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江明
2021年3月15日,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安全人员在汽车炸弹袭击的现场进行调查。图/人民视觉
阿富汗内政部发言人3月13日声称,塔利班反政府武装发动了一次汽车炸弹袭击、一次路边炸弹袭击和几次反政府武装袭击,共导致至少22人死亡,包括安全部队人员和平民。发言人表示,汽车炸弹的攻击目标是靠近伊朗边境赫拉特省的一个警察基地,爆炸炸毁了附近居民区至少14栋房屋。据当地官员说,爆炸导致大约60人受伤,包括20名妇女和12名儿童。奥萨马·本·拉登早在2011年5月便被美国特种部队击毙,到现在已近十年,为何塔利班组织在阿富汗仍活动猖獗、阿富汗大多省份都有塔利班武装活动呢?
要解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必须了解一个事实,本·拉登并非塔利班组织成员,更不是塔利班组织的领袖。这似乎是个非常挑战普通人认知的答案,然而它是事实。同时,这个答案也解释了很多人的疑惑——为什么本·拉登的死对塔利班影响并不大,毕竟拉登只是个外人。尽管拉登并非塔利班组织成员,然而两方确实是非常紧密的盟友关系,被不少人认为是“连络有亲,一损皆损,一荣皆荣”。
本·拉登是全球性恐怖组织“基地组织”的创始人兼领导人,而塔利班曾经成功夺取阿富汗政权,其创始人、前领导人为默罕默德·奥马尔。1998年,本·拉登的基地组织在非洲策动恐怖袭击,使用汽车炸弹攻击了美国驻坦桑尼亚大使馆和肯尼亚大使馆。这次袭击之后,本·拉登成为美国的头号敌人兼通缉犯。美国政府要求庇护本·拉登及基地组织的苏丹政府交出拉登,否则除了面临军事打击之外,还会遭遇更严厉的制裁。苏丹随后将本·拉登扫地出门。于是,本·拉登及基地组织重新回到了他们曾经战斗过的阿富汗,并且得到了塔利班政府的庇护。为了稳固塔利班和基地组织的联盟关系,本·拉登和奥马尔还根据当地传统,互相迎娶了对方的女儿,亲上加亲。总之,双方的关系就像双方领导人的关系一样复杂,毕竟同时是对方女婿和岳父关系的这种情况,在中国的传统中是比较罕见的,也没有一个专有名词来解释这种关系。
“9·11”事件爆发之后,塔利班组织拒绝交出本·拉登,也拒绝将境内基地组织势力肃清。从这点上来看,奥马尔比苏丹人还是仗义的,毕竟他与本·拉登互为亲家。美军攻入阿富汗并且迅速占领了其主要城市和首都,同时扶植亲美政客和军阀力量组建了联合政府。经过这次打击之后,本·拉登和他的老丈人兼女婿奥马尔算是彻底分开了,毕竟两人一起跑路比较危险。本·拉登死于2011年的斩首行动,而奥马尔则在2013年死于疾病。
实际上,美军全面占领阿富汗之后,基地组织和塔利班已经分道扬镳,互相不再是并肩作战的盟友关系。毕竟这两个组织的理念其实并不一致,基地组织是一个全球性的极端主义组织,其目标是在全球传播原教旨主义思想,并不局限于某个国家或者地区的活动。而塔利班组织则是一个阿富汗本地的极端组织,他们的政治诉求是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部分地区建立基于原教旨主义的政权。
除了政治理念之外,基地组织的资金主要来自于全球支持极端主义者的捐款和其他跨境的非法或合法业务,而塔利班组织的财源则主要来自于阿富汗当地种植罂粟和贩卖毒品的税收。事实上,阿富汗及附近的所谓“金新月地区”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一大海洛因及鸦片类制品生产基地,全球超过一半以上的海洛因来自这个地区,其中大部分毒品都是由塔利班控制的区域生产出来的。塔利班控制阿富汗全境的头两年,曾经进行过严厉的禁毒运动,然而随着财源枯竭,他们也开始支持毒品交易,并且从中获取军费。
那么,為什么塔利班如今仍在不断制造暴力呢?实际上,他们现在已经不是一个热衷于策动恐怖袭击的组织,其暴力行为主要是为了显示自己的统治地位,并且阻止阿富汗政府军进入他们控制的区域。借助暴力,他们可以威胁当地平民与自己合作,也可以让政府官员和军警长期处于紧张和危险之中。总之,塔利班实际上和一些反政府武装并无本质区别,这也是美国可以跟塔利班谈判但是不会去跟基地组织谈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