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启辉:用一根手指绘画养家撑起幸福人生

2021-04-12 03:50陈玮
新青年 2021年1期
关键词:卖画养家吊脚楼

陈玮

1997年,他在一次生产事故中失去左臂和右手四根手指;他为了谋生,用一根手指绘画,在重庆街头摆摊卖艺;他苦练画技,用画笔将逐渐被高楼大厦取代的吊脚楼还原到画纸上,历练成小有名气的残疾人画家。他就是用独指养家,用坚韧毅力为社会传递正能量的——张启辉。

一次意外,双手仅剩一根拇指

1992年,18岁的张启辉离开重庆市合川区老家到上海打工。经人介绍到一家印刷厂学印刷,他每日勤学苦干,很快成为印刷机机长。他通过4年的努力,成了印刷厂技术骨干,月收入5000元左右,让老家人羡慕不已。他和厂里一个女工相恋,成家,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

1997年9月1日,张启辉上夜班,凌晨印刷机出现故障,发生意外,他失去左臂,右手仅剩一根拇指。他在医院醒来,看着自己残缺的身体,大脑一片空白。出院后,厂里不再给他发工资,他边养伤边索赔。没有收入,妻子留下出生不久的女儿离他而去。他看着嗷嗷待哺的女儿,燃起了希望,决心用单指养女儿。

张启辉说:“我不仅要做别人能做到的,还要做别人做不到的。”

努力拼搏,用一根手指绘画养家

张启辉没有经济来源,生活失去了保障,决定摆地摊卖小百货养女儿。他委托亲人带女儿,自己每天凌晨4点起床,到市场占位置摆地摊,白天没时间做饭,就买几个馒头,带瓶水充饥,晚上10点多回家。

张启辉用独臂单指带几十斤重的货物去出摊十分艰难,锻炼骑车带货,他用大拇指握方向盘,独臂掌握方向,奔波在地摊上。他每日出摊,特别辛苦,有人劝他说:“你的身体状况,可以乞讨谋生,不费力气,不用起早贪黑,比练摊赚得多。”张启辉举起右手说:“我有一根手指,可以靠劳动挣钱养家。”

张启辉受父亲和二叔影响,从小喜爱画画,上学时,在班里画得最好。每天出摊回家后,他都会拿起画笔排解心中的苦闷,可仅存的一根手指握笔困难,画几笔,笔就掉落。他反复尝试,忍着大拇指的疼痛练习了数百次。

张启辉每日搬运货物十分吃力,担心年老无法继续出摊,想学一技之长。他尝试一些行业,都因仅有一根手指而放弃。一天,他在广场上看到有人画画卖艺,便萌生了卖画谋生的想法。

张启辉白天摆摊,没有顾客时,他使劲把拇指弯过来,拉长关节,渐渐地,拇指弯度增大,画笔可以自如运用。

张启辉每天练画到凌晨,睡3小时左右就起床外出奔波。为了练习手指的灵活度,他用拇指夹针绣十字绣。雨天不能外出卖货,他整日练习拇指,一天绣十几小时十字绣,拇指练到不能动才休息。大拇指被他练得越来越灵活,绘画水平明显提高。他常年握笔画画,大拇指变形,比普通人粗大许多。

2009年,上海举办世博会,张启辉结束了在上海摆摊的生活,回到重庆。重庆是山城,山路难行,带货去地摊成了最大问题,他不得不放弃。他四处找工作,却因身体状况一年多没找到适合的工作。他渴望尽快卖画谋生,把大部分时间用在临摹、户外写生和绘画装裱上。

张启辉为了锻炼大拇指,吃饭、穿衣、做家务,裁纸、黏贴、装框等都用独指操作,他还练习用手机、电脑打字聊天。他的坚强与努力赢得许多人的赞赏,网友王富兰被他的专注吸引,特别敬佩他。两个人在交谈中慢慢产生了感情,喜结良缘。

一次偶然的机会,张启辉结识了重庆知名口足画家黄国富。在黄国富的帮助和鼓励下,他苦练中国画,通过日复一日的写生练习和长久临摹名家作品,张启辉进步飞快。

2011年的一天,张启辉经过7年的绘画学习,鼓足勇气,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到人流量较大的沙坪坝区三峡广场卖画。

