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丽 周艺涵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7)
2014年2月,教育部制订《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要求高校明确智库建设定位,聚焦国家重大现实问题,整合优质资源,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高水平智力支持。2015 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强调“统筹整合现有智库优质资源”“鼓励智库与实际部门开展合作研究”等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高校是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力量,中国特色高校智库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愈发显现,科学把握新形势下我国国情、社情、民情等面临的变化与挑战,剖析当前高校智库建设面临的现实挑战,对探索和建设中国特色高校智库的改革方向,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高校是服务社会经济、打造国之重器的地方,依托自身优势建设的面向经济社会发展、政府决策咨询研究科研机构是高校的责任和使命。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应立足于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常态和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把握新的历史机遇、锚准新的研究方向、契合新的社会需要,反映新的时代要求[1]。高校与智库互为依托、协同发展、共赢共享。
高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使命,这是高校智库的显著特征之一。高校智库的成员普遍为高校在职教师,具有教育工作者和科研工作者双重身份。学者既从事教学,又从事研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研究,也具备了研究者的能力,师生之间的互动促进教学相长、成果转化,智库建设反哺了高校的教育教学实践。
高校拥有良好的学科基础和专业人才,具有学科方面的优势,以基础理论研究见长。因此,高校智库能从学理性、原理性、基础性角度为国家决策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在大大提升咨政项目的实际效能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为智库输出深度赋能。同时,高校智库的建设能推动高校教师更多地关注现实问题,是激发高校科研机制改革活力的催化剂。
高校智库具有时间和空间的双重稳定性,是其他专业智库难以仿效的。从时间上看,高校智库学者通常以事业单位编制受聘于高校,队伍流动性不强,人员相对稳定;从空间上看,高校教师多集中在校内活动,环境变化小、组织关系紧凑,便于开展集中的研究讨论,有利于开展长期性、跟踪性、周期性的研究,定期发布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
与其他智库相比,高校的学科门类多元、专业设置齐全,具有广博、高效的智力资源,更容易通过校内的统筹链接、协同创新促成多内容、多渠道、多学科价值之间的交叉与重叠,形成学术价值共创的融合生态。且高校行政化、体制化的管理,便于进行校内的统筹协调,促使服务于决策的高质量成果的产生,实现智库价值共创下的成果输出的最大增值。
中国经济社会进入新的历史阶段,高校智库在走向提质增效、升级扩容、稳步发展“快车道”的进程中,也面临一系列突出问题,遇到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智库组成结构同质化。高校智库从表面上看门类众多,实际组织形式脱胎于传统高校的“体制”,依托兄弟高校、政府部门、科研院所为辅。由此而生的智库往往在研究内容、方式、资金来源、咨政渠道等方面大同小异,缺乏明显的差异性和独特性。二是智库人才转型“水土不服”。智库研究人员多为高校、研究所的教授、学者,在目标导向、管理体制方面囿于行政化思维惯性,大部分体制内智库实行科层制管理模式,对突发、应急事件响应速度较慢,从而无法达到及时咨政的效果。三是智库研究内容“泡沫化”。研究形式化、片面化、单一化现象严重,同质化的研究项目“扎堆”出现,导致研究内容“泡沫化”,造成智库资源低效。
一是成果评价与职级晋升脱钩。智库的成果多以咨政报告的形式输出,而目前大部分单位并未将此类智库研究成果作为职称晋升、评先定级的依据,没有形成针对智库人才的管理制度,智库人员难以形成长远发展预期。二是社会地位相对弱势制约了智库人才发展。高校的教授、学者往往没有行政职务,在参与公共机构的相关决策时常处于较为被动的局面。三是人才“流通”不畅。目前,国内的高校智库限于编制等因素招收的新人数量有限。政府、企业、智库人员流动存在传统惯习屏障,其他机构进入智库以及智库之间的人员交流机制也较为薄弱。
一是研究导向“泛行政化”。一些高校智库的研究人员对智库功能理解存在偏差,片面认为智库是为“决策者”服务,而不是为“决策”服务。出现预设结论、迎合“上级”偏好的成果输出,甚至出现所谓的“情报政治化”现象。二是研究议题“唯热点化”。一些研究主题多来源于政府已发布的文件、网络平台等公共性资源的热点事件。当出现某一热点研究内容时,各级各类高校智库常常一哄而起、扎堆研究,出现大量同质化的咨政内参,甚至对咨政决策产生误导。三是研究范式“经院化”。一些高校智库研究人员普遍较为严格地遵循“学术研究”路径,不懂网、不用网,没有深入基层调研,没有走好群众路线,很难从具体政策实践或执行方面拿出很好的政策建议,关起门来“出点子”。四是研究层次有待提高。目前,很多高校智库还停留在简单的综合信息的整合评价,或是把现有的学术论文“改装”成政策研究,深度性、咨政性和前瞻性有待提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智库建设做出重要批示,指出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高度重视、积极探索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等[2]。建设高端高校智库,更好地服务党和政府决策,应准确把握“走何道路”“借何外脑”“如何落地”“凭何发展”“以何咨鉴”五个关键问题,从坚持党管智库、增进协同创新、促进成果孵化、优化人才队伍、开放国际视野五个方面着力。
