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 华 钱文品 杨学慧
(云南省地震局,昆明 650224)
我国地域辽阔,地势形态多种多样,自然灾害严重且灾种多样,尤其地震频发所引发的灾害给人民群众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因此,需要做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让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深入基层,做到家喻户晓,应对得当,才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民群众不再满足于衣食温饱,希望获得更多的科学知识,而如何有效地做好防震减灾科普工作,是社会公众的需求,是社会进步的要求。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MS8.0大地震,死亡失踪人数达80 000多人,倒塌房屋312.8万间,损坏房屋1 560.9万间,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1]。汶川大地震血的教训,警示我们迫切的需要加强地震科普宣传工作。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高新科技日新月异,通过现代化科技手段来快速、高效获取有关地震的知识与信息,是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在20世纪80、90年代,绝大多数人使用的通讯工具一般都是固定电话;到20世纪90年代,移动电话开始普及。1999—2009年,我国移动电话的发展经历了1G、2G、3G 3个重要阶段,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手机的功能需求越来越多[2]。科技快速发展的背后,是人们对于自然灾害无法规避的恐慌心理,迫切地希望通过现代科技的发展来减少地震带来的灾害损失。2021年5月21日,云南漾濞发生MS6.4地震,此次漾濞县发生的地震震中附近云南多个州市、四川部分地区开通了地震预警功能的手机、电视都及时收到了预警信息,为人们争取了应急避险的黄金时间。
昆明基准地震台在云南省地震局的支持下,以台站为依托,利用科普知识展板、地震观测仪器陈列室、地震观测场所、地震监测山洞、地学剖面和多媒体等多种形式,分别介绍我国防震减灾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3+1”工作体系(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应急救援和科技创新)、云南省防震减灾的具体措施、防震避震的基本知识、台站工作流程、观测仪器、观测原理、地震预警等内容。昆明基准地震台2004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授予“省级科学普及教育基地”;2006年被中国地震局授予“全国防震减灾科普基地”。通过十几年的发展,昆明基准地震台的科普设施有了进一步的改善,可针对不同的参观群体开展不同层次的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3]。
昆明基准地震台科普宣传的内容以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为宗旨。坚持社会性、群众性、经常性和公益性的原则,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昆明基准地震台科普人员抓住受众关注汶川地震、昭通鲁甸地震的契机,按照“积极、慎重、科学、有效”的原则,面向社会,尤其是中小学生宣传普及地震基础知识、震时安全躲避知识、震后自救互救知识,让受众掌握一定的相关常识和技能。形成“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良好格局。
昆明以外的其他台站由于受到地域和人员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主要是依托当地市县地震局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相对来说,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显得较为单薄。以近些年开展科普宣传的部分台站为例:
通海地震台与通海县防震减灾局联合县应急管理局等10余家单位,2019年11月6日在城西公园广场开展了以“增强城乡韧性 提高防灾水平”为主题的大型科普宣传。活动内容丰富,宣传受众面广,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活动以宣传防灾减灾知识、提高防震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为主题,向过往群众送发《地震知识100问》、《防震避震常识》、《地震来了我不慌》等科普读物5 000余份。
楚雄地震台地处人员流动较多的公园内,2019年11月5日在台站门外的公园内,向市民发放地震安全等科普材料并开展咨询活动。同时组织台站人员进行“云南省防震减灾网络知识竞赛”答题活动。
云县地震局与云县地震台联合,2019年11月8日到云县爱华镇独木村独木完小进行科普宣传工作,台站职工对高年级的小学生开展科普讲座。2019年11月15日,云县地震局与云县地震台联合,到云县幸福镇金城水泥厂进行科普宣传工作,同时对厂内全体员工开展了科普讲座。
台站开展科普宣传工作,规模相对较小,外出开展工作形式相对单一,主要是通过工作人员口头讲解的方式进行,不过简单的开展形式也更加利于经常性的开展。
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宣传防震避险知识是群众的迫切需求。台站一般处于较为偏远的地区,有少数台站位于地震断裂带上,地震频繁。另外,台站本身具备的监测仪器,有地震记录曲线、记录波形等实物,也可供社会公众参观学习,让大家更加深入的了解防震减灾工作。
台站结合自身特点,加强与市县级地震部门的合作,与市县级地震部门联合开展地震科普宣传工作,从而实现丰富宣传内容、增强宣传效果的目的。目前,云南大部分台站都与市县级地震部门有广泛的合作,例如:通海、腾冲、楚雄等,通过共同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很大程度上也加强了相互之间的业务沟通。
台站的工作重点侧重于地震的监测和预报,没有专项经费用于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导致台站基本依靠地方地震部门来统筹安排和开展宣传活动,缺乏自主性。
