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潇蓉 张 涛 肖钦文 任贺宇 裴宏伟
(1.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河北张家口 075000;2.张家口市冰雪产业研究院,河北张家口 075000)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提出的重大国家战略。大学与城市作为人类文明发展和进步的集中体现,二者的融合发展一直是推动经济发展、文明进步和社会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动力,也是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共同体的重要内涵。
城市化是现代文明发展的主引擎。2018年底,我国城市化率已达到60%,但城市化伴生的“城市病”对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提出新的挑战,政府简单化、单一化的传统管理思维已无法满足城市发展中的多市健康要求,迫切需要探究有效的城市治理能力体系。
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作为国家发展理念的战略背景下,构建高水平社会治理共同体、将大学的智力资源转化为推动城市精细治理水平提升的新动能,是当前新型城市化和城市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领域的关键问题。目前,我国现有近339所本专科高等院校,分布于91座中等城市(市辖区50万~100万人口的地级市),这些中等城市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社会治理精细化程度与大城市、特大城市具有一定差距,缩短差距是提升我国城市化总体质量的关键所在,利用城市驻地大学的智力资源实现中等城市创新发展、通过大学与城市的良性互动对同社会治理共同体的高质量建设,成为制约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重大现实问题。
城市的发展会对周边农村人口产生虹吸作用,优质的公共设施服务吸引农村人口向城市不断聚集,人口数量增加是城市的发展状况良好的直接体现。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资源的需求使用量也相应升高。
改革开放后,缺乏相关领域的研究,选择了粗放的管理模式,以经济发展为主要目的,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导致公共设施服务建设未适应人口的增长,给城市的正常运行带来了多方面、多领域的问题,如环境治理、交通堵塞以及贫富分化等。
传统运行模式过于粗放,难以应对和管理愈发综合复杂的城市管理任务,需要探究更细致、高效的管理运行模式。精细化管理契合城市规模扩张需求,可以从城市脆弱性和不确定性等维度提供综合性管理手段,提升城市精细、专业和精准的管理水平,加强对资源的监管与识别,实现使用与协调的优化,为城市规模的扩张建设提供强大的保障,防止城市的功能失调甚至系统崩溃[1]。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过渡转变,是现代城市管理发展的保障基础,是时代背景下城市扩张的必经之路[2]。
城市化是现代文明发展的“主引擎”,大学承载的人才资源和创新文化则是现代文明的“领航员”。2019年底,我国城市化率(以城镇人口计)已达到60.06%。但城市化所伴生的“城市病”正在侵蚀着城市的健康,迫切需要有效的城市治理能力体系[2]。2016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我国城市发展已进入新阶段,城市管理模式应由“粗放”向“精细”转变[3]。
“创新”引领的城市精细化治理体系是解决各种“城市病”的主要手段,位于城市内部的大学具有先天的智力资源优势和现实的区位优势。
同济大学专门成立“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研究院”,发挥大学的智力优势,全力支撑上海市的精细化治理[4]。提高大学参与城市治理的深度和广度,可以促进城市创新发展,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精准治理可以精准定位管理目标、运用精密细致的管理手段,高效的管理过程,实现以需求导向、服务为先的新型管理模式。城市管理模式应由“粗放”向“精细”转变,“创新”将成为引领城市精细化治理的重要研究内容。
驻地高校作为当地的创新高地,能够不断输送智力资源与人力资源,满足城市治理方式转型期在管理目标、管理手段、管理过程中对技术、人才的创新需求。多元主体的参与可以填补政府职责空白、弥补政府职能转型过程中管理漏洞和服务缺乏。
管理模式的完善、精益求精可以激发城市快速发展中各类构成要素的竞争力和活力,使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的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源的交换更便捷、更高效。不断产生的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会不断优化城市精细化治理模式;优化的城市治理模式能够服务高校主体的创新需求,形成高校创新-精细治理-促高校创新-治理优化-高校再创新的良性循环模式,为城市的精细、精致、精准治理提供制度化的动力和运作路径。在这个过程中,城市竞争力不断提高,城市的综合功能不断增强、城市品质不断提升,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加快破解城市污染围城的困局、倒逼绿色转型新变革、催生资源型城市转型蝶变加速度中,必须加快剖析城市精细化治理的薄弱环节,开展校城融合模式下的城市精细化治理建设路径研究,实现高校城市的双向良性互动,支撑城市治理精细化建设,突破发展瓶颈,实现城市的高质量发展。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指出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提高城市工作系统性和整体性。城镇化的发展对城市治理人才提出新的需求,具有公共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哲学、城市规划学等知识的多元化知识结构智力资源将成为城市管理中的核心力量,高校应加快城市治理相关学科融合发展。
在具有城市管理专业的高校,通过发展学科建设、课程体系设置、学生培养等领域,将城市规划与公共管理学科深度融合,培养具有城市规划背景的城市管理人才。在城市规划学科建设中,根据原有的工科设计与规划基础,深化对公共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的学习。打破以建造为核心的传统理念,提高政策工具运用能力,支撑多元目标实现。在公共管理学科中设立城市相关专业,与城市设计、规划的衔接,打破需求与供给不匹配的困局。
结合发展生态、地域经济发展特色,制定符合地方发展的校城融合机制。
高校应依据政府所需,培养政府精细化治理中需要的具有高素质、创新型、技术型的智力资源,根据区域产业的实际需求,培养符合城市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适当淡化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理论性,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形成个性化培养方案,打造“产业链”上的专业课。
立足地区的实际情况,以专业建设精准满足政府需求、适应区域发展为目标。培养支撑工业化转型升级、海洋经济和临港产业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等城市战略转型领域的创新人才。
政府应积极参与管理、监督、评价的育人过程,建立政府驻校优先选才制度,以优秀智力资源提升政府管理能力。利用高校人力资源,加强对政府城市管理队伍的培训,使高校的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注入城市管理。
城市的快速发展中,多元主体处于利益相关矛盾的网络中,协调城市管理中的各方利益有利于城市人居和谐。建设校城融合保障机制,有利于解决政府、高校、企业、其他组织之间的利益冲突,保障以校城融合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顺利实施。
应强化校城融合政策支撑,健全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支撑校城融合健康运行。通过加强地方法律政策执行力度,制定专门校城融合法规,规范校城融合模式,明确责权。保障在校城融合下,高校不断为城市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力。应形成校城融合制度保障体系,增加政府经费扶持力度,设立校城融合专项资金和专项奖助学金,共建实践教学基地,促进校城融合将抗稳定发展;应强化组织沟通协调能力,加强沟通的通畅性,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沟通方式,解决校城融合过程中出现的信息不对称、资源不流通等各种冲突;建立校城融合评价体系,在高校教育工作考核中引入校城融合成效指标。通过领导层、人才培养、师资建设、实践教学条件开展校城融合评估。根据评估报告不断优化融合机制,做到政府决策有理有据,高校办学方向明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