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野生牧草种质资源现状与保护利用对策建议*

2021-04-12 18:12多吉顿珠尼玛仓决土登群配普布卓玛片多
西藏科技 2021年1期
关键词:牧草种质草地

多吉顿珠 尼玛仓决 土登群配 普布卓玛 片多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草业科学研究所,西藏 拉萨 850000)

牧草种质资源是指所有牧草物种及其可遗传物质的总和。它是牧草及农作物改良所用的原始材料,是农业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物质基础,特别是在西藏特殊区域草地生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巨大作用[1]。保存植物遗传资源,维持种质的遗传完整性,将种质携带的全部信息在后代能正确、完善的传递,是牧草种质资源采集和保存的核心价值所在,而种质资源得以保存利用的首要环节就是广泛采集、精准评价、深入挖掘和保护利用相关的深入系统研究。西藏野生牧草种质资源是西藏草地生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芯片”,但缺少适应当地严酷生境的优良草品种和足量的优良饲草又是畜牧业生产、生态建设和牧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限制因素,所以加强西藏野生牧草种质资源的搜集、鉴定、保存和挖掘利用相关系统研究迫在眉睫[2-3]。

1 西藏野生牧草种质资源的地位和作用

2020 年2 月11 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意见》国办发〔2019〕56号文件提出,力争到2035年,建成系统完整、科学高效的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体系,资源保存总量位居世界前列,珍稀、濒危、特有资源得到有效收集和保护,资源深度鉴定评价和综合开发利用水平显著提升,资源创新利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20 年8 月28—29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西藏工作提出的“十个必须”之间是环环相扣的关键因子,这些关键因子保驾护航着建设美丽西藏的每一步,其中“必须坚持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和“必须坚持生态保护第一”两项来看,党中央高度重视西藏草地生态保护与修复。

1.1 以野生牧草种质资源为“芯片”的西藏草地是国家生态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西藏是全球高海拔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享有高寒生物自然种质库之称,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其生物多样性群体中典型脆弱生态区草地资源多样性具有及其重要的地位。西藏作为我国的五大牧区之一,草牧业一直是西藏地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也是其资源禀赋优势所在。从当前乃至未来发展趋势来看,西藏草地生态建设及草牧业发展将是西藏乡村振兴和产业兴旺的潜力与希望所在。拥有我国草原面积最大的西藏,是重要的国土资源,是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等著名江河的发源地,是我国和南亚、东南亚地区的“江河源”“生态源”和“气候调节器”,对国家生态安全乃至国家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6-7]。

1.2 西藏野生牧草种质资源是西藏草地保护修复的重要物质基础

野生牧草是我国重要的生物种质资源,是稳定草原生物多样性,提升草地生态功能,保障草地生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维持人类生存的根本命脉。野生牧草种质资源具有一些栽培品种无法比拟的优点,如适应性好、抗寒、耐旱、耐风沙、耐瘠薄、耐酸、耐紫外线等特性,能够在生态环境比较恶劣的条件下生存、繁殖并获得一定产量[4]。野生牧草具有重要的药用、工业用等经济价值,许多野生牧草是农作物的野生祖先和亲缘种,是农作物新品种选育的基础材料[5-6]。无论是保护草地,还是修复退化草地,均需要适应该区域的牧草种质资源,从国内其他地区或国外引进的品种,均难以适应地域,反而引起生物入侵和生物安全的危险。牧草品种与基因成为各国争夺的焦点之一时代,典型高寒区西藏野生牧草是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保留下来的,顾名思义,西藏野生牧草种质资源是西藏草地生态保护修复最终唯一的依靠。