长期以来,台站的工作重点都以地震监测作为基础工作,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是随着社会的进步,防震减灾工作的发展而提上工作日程的。多年形成的工作模式,加上经费短缺、人员不足,致使台站工作人员对科普宣传工作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这还需要一个过程来充实、完善和加强台站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
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多地震,且处于经济不发达地区的群众居多,接受科普宣传知识的程度也各不相同。地震灾害频度高、震级大、分布广、灾情重,以2012年彝良5.7级地震和2006年盐津5.1级地震为例,震级不算很大,但分别造成81人和22人遇难,其中75%的遇难人员是由于砖墙和滚石导致的。如果能提前介入,通过持续深入不断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可能会大大减少人员的伤亡[4]。
相比较在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震不是太多的浙江省,在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方面走出了自己的道路,独具特色。他们通过吸引企业参与到科普宣传工作中来,采用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开展科普宣传工作。云南省作为多地震省份,可以从中吸取经验,加以借鉴,找到适合本省特色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道路。
2015年宁波市地震局和雅戈尔公司合作,共同在雅戈尔动物园内投资建设了防震减灾科普体验馆。场馆紧扣动物园特色,将防震减灾科普知识与动物趣事巧妙结合,设计风格活泼,环境体验逼真,雅戈尔动物园的建成运行是浙江探索防震减灾科普场馆市场化的有益尝试[5]。
我们可以借鉴浙江省的做法,作为一个多震省份,可以以政府为主导,吸引投资来建设科普展馆。考虑到受众人群的需要,将科普知识与趣味性、生活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让社会公众更容易接受。同时也达到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的效果。目前,云南省除昆明基准地震台外,只有在部分地方地震部门建有地震科普展馆,台站可以加以参考借鉴,逐步建立起来,寓教于乐,使公众受益。
浙江丽水市是浙江西南地区一个地级市,境内有已探明的两条重要的北东向构造断裂带。虽然丽水市地方财政情况在浙江排名靠后,但是在各级地震部门的积极呼吁和争取下,地方财政还是为建设具有地方特色防震减灾科普馆作了有力支持。2018年丽水龙泉市科技局申请市财政200万支持,建设龙泉市防震减灾科普馆。场馆建成以后,龙泉市科技局专门招募了两名专职场馆管理人员,积极拓展志愿者讲解服务渠道,努力让科普馆建起来,用得上,避免落入基层场馆“重建设轻运营”的窠臼[5]。
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的开展,仅靠一己之力,难免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众人拾柴,火焰才能高。在思想上重视,在财力上支持,在行动上有高效执行力,才能让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深入人心,最终达到在自然灾害下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目的。云南的地震台站可以充分利用台站资源,设立展板、展室和多媒体室等方式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同时要加强与地方政府的联系、沟通与合作,为当地群众做好防震减灾科普服务工作,争取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的专项经费支撑,充分发挥台站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云南是个多民族省份,有众多的少数民族,极具民族特色,在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方面,应该考虑与少数民族的特色结合起来,采用少数民族同胞喜闻乐见的语言、山歌、舞蹈等形式将科普宣传内容渗透到劳动之中,融入到生活中。利用现在智能手机、电视等电子产品的普及,在手机、电视等平台上向广大少数民族同胞推送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云南是多高原、山地的省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存在很大的困难,尤其是处在地震带上的地区,需要基层干部和地震台站职工付出更大的努力。需要他们有更多的知识储备量,同时还要结合农村人民群众的接受能力和需求来开展工作。对基层干部建议考虑待遇或政策上的适当支持。
教育是国家繁荣昌盛的根基,好的教育能让个人出类拔萃,能让国家日新月异、飞速发展。学生在学校不但要学习各类文化课程,也应该把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学习纳入教程。学生是国家未来的中坚力量,加强对这一群体的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也有利于知识的再次普及。
目前云南地震系统正处于改革磨合时期,对整个单位来说,有固定的部门负责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但其他下属机构也要找准自己的方向,台站成立中心站以后,科普工作将是日常工作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需要各中心站的领导统筹谋划、精心安排,为一方民众谋福祉,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多做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唐山考察时提出:“要总结经验,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6]。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在路上,从点滴出发,从基础做起,加强民生工作,为国家的发展作贡献,这是防震减灾工作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