初次到广场卖画,张启辉没有作画的台子,只能趴在地上画,身边很快围了许多人。他不敢抬头看周围人,却能感受到四周的目光,心里非常难过。他稳定情绪,全心作画,笔下的画逐渐完成,观看者纷纷夸赞他画得好,不断鼓励、赞扬他身残志坚,自食其力。他默默地画,眼泪在眼眶中打转。突然,一位男士蹲下身,用浑厚的声音说:“画得真不错。你的作品卖不卖?”他抬起头,见说话者是一位外地中年男士,笑着说:“卖。”男士选了4张画,付给他200元钱。他看着男士拿着画走远,心里暖暖的,无限感慨,觉得自己的作品并不出色,不到半小时就有人买,心中充满感激和希望。

张启辉受到买画人的鼓励和支持,坚定了卖画养家的决心。他在感动中顺利走出了第一步,从此每天到广场摆摊卖画。王富兰特别支持他,常陪他去广场卖画。张启辉卖画中得到很多人的支持和鼓励,他对自己的作品要求更加严格。他通过面授和上网的方式拜师学习,画得越来越专业。很多人在买画时对他说:“我不是同情你才买你的画,而是觉得你画得很好。”

张启辉的画技不断提高,自信心增强,他常去贵州等城市卖画,王富兰陪他一起去,帮着拿东西。售画时,她给张启辉录短视频,上传到短视频平台上。张启辉明显感觉到售画后的生活比摆地摊时好了许多。

张启辉一直努力供养女儿,常和女儿沟通。女儿非常关爱他,和他一样努力,学习成绩优异,在合川读高中,而后考上大学。如今,她即将大学毕业。她在电话中笑着说:“从来没觉得爸爸给不了我什么,他把能给我的都给我了!我感到幸福和骄傲。”

张启辉用一根手指将女儿养大,供女儿上大学,完成了人们10根手指做的事,实现了一根手指养家的愿望。

绘画吊脚楼,希望举办一场个人画展

2018年的一天,张启辉独自到广场售画,低头专注地画画。突然,身后传来一个女孩的抽泣声,他直起身,转头寻着哭声看去,一个中等身材的女孩正看着他哭。女孩看见他询问的目光,边哭边说:“我做生意亏得一无所有,决心去死,走到这里,看你在画画。见大哥如此坚强地生活,非常感动,觉得没有什么困难过不去。”张启辉放下笔,和女孩讲了自己的经历,鼓励她勇敢面对。女孩连连点头,走到画摊前,蹲下选了一幅画,放下50元钱说:“这张画会成为我的精神支柱,帮我度过这段最难的时期。”

张启辉说:“在外面摆摊会遇到许多人,类似的事很多,有时我感动了他们,有时他们的做法感动了我。”

张启辉将家中4平方米左右的阳台设计成自己的画室,在家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画室度过,他用独指蘸墨和颜料在纸上作画,10分钟左右,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便跃然纸上。他曾在网上直播卖画,做得很好,但耗费了许多精力。画画靠气韵,他凭一根手指很难达到,要付出较常人多倍的努力,才能达到他的期望值,他觉得专心致志学习和练习绘画的时間实在宝贵,便重新调整了售画时间和方式。他的目标是继续提高自己的画技,争取上一个台阶,再去发展这些事情。

张启辉曾在重庆黄花园附近的吊脚楼居住一年,别致的吊脚楼吸引着他,在他青春的记忆中留下了难忘的情愫。可是,社会的不断发展,让充满重庆特色的吊脚楼正在被高楼大厦取代,已经越来越少。他握起手中的画笔,将消失在人们生活中的吊脚楼还原到画纸上,他画得惟妙惟肖,画出了自己的特色。张启辉说:“吊脚楼充满古人创造的智慧和美,希望不被后人忘记,我想用自己的画笔封存这些记忆,让吊脚楼的美留在纸上。”

如今,张启辉的画技越来越纯熟,在重庆残疾人艺术圈已小有名气。他的作品多次参加画展和西洽会、残联的巡展,当地一些书画家协会也邀请他加入。张启辉表示,他虽然身体有残疾,但是他对未来充满希望。他现在希望将来能够拥有一间真正的画室,能够在专业美术馆办一场个人画展。

猜你喜欢
卖画养家吊脚楼
青蛙卖画
理想与现实
苗族吊脚楼在民宿设计中的应用
老公不疼孩子不顾家怎么办?
巴渝文化——吊脚楼
吊脚楼(外三首)
皇帝卖画
探析重庆吊脚楼对山地建筑的启示
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