2 西藏野生牧草种质资源现状

2.1 西藏草地面积与种质资源丰富度

据西藏草地第二次调查结果,西藏拥有各类天然草地13.23 亿亩,可利用草地11.55 亿亩,据全区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表明,西藏共有各类湿地面积652.90万多公顷,占全区国土面积的5.31%,居全国第二位,自然湿地面积占全区湿地面积的99.92%.玛旁雍错、麦地卡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西藏是全球高海拔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有高寒生物自然种质库之称,是世界山地生物物种最主要的分化与形成中心,是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西藏植物区系和生物多样性丰富,共有高等植物6600 余种,藻类植物2376 种,真菌878 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38 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300余种。

中国18 个草地类型中西藏有17 种草地类型,西藏草地植物共有3171种,隶属116科640属,占西藏维管束植物总科数的55.8%,占总属数的50.9%,占总种数的55%.其中,可供牲畜采食的饲用植物2672种,分属83科557属,分别占全区草地植物科、属、种总数量的71.6%、87.03%和84.26%;饲用植物中,以菊科种数最多,有352 种,占总种数的13.17%;其次是禾本科,有306 种,占11.45%;在草地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禾本科、莎草科、菊科和蓼科的饲用植物。草地药用植物约占西藏野生药用植物的50%,有毒有害植物有6 科64种[5-9]。

2.2 西藏草地植被盖度与生产力现状

2.2.1 草原植被长势。2019 年,西藏草地地面监测结果显示,西藏自治区草原植被综合盖度是46.71%,综合高度是10.37cm,在各类草地中植被平均盖度最高的是高寒草甸类,可达69.07%,最低的是高寒荒漠类,其平均植被盖度是18.85%,天然草原植被逐步恢复向好,为实现2020 年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47%的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9年,西藏自治区草原植被综合盖度是46.71%,天然草原鲜草产量达到10162.8 万吨,比2018 年(10016.2 万吨)增加1.46%.其中,高寒草原类、高寒草甸类、高寒荒漠草原类、高寒草甸草原类、高寒荒漠类、温性草原类、山地草甸类鲜草产量分别为741.34kg∕hm2、2437.38kg ∕hm2、584.92kg ∕hm2、591.34kg ∕hm2、700.00kg∕hm2、2050.99kg∕hm2、2699.42kg∕hm2。

西藏草地的牧草资源具有四高一低的特点,即粗蛋白质含量高,粗脂肪含量高,无氮侵出物含量高,低热含量高,粗纤维素含量低。在草地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禾本科、莎草科、菊科和蓼科的饲用植物。魏雪红等对西藏229 种饲用植物营养成分分析,粗蛋白质含量以豆科牧草最高,平均为16.93%;其次是藜科,平均为13.72%;再次是蔷薇科,平均为13.10%;最低是禾本科为9.93%.

2.2.2 野生牧草种质资源特点。野生牧草种质资源是长期自然选择、群落种间相互竞争和制约的结果,使野生牧草具备了适应气候、土壤、地形、生物和人类活动等因子的能力,不仅环境能选择植物,植物也能不断地改造影响环境,所以野生牧草对环境的要求不太严格,生态广幅性强。野生牧草长期生存在大自然环境中,其器官和组织随自然环境的优劣发生着适应性变化,抗旱、抗寒、抗盐碱、抗病虫害等能力都较栽培牧草强而独具特征[2-4][8-10]。

2.3 西藏野生牧草种质资源收集保护与利用现状

上世纪70 至80 年代,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首次系统的记录了西藏牧草种质资源的种类和分布,并编制《西藏植物志》(1-5 卷)。上世纪80 年代,国内学者开始对西藏野生牧草种质资源调查研究,在资源调查中对野生牧草种质资源进行了初步评价,但未开展收集和整理工作。90 年代至21 世纪初,有学者陆续开展了青藏高原牧草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评价和入库保存工作,但相关研究主要以青海、云南和四川等周边地区为主,涉及西藏高原面上的范围小、种类少。

