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导入】
不论在什么时代,奉献总是一个崇高、温暖和感动人心的话题。歌德曾说:“回报等于等价的付出。”这是一种新的启迪。无论何时何地,奉献必定是一个永不褪色的片段。只有真正地理解“奉献”的含义,才能为人生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阅读上面的文字,请以“奉献”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題目自拟,角度自选,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经典美文】
老枣树
老家的院子一角,一直长着一棵枣树。枣树枝叶蓬勃时,能遮挡住半幢房子。屋内的光线因它的分割显得明明暗暗。我妈做针线,看不清针脚了,她会抬头看一眼窗外的枣树,自言自语道,枣树遮住光了。但从不曾想过动它,就这么让它任性地长着。
这棵枣树到底活了多大年纪了,我爷爷在世时也说不清。我爸更是说不清,我爸说,打小,家门口就长着的。他们兄妹六七个,都是吃着这棵枣树上的枣长大的。
枣树原在爷爷的老家待着的。爷爷成年后分家产,这棵枣树也成了家产的一部分,被分给了爷爷。
爷爷带着这棵枣树到百十里外的荒地里安了家。三间茅草屋搭起,这棵枣树被植在了茅草屋前,成了我们家的标志。它结果时,累累一树,方圆一二十里的人都知道。
到我记事时,这棵枣树已被人称为老枣树了。我儿时走丢过,站在大路上直着嗓子哭。人问,孩子,你家住哪里呀?我抽抽泣泣答,我家房子前长棵老枣树。人便一拍巴掌,恍然大悟,哦,是丁志煜家的啊。因了这棵老枣树,我被顺利送回家。
我十岁那年,我家搬迁到河对岸去。我奶奶不舍得这棵老枣树,执意要把它搬走。我爸请了人来搬它,人一锹下去,损伤它不少的根。我奶奶心疼得不得了,拿些碎布头包住它的根。它被栽到了新家的院子一角,大家都说,怕是难成活的。但最终,它活过来了,抽枝、长叶、开花、结果,从不怠慢任何一步。
这棵枣树上的枣子甜了我们兄妹几个的童年、少年,成了我们心目中家庭的一员。我们去外地念书,给家里人写信,在最后,也总要问候一下老枣树,老枣树还好吧?
我爸认真回,好着呢,开一树花了。或者回,又结好多枣子了。
枣子总能留到我们寒假归来时吃。我奶奶拣大个的,一颗一颗洗净了,晒干了,装在陶罐里。枣子红红的,一口一个甜。我们吃着,觉得安稳快乐,外面再多的繁华旖旎也不及家里一颗枣子的好。奔波在外的心,终落到实处。
后来,我们兄妹一个个离家了,有了自己的小窝。然而每到枣子成熟的时候,我们都不约而同地回老家去,屋前屋后转转,看看老枣树,摘下一颗一颗的甜。一家老小,围桌而坐,一个都不少,其乐融融。有老枣树在,时光好像还是从前的样子。
但随着奶奶和爷爷的相继过世,老枣树也一年不如一年了。先是枝条枯萎,继而树干腐朽,脆弱不堪。起初,还有少量枝条硬撑着,在春天爆出新绿,在夏初开出花,在秋天果子成熟。到最后,它实在撑不住了,一树的衰败喑哑。
终有一天,等我们兄妹几个都在家,我爸跟我们商量,把老枣树砍了吧?
