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艳
指导学生写作是语文教师教学的一大难题,每次教学写作时,教师总会看到许多学生握着笔杆,两眼望着前方,目光茫然,不知从何写起,即使教师教的写作方法多种多样,也无济于事。如何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让他们面对写作不再愁眉苦脸?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阅读了一些写作与影视相关的著作,受益匪浅,于是尝试把影视作品引入写作课堂,结果带来了不一样的教学体验和教学效果。
一、激发写作兴趣,丰富写作素材
现代学生的生活世界,其实没有多么丰富,不少学生整天奔波于学校和补习班之间。有的学生放学回家,还有家长布置的一堆作业要做,他们没有多少时间走进大自然,去倾听鸟鸣,欣赏花开,他们头脑中拥有的写作素材实在有限。优秀的影视作品不仅以丰富的情节、生动的形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
例如,统编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习作主题是“变形记”,让学生想象自己变成另一种事物会发生怎样的故事,笔者把微电影《鹬》引入课堂。首先,笔者展示了一张特别可爱的鹬宝宝的图片,并声情并茂地介绍:“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可爱的朋友,你瞧,它来了!” 学生对小动物毫无抵抗力,纷纷被图片吸引,在上课开始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完全不知道这是作文课,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故事。这时候,影视片段本身就是极好的写作素材,还可以成为触发器,触发学生的写作思维,让学生打开语言的匣子,畅所欲言。
二、教授写作方法,明确写作方向
把电影片段引入课堂,需要教师独具慧眼,创造性地使用好素材,从中发现写作的着眼点,帮助学生明确写作方向。电影《摔跤吧!爸爸》故事励志感人,其中隐藏了很多写作素材。在电影中,吉塔跟着爸爸来到邻近的村子参加摔跤比赛,这一段拍摄得很精彩,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观看时注意吉塔摔跤的镜头,同时要关注其他人的镜头,学习场面描写。微电影《世界的另一端》是一部十分有意思的动画片,故事讲述了两只蚯蚓的悲喜故事。一只孤独的蚯蚓在钻土中邂逅伙伴,突破障碍,从黑暗的泥土中钻出,看到光明,却遭遇天敌,失去伙伴,为保住性命又回到洞里。最后,好奇心还是把它带到了地球的另一端。迎接这只蚯蚓的会是什么?这是一个悬念,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把自己的想法用关键词梳理出来,然后续编故事。
三、激活创意思维,提高审美能力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具有高度概括的特点,它有出人意料的结局、充满创意的画面和美妙和谐的配乐,这一切不但能带给人美的享受,而且能让欣赏者在欣赏的过程中放松身心,活跃思维。在欣赏电影的过程中,学生也期待能创造出这样美妙的情境和动人的故事,于是学生就会从发现美、感受美,走向表现美、创造美的写作道路。
在用微电影《鹬》进行习作教学时,笔者问学生:“如果我们自己变成鹬宝宝,可能会发生什么?比一比谁的想法最有创意、最合情理、最曲折动人,请大家像电影刻画的情节一样,用优美的语言描写故事,让画面仿佛就呈现在我们眼前。”学生很快进入写作状态,虽然提供给他们的画面并不多,但因为有了想象的依托,他们笔下的文字就如流水一般汩汩而出了,不仅有优美的画面,还有动人的情感。这不仅是一次写作锻炼,也是一次心灵碰撞。例如,有学生想象假如自己变成了鹬宝宝,会遇到一些困难,他写道:“我小心翼翼地来到了沙滩上,刚走几步,一个大浪呼啸而来,宛如庞大的怪兽。我吓得魂不附体,拼命往回狂奔,一头钻进了泥沙当中。巨浪過后,一切恢复了平静。突然,我感觉到身子在移动,怎么回事?我好奇地向下张望,却摔了个倒栽葱,原来我踩在了一只小螃蟹的身上。小螃蟹挥着大钳子,向我示威,好像在嘲笑我是胆小鬼,连海浪都怕……”
瑞典电影大师英格玛·伯格曼说:“没有哪一种艺术形式能够像电影那样,超越一般感觉,直接触及我们的情感,深入我们的灵魂。” 不但电影如此,优秀的影视作品都如此,将影视作品应用于写作中,能给习作课堂带来一缕春风,给学生带来写作的喜悦与神思妙笔,让学生感受到习作也可以如此美妙。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致远外国语小学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