要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管智库,守好意识形态责任观,确保高校智库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高校智库建设要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智库建设的新论断新要求,立足中国特色,加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宣导、研究阐释,扎实做好科学研究工作。同时,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也是当前高校智库谋划自身发展的宏大背景[3]。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坚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立足“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服务国家战略决策需要,以促进国家经济繁荣、社会发展为原则,创造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政策。
高校智库要把握自身特色,发挥校本化优势,精准有效地服务党和国家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一是发挥专业优势,促进多学科融合。协同学校各个学校专业的优势,突破学科间的“壁垒”,将多学科智库的专业要素“汇聚一堂”,优势互补、全面合作,避免高校智库的“单向性、零散性”,更加全面地服务于决策需要。二是发挥学生优势,动员学生力量。利用高校丰富的学生资源,借助暑期社会实践、第二课堂、校园活动等,引导学生深入社会、深入群众,做好社情民意的抓取、采编,获得一手研究素材。同时,也要以智库的研究成果为重要新闻源,扩大影响力,为决策部门的政策实施策略做好舆论引导“预热”,当好决策与社会公众之间的桥梁。三是形成“智库矩阵”。发挥社会合力,积极拓展公共传播新路径,组建学校与民间协同、境内与境外协同、传统与现代协同的“智库联合体”,形成跨科学、跨领域、跨机构的协同创新性研究的决策信息服务模式。
一是完善人才选拔体制。建好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人才选拔是关键。要积极吸纳多领域、学科、多机构、多行业、跨区域的研究人员,组建一支结构合理、德才兼备、富于创新精神的高校研究和决策咨询队伍[4]。二是建立有地方特色的“旋转门”机制。智库人才应在不同岗位上充分流动、盘活,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智库优势。应建立智库学者在研究机构、政府部门、企业组织等之间进行较为畅通流动的“旋转门”机制。让思想者与行动者、学者与官员通过“旋转门”机制实现身份转换,实现学界与政界、思想与权力的互补[5]。三是要建立多元评价机制。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岗位特点,坚持分类评价”。高校智库应紧扣智库科研和人才工作特点,打破唯论文评价机制的壁垒,回归实际贡献本位的评价标准,充分激活智库内生动力和活力。
一是激活高校智库研究潜力。针对高校现有的较好的研究基础、较成熟的研究课题进行“打磨再造”,使其直接转化为有针对性的咨政建议。针对尚待深入研究,处于“中间”状态的选题,可加强智库团队与研究团队的协作,充分挖掘选题的咨政价值,推动研究进展,促进成果落地。对于尚无人研究的选题,组织专门的研究团队,开展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二是强化高校智库应急支援作用。设置智库专家应急咨询机制,智库专家需要扮演好政府“贴身”智囊的角色。遇有重大舆情或事件,充分调动专家力量,发挥决策咨询作用,在重大事件前进行预判,从源头上疏导和化解风险。三是发挥高校智库咨政作用。应可持续、常态化、有规律地组织智库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学者进行座谈、研讨、意见征询等,建立多轮评审、盲审反馈机制,对咨政报告进行论证、修改并完善,确保将研究成果转化为高质量的咨政建议或行政方案,真正为政府重大政策决策提供科学建议[6]。
一流的现代化中国特色新型智库,需要海纳百川,吸纳具备不同学科和实践背景的研究者,乃至各国研究者,以实现智库人才国际化、多元化。高校国际合作频繁,国内外交流充分,高校智库除了深耕本土研究外,也是开展公共外交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一是充分开展国际交流。作为“内知国情、外知世界”的高校智库,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论坛、会议、访问学生等方式开展双边、多边国际合作交流,提升中国智库国际传播力。二是设置国际性议题。主动在国际舆论上发声,形成世界范围内的中国叙事,引导舆论走向,在国际平台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推动中国话语表达的国际认同。三是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互联互通。利用新媒体手段,与海外高校、国际组织建立密切联系,构建“云上”交流平台。利用好中国留学人员和留居海外的华侨,对接国际话语体系,促进国际认同。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智库是国家治理的思想利器,有中国特色的新型高校智库未来发展的前景是无可置疑的。高校智库要着力锚准实践优势、解决现实困境,明确自身建设的目标路径,主动回答好时代命题,积极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科学化,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