国内外相关研究部门对西藏草地生态空间分步、退化机理和气候变化影响等研究报道较多,但对牧草种质资源的研究很少,有的也停留在资源分步浅研。近年来,西藏自治区逐渐重视牧草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工作,依托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草业科学研究所、西藏农牧学院等科研院所开展牧草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利用研究。目前,西藏自治区草业所组建“西藏牧草种质资源与新品种选育创新团队”,每年有计划地收集西藏野生牧草种质资源。截止2017年,已从藏西、藏北等地采集野生牧草种质资源150余份,通过试种观察,保存野生牧草种质资源52 份,选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野生牧草种质资源8种。

3 西藏野生牧草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

3.1 草业科技人才急缺,严重影响种质创新与草业创新发展,建议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提升人才整体水平,壮大人才队伍

目前,在西藏自治区林草局和农业农村厅管理部门人员中草业专业出生的管理人员不足10人,而且其下目前还没设立西藏自治区草原科院、西藏自治区草原总站或草原勘测规划设计院等重要功能单位;在全区范围内从事草业相关科研工作的西藏本土单位只有西藏大学、西藏农牧学院、西藏自治区农科院和西藏职业技术学院4 家,四家单位科技人员总共不足150 人,具博士不足10 人;国内外引进人才受高海拔、缺氧等自然条件和目前科研平台条件限制,人才流失严重。西藏本地草业相关职能、科研和引进人才三者未形成一个庞大的高水平队伍,降低减速全区草地生态保护效益与草牧业创新发展步伐。

机构改革后,7 个市(地)林草局中仅有2 个市设立草原科,74 个县(区)中仅有46 个县(区)单设林草局,其余28 个县(区)林草局已合并或撤销,特别是草原面积最大的那曲市11个县(区)均未设立林草局,原草原管理人员分散到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部门,导致各级专职从事草原管理人员比改革前更少。各个地市及县乡镇相关农牧科技职能部门懂行的领导或专业技术人员更紧缺,基层乡镇专技人员忙于报表报信琐事,淡化了专业的重视意识,导致上下层、内外圈相关草业创新队伍与队伍水平逐渐削弱,影响西藏自治区对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部署的退牧还草、草补奖励机制和科研成果推广等重大举措的落实与践行。

从顶层设计和决策者到决策执行者,到基层老百姓对草地生态和草地畜牧业发展的认识深度粗浅,更不用说野生牧草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建议把西藏草业科研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为西藏自治区重要战略地位,落实和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十个必须精神,践行“必须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精神,层层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提升人才整体水平,壮大人才队伍。为西藏特色资源宝地培养创建挖宝队伍,促西藏野生牧草种质资源等得到挖掘创制与有效可持续保护利用,奠定坚实的生态保护和草地生态畜牧业绿色基础材料。

3.2 草地退化与草地家底不清双重作用,加速野生牧草种质资源消失,建议加大草地保护力度,尽快摸清现有野生牧草种质资源

受气候、自然环境、草地利用方式等的变化和社会需求的猛增影响,目前全区草原退化面积达3.53亿亩,占草原总面积的26.71%,在草地退化过程中现有物种多样性大幅减少,甚至存在优异种质资源灭绝消失的风险。加之西藏自治区牧草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研究主要依靠1983—1987年出版的《西藏植物志》(1-5卷)进行,近40 年未更新的《西藏植物志》,很难保证最新西藏目前牧草种质资源底细、资源家底濒于模糊化,无从谈起濒危种、珍稀种、特有种的保护。家底不清和草地退化双重叠加,严重影响野生牧草种质资源的搜集精准率,反而诸多优异资源区域灭绝消失风险状态。

建议高度重视现有草地的保护,合理利用草地,科学保护草地,能保尽保现有野生牧草种质资源,尽快组织西藏野生牧草种质资源考察工作,更快更准摸清草地资源家底,尽快更新西藏植物志,为西藏野生牧草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挖掘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数据依据,更是为西藏草地生态保护和草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种质资源的理论源泉。