哦?我们都很意外。看看老枣树,它缩在院子一角,像衰老的一个人,怕是连吹过的一缕轻风也扛不住了吧。我们相互看一眼,说,好啊,那就……砍了罢。
再回老家去,我在院子里转着、转着,竟意外发现,在原先老枣树生长的地方,竟冒出一棵小枣树来,探头探脑着,顶着一身翠翠的嫩叶子,在阳光下笑意婆娑。
(作者丁立梅,选自《花未央,人未老》,有删改)
有感而发
这棵老枣树和作者一家几代人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它从爷爷安家置业的年代走来,以“家产”的身份扎根于老宅前;它从作者的童年往事中走来,以“标志”的身份招领迷路的孩子;它从父亲乔迁新居的故事中走来,以“重生”的身份挺立于新家的院子中……老枣树在时光的罅隙里努力地活着,“从不怠慢”地奉献着自己的“甜”,并用这份“甜”慰藉清贫的生活,安抚馋嘴的孩子,维系家族的团圆。它被家人们像宝贝一样呵护着、珍视着、思念着。这种人与树之间的特殊缘分和深厚情感,令人无限向往。
老师支招
1.要感情真挚地写作,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奉献”话题,一不小心就会写空洞,因此,最忌讳写成口号式的文章。所以,写作前要明确“奉献”的含义。只有写出自己对奉献精神的感动和理解,才能真正打动读者。
2.精心选材,大胆取舍。紧扣典型材料,选择具体事件,表现出奉献精神,让读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3.斟酌选择文体,然后找准最佳切入点。擅长叙事的同学,可以“奉献”为中心,择取一两件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小事,展开叙述;擅长抒情的同学,可选择国内外名人有关“奉献”的事例,在简单概述的同时,投入自己的真情实感;擅长议论的同学,可就“奉献”阐述自己的想法。
【精彩习作】
有一种美丽唤醒了我
丁屹竹
我家小区里有位老奶奶,整天穿得脏兮兮的,令人生厌。
正值金秋赏菊时分,可小区物业不知怎么想的,竟种植了许多丑菊。丑菊的花小小的,且稀稀落落的,毫无生气,颜色更是黯淡无光,就连蜂蝶也不愿靠近半步。
但最丑的还不是丑菊,而是丑菊旁的那位老奶奶。她在小区的垃圾桶里挑拣可以卖钱的易拉罐、塑料瓶之类的“宝贝”,每天她都会在那个垃圾桶里翻来翻去。她皮肤蜡黄,汗味浓烈,脸上布满了沟壑般的皱纹,身上的衣服也破烂不堪。那长长的手指甲里满是污垢,手上还拖着一个散发着恶臭的蛇皮袋。路过她身旁的行人纷纷掩住口鼻,满脸厌恶地疾步走过。
不过,她这几天竟然没来!她往常可是比上班族还准时的呀!真是太奇怪了!而且由于她的不出现,垃圾桶没人管了。第一天的垃圾还算少;第二天垃圾桶全挤满了;就像要爆出来一样;第三天火山爆发,垃圾遍地;第四天垃圾桶直接翻了,臭水横流,垃圾成山……现在,那边已经不能过人了。行人纷纷抱怨:“哎呀呀,垃圾桶翻了也没人清理!这条路还怎么走啊?”……抱怨的人是越来越多,却没有一个人动手。
这时,她来了,戴着口罩,深陷的眼窝中露着疲倦的眼神,走路有气无力,一副大病初愈的样子。她手中依然拖着那个散发着恶臭的蛇皮袋。只见她弯下腰,动作娴熟地收拾起来……她和其他拾荒者不同,其他人会将垃圾翻得更乱,她不会;她不仅不会,还会将垃圾桶拖到垃圾站,倒掉垃圾后,再将清洗好的垃圾桶拖回来。有她在,垃圾桶每天都像新的一样!也正是因为她每一次“画蛇添足”的举动,让管辖我们这个小区的环卫工人觉得无事可干,之后便索性不来了。而我们小区里的这个垃圾桶,则惯性地成了她的“责任田”。
垃圾桶旁,丑菊依然自顾自地开放,朵朵花色淡然,丑菊旁的垃圾山在她“愚公移山”般的劳作下,逐渐缩小……看到这一幕,我眼窝一热,脸发烫,路人也面露愧色。
小区又恢复了往日的整洁,垃圾桶旁簇簇盛放的丑菊飘溢出阵阵香味。闻着丑菊散发的淡淡清香,我终于明白,在这个社会中,老奶奶就像一股清泉,涤荡了我们心灵的尘埃。虽然她外表如丑菊一般,但内心却是那样的美丽和高尚,而她这种美就像丑菊的芬芳一样被我们忽视!
但也正是这种美,才唤醒了我!
(江西奉新县华林中学七·8班)
点评
这是一篇以“奉献”为话题的写人作文。小作者善于进行细节描写,如“丑菊的花小小的,且稀稀落落的,毫无生气,颜色更是黯淡无光,就连蜂蝶也不愿靠近半步”“她皮肤蜡黄,汗味浓烈,脸上布满了沟壑般的皱纹,身上的衣服也破烂不堪……路过她身旁的行人纷纷掩住口鼻,满脸厌恶地疾步走过”。小作者匠心独运地添上了侧面描写,由蜂蝶和行人的反应突出了人们对丑菊和老奶奶的厌恶。借物喻人的表现手法运用得恰到好处,给习作增添了一抹色彩。
(王纪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