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冰楷 刘佩尧
摘 要:了解历史、尊重历史规律有利于避免走一些弯路,从而更好地发展。另外,历史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也尤为重要,因为这些信息出现的偏差可能改变人们对历史事实的认知。对在历史长河中发生的大事件,人们会为其修建建筑,这也就是纪念性空间的由来。当人们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想要去了解过去的历史事件时,纪念空间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纪念性空间是人类最原始的纪念欲望的实体化,是能够承载记忆的情感空间,有着记录历史、宣传教育、传承文化等作用,也是社会文化的一种具体的表现形式。另外,纪念性建筑空间这种特殊的建筑类别,在历史的长河中可以把更多的精神内核和艺术内涵传递下去,给人们留下珍贵的文化遗产。
关键词:叙事法;纪念性建筑;表现手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们越来越追求日常的精神生活质量提升,由此纪念型建筑也成为当今城市建筑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建筑类型。目前,纪念性建筑是最能表达情感的一种建筑,对人类回忆过去的社会发展、政治事件、历史变革、文化遗产和科学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并且其也是在历史的长河中沉淀出的人们的思想产物,超越这个时代,将某种精神文化传给后人。纪念型建筑还有纪念社会发展、传播历史事件和文化的作用,叙事法理念下的城市纪念性建筑的意义在于,建筑师可以用建筑的语言去讲述一个历史事件。但是目前纪念空间的公式化设计比较多,导致同质化问题严重,所以应该去改变目前的设计表现手法(图1)。
一、叙事法理念纪念建筑研究的目的
现代精神文明进步背景下,个人表现的特殊性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也对社会价值多元化有更多的探索。目前的纪念性空间多是表达人们对历史事件的思考和反思,但是在多元化的科学技术技术支持下,目前的纪念空间的表现手法更为很多种,也更为注重人情化,会把娱乐、商业、休闲功能融合进来(图2、3)。这种纪念性空间有很强的社会属性,也存在公共和文化性的表现特征。虽然目前对纪念性建筑设计的研究成果非常多,将叙事学理论引入建筑设计中的探讨也颇具数量,但将建筑现象学、建筑符号学以及建筑叙事学这三门学科统一到叙事这一主题的研究并不是很多。本文从现有的实例中总结和提炼,对其设计中的叙事方法进行一次设计方法论层次的追寻,期望得出有实际操作价值的结论。
二、叙事法理念下纪念空间的作用
(一)呈现历史的事实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尊重历史规律,可以避免走一些弯路,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当人们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想要去了解过去的历史事件时,纪念空间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另外,历史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也尤为重要,因为这些信息出现的偏差可能改变人们对历史事实的认知。社会中的人们有权去了解历史事实,建造纪念空间也是一种参与历史纪念活动的方式。
(二)记录集体记忆
在人的内心中,回忆占很大的比重,其延伸出的纪念回忆具有很强的集体性和民族性,建造纪念性空间可以给重温纪念回忆提供场所,并且也能给未曾参与过的个体一个共情的机会,使人们能参与到历史中来。建造一个纪念性空间不需要像日常住宅或者普通商用建筑一样,营造一个特别舒适的居住环境,但是其中的空间结构需要满足纪念性的心理需求,并且在纪念性建筑空间中还需要一定的组织布置,使空间拥有一定的气氛制造功能,使人能对历史记忆产生共情。纪念性空间中周边景观布置和建筑结构的形态也是有记忆性的,在设计初可以增加各种建筑元素和符号来增加场景表现,帮助人们产生联想,从而达到纪念的目的。
(三)教育后人
