,人与海棠俱醉。”我想要的诗与远方,世外田园,仿佛触手可及。
“生活,以人为本。”同理,如果去黄河边追寻诗与远方,势必会对孩子们的生活造成困扰,比如课外培训班,比如上学,比如去图书馆借阅。
黄河边的世外田园是我的诗与远方,做网红。这里是孩子们的诗与远方,是无尽的灿烂。
在沉思中转身,我的一方阳台尽收眼底。余光中说:不知是谁发明了阳台,伸展到外面的是广阔的天地,可触摸到的是山山水水,而我太太可以养花种草随时做花匠。
我拒绝了老三的提议,拨通了我爹的电话,想让老三下次回家帮我带一些菜种,我要在阳台上种菜。
我爹说:“现在都啥时候了,哪还能种菜。”或许我的失落通过电波传递给了他。他说:“你买点人家带根的菜,菠菜或者小白菜都行,栽到盆里长几天就能掐着吃了。”
我爹一定不知道,城市里的菜从菜园伊始,就打扮成了城里人喜欢的样子,无土无泥更无根,青翠美好。我问我爹,现在还有什么可以种,我爹建议我去买些大蒜,现在正当时。
待我买回大蒜,把一粒粒分解好种在盆中时,想到半个月后的它们,郁郁葱葱,蒜香馥郁,竟无比激动。因为只有我知道,我种下的不是大蒜,而是我的诗与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