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卿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惑,此时,需要教师为他们助力加油,给他们答疑解惑。但睿智的解惑者不会直接告诉学生答案,也不会手把手地去教学生解答,而是巧妙地启发点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帮助他们寻找思路和方法,让他们自己解决问题。
一、 设境启发——在情境中感悟
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情感对认知活动至少有动力、强化、调节三方面的功能。设置情境是启发的关键,将教学内容情境化,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对学生有暗示作用,有助于学生的认知理解。设境启发是一种感性的启发方式,将抽象的数学内容融入形象情境,能给学生以直观生动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
设境启发一般用于课堂导入,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在探究关键阶段,教师借助具体的生活情境或故事情境,给学生以心理暗示,调动知识与经验,帮助学生突破思考障碍,跨越思维鸿沟,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例如,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一课时,笔者创设了一个故事情境,给学生讲“曹冲称象”的故事。学生聆听故事,感悟道理。笔者引导学生分析曹冲称象的方法,启发学生认识“替换”的策略,该情境的设计给了学生启发,为接下来如何解决问题埋下了伏笔。
二、 问题启发——在提问中点拨
海森堡说过:“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问题既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好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思考,推进学生的学习。教师将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化解成若干个能理解的问题,通过一个个提问进行点拨,推动学生思维步步深入,解决问题。因此,教师的提问要能鼓励学生的思考,激活学生的思维;要基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唤醒学生已有经验;要为学生指明方向,帮助他们找到方法;要具有由易到难的层次梯度,在循序渐进中引导学生一步步接近问题本质;要语言准确、简洁明了、直奔主题。例如,在教学“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一课时,笔者给学生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疫情期间,某口罩厂接到一批生产任务,原计划每天生产口罩10000个,12天可以加工完毕。由于疫情紧急,口罩厂加快了生产速度,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2000个,那么加工这批口罩实际需要多少天?许多学生对这个问题茫然不得其解,笔者于是把问题进行分解,向学生提出以下三个问题:(1)这批口罩一共有多少个?(2)实际每天加工多少个?(3)加工这批口罩实际用了多少天?三个问题形成一个有机的问题链,使复杂问题变得简单易懂,帮助学生弄清楚了原问题的来龙去脉,启发学生自主解决了问题。
三、 举例启发——在类比中迁移
启发教学立足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当某一问题抽象深奥时,教师可以借他山之石,通过列举给学生以巧妙暗示,引导学生将两个问题进行类比,找出它们相同或相似的地方,从而将已经掌握的知识、方法、经验迁移到解决问题之中。寻找一个合适的例子是举例启发的关键,这个例子首先是相似度比較高,解决策略相同或者相似;其次是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再次是学生已经具有相关的解题经验,通过方法迁移能够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一课时,笔者就采用了举例启发,列举了三角形面积计算的例子,引导学生进行类比。在笔者的启发下,学生将三角形面积推导方法运用到梯形面积的学习上,很快就推导出建构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四、 操作启发——在实践中理解
费尔巴哈说:“理论所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实践将为你解决。”用嘴讲不一定明白,动手做更容易理解,操作式启发是最好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操作演示或指导学生动手操作,远远胜过千百遍的讲解。比如,在教学“正方体平面展开图”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感知理解正方体展开图的特点,笔者首先为学生演示操作,把一个正方体纸盒剪开并折叠,提醒学生思考:怎样剪才不会把正方体剪乱?哪些面是相对的面?然后,笔者安排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剪一剪、折一折、贴一贴。这为学生对正方体的认识和规律的建构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文亮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