纪念性空间除了有传递信息以及满足机体记忆的功能以外,还可以呈现客观事实,发掘历史规律和真理,另外,明确自身价值、为未来的实践提供指引也是其主要功能。通过建造纪念性空间以纪念历史人物、纪念战争、纪念历史重大灾害、纪念历史政治事件等,有助于建立正确价值观以及教育后人。
三、叙事法理念下设计纪念空间表现手法
(一)追求意境的象征
在设计和建造纪念性空间时,精神内核尤为重要,虽然在纪念性建筑中纪念对象是建筑空间存在的基本,但在建筑背后基于纪念主题的文化精神才是重心。建造纪念性建筑的核心在于思想和内涵的表达,诠释纪念的重要精神价值,也可以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去呈现意境。当然,诠释纪念对象要选择与其契合的设计语言和表达方式去呈现。
由于纪念性空间往往出自设计师之手,因此大部分目前已建成的纪念性建筑中都有多种表现形式和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其中,比较常用的表现手法就有象征。象征本体本身可能是没有意义的,但是当象征本体被赋予了一定的观点和思想,并且被大众接受时就产生了意义。如此一来,象征便是借助一种显而易见的表象,依附于表象采用某种表现手法,运用可感知的具体形象来传达具体意义与信息。设计纪念空间的颜色、图形、材料、符号等各种元素都需要以有效的表现为前提,其目的在于能更好地引人联想,可以加强对于空间体验的感受。在纪念空间中需要先确定象征的本体,然后赋予其需要传达的精神和意义,再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表现出来,如此一来象征的本体和环境之间就产生联系,其存在就有了意义。在设计组织中,这种象征的手法所能表达出的信息必须与人的记忆和心理情感吻合,从而能达到情感上的共鸣。这种形式能引发人的记忆、思考、情绪的变化,把原本只是存在于物质层面的纪念记忆提升到精神层面。在纪念空间建筑中,象征手法是一种普适性的表达方式,几乎在所有纪念性建筑空间中都适用。
(二)隐喻
在文学作品中隐喻是一种比较常用的表现手法。这种表现手法是一种比喻,可以利用一个原本就存在而且让人印象深刻的事物上去暗喻另外一种事物,还可以在借助暗示用一种物体或理念去替换另一种,从而去暗示两者之间的关联。
隐喻与象征不同的是,隐喻是一种在已知的社会俗称或者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移情过程,这种过程也是为了让人有一定的精神体验,在纪念性建筑空间中是比较常用的设计手法。隐喻可以借用一些语言感情的屬性去赋予不同的精神内核和不同的性格,这样能让人和目标场所中的信息产生共鸣。在设计之初,设计师可以通过去追求颜色、气味、符号等的具体形象去表达纪念建筑空间的文化或精神内核,对这种具体形象进行归纳和提炼然后去选择和人的情感相符合的形象来做艺术处理。隐喻和象征二者在结构上其实是相同的,一是因为有本体,二是因为有寓意,两者都是选择可以引起人们内心情感共鸣的事物去表达喻义,用实质形象隐喻内在的精神内核,从而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
四、结语
现在精神文化追求越来越受到重视,纪念性建筑空间已经成为了社会文化符号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设计师在设计纪念性建筑时应该综合社会和历史因素、环境因素、设计手法和心理感受等,设计建造能表现“场所精神”的纪念空间。其中纪念性空间所包含的精神内核需要传递给每一个来访者,让来访者能去领悟到这些设计背后想表达的意义,这也是纪念空间的意义所在。纪念性空间的建筑风格比较特殊,不仅只有场所中的精神表达,还有其他很多方向值得我们去研究,比如说它的社会性、公共性、历史性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高月,翟光勇.纪念空间的转型对红色记忆的书写与传承影响[J].广西社会科学,2020(6):131-136.
[2]董海燕.当代纪念性博物馆的叙事逻辑与空间表达[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20.
[3]周艺.纪念性空间室内设计的叙事性表达研究[J].美与时代(上),2019(8):82-85.
[4]张桐桐.基于叙事法的纪念性建筑空间设计研究[D].株洲:湖南工业大学,2019.
[5]张正蔚.纪念建筑中叙事性思维表达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
作者单位:
桂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