3.3 野生牧草资源搜集挖掘利用技术水平跟不上其在高寒区域弊端特征特性,建议全方位提升专技人员的整体水平,促使挖掘保护优异资源,创制新种质

西藏自然条件复杂,不同区域、不同种类牧草种子成熟时期、落粒性千差万别,遗传保守性强等问题。仍处在搜集起步阶段的西藏野生牧草种质资源相关研究体系尚未形成针对性的搜集、评价、挖掘保护和利用等规范规程,跟不上西藏野生牧草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工作系统复杂进程,大量优异野生牧草种质资源尚未得到系统地开发和利用。西藏野生牧草种质资源搜集,保护和利用问题不仅仅是技术问题,须整合青藏高原现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化经济等科研团队人才资源,构建多学科融合研究团队。建议整合区内外人才与技术优势,广泛收集牧草种质资源,加强资源评价利用深度;扩大圃内种质鉴定评价区,加强资源评价与开发利用研究,对以保存和新收集的优异种质开展农艺性状、品质、抗逆性及抗病虫等方面的鉴定与评价,深度挖掘高蛋白质、高固氮等资源潜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完善牧草种质资源保护、鉴定评价体系。加大珍稀、濒危、特有资源与特色地方品种的收集力度,确保资源不丧失;完善建立种质资源表型鉴定评价、基因发掘与种质创新技术体系;建立资源普查和编目数据库,实现信息开放与资源共享。西藏野生牧草种质资源得到广泛搜集,精准评价、有效挖掘、高效利用,促使西藏草地生态及生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3.4 种子审定认证机构和市场监管体系不健全,尽快成立完善相关认证管理体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证西藏本土优势种质资源的高效安全利用

目前没有明确草品种审定机构或机构不完善,科技人员筛选出的诸多优异品种没有审定地方品种或国家品种,推广示范风险较大;草品种市场监督管理体系很不健全,各地市职能部分缺乏种子认证职能,乱引进国内外各种品种区,种子质量难以保障,且成本较高。

建议尽快建立西藏草种子认证准入机制,优化招投标制度。青藏高原特殊的生态地位决定了该地区严禁引入外来物种,在草原生态建设过程中唯一长久可靠的只有本地品种,逐步降低外来物种使用率。建立国家草品种认证制度体系,在国家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品种中选择当地合适急需的草品种进行扩繁和良种生产,专门用于青藏高原草原生态建设,建立起育种、种子扩繁、草原建设的良种选育、繁殖、推广体系,提高草原生态建设科技含量,避免出现“国家财政项目生产的优良草种不能进入到国家草原生态建设的项目中”的怪现象,以至于浪费国家财政资金。同时对生产出的草种子进行认证,根据草种产质来规划草原生态建设项目,谨防外来、假冒草种进入到青藏高原,以保障草种质量,提升草原生态建设水平。

3.5 牧草种质资源紧缺持续性的资金和政策保证,建议加大资源保护和品种选育方面长期资金投入

长期以来,牧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新品种选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由于缺乏长期的专项资金投入,资源保护和品种选育只能借助其他科研项目进行。科研经费充裕时,该方面的工作涉及比较多,而科研经费不足时,该方面的工作就停止了。同时,由于该研究工作出成果少、工作单调,不利于研究队伍的稳定,不利用资源保护和品种选育的长期稳定开展。建议尽快建立出台最严的牧草种质资源管理办法,配套持续性的专项资金,保证青藏高原牧草资源收集和品种选育工作长期稳定的进行,保证一支长期扎根高原从事高原牧草资源和品种选育工作的稳定队伍。

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一系列重要举措,落实新发展理念,进一步明确农业种质资源保护的定位,注重培养资源保护挖掘人才,坚持保护优先、高效利用,为建设现代种业强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牧草种质草地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养兔牧草品种咋选择
草地上的事
Laughing song
国审牧草品种
——黔南扁穗雀麦
草地
亚麻抗白粉病种质资源的鉴定与筛选
贵州玉米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核心种质库构建
红锥种质早期生长表现
适宜藏北“窝圈”栽培的牧草筛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