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新江
(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宝鸡石油分公司 陕西 721013)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储运行业随着石油行业得到快速发展,油库油品有较多的特点,如,易燃易爆、易集聚静电、易挥发、易膨胀等,在油品发、运、存各环节,通常存在着较多风险,容易造成安全事故。为此,针对油库安全应当加强管理,明确影响油库安全的风险因素,以此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继而有利于规避油库安全风险,确保油库安全。
为保证油库的安全,需要对油库安全进行有效的评估,通常采用指数法对油库安全展开合理评估,该方法运用较为广泛,利用指数法评估的过程中,通常是确定油库火灾、爆炸的危险等级,暴露区域半径、暴露区域面积,继而提出采取的安全对策措施。使管理人员能够充分的了解油库事故发生后产生的实际影响,便于管理人员对油库风险有清晰的认识,采取有效管理措施,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的几率。
在油库安全评估过程中,还包含分析法,该方法的基本原理主要是对所有元素进行详细分析,并进行分类处理和定量评估,促使管理人员了解各个阶段的重要性,明确不同阶段的各项因素,以此达到良好的评估效果。同时,影响油库安全性的因素相对较多,管理人员还需分析各个要素影响的程度,按照重要性的顺序为其进行排列,便于管理人员对油库安全展开有效的管理。
风险理念是分析某一特定事件发生危害的概率以及事故发生后造成损失的程度,了解整体受到的影响。在风险理念中,通常包含三个阶段,如危险有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以及对策措施。其中在危险有害因素辨识阶段,管理人员对项目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全面辨识,在评价阶段,对危险有害因素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定性、定量评价,以确定事故可能发生的部位、频率及严重程度。在对策措施阶段,根据定性、定量评价结果,提出消除或减弱危险有害因素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建议,给管理人员提供思路,采取针对性地管控措施,从而规避风险,减少事故的发生。
通过建立指数模型,可有效判断出事故发生的具体指数,通过对指数的分析,以此可有效得出准确的结果,充分掌握油库是否处于安全范围内,从而明确油库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在安全事故中,应当明确基本的物质系数MF,并且,将一般工艺危险系数设置为F1,将特殊工艺危险系数设置为F2,在计算单元危险系数时,将其设置为F3,即F3=F1×F2。并且,将火灾爆炸指数设置为F&EI,在计算该指标时,其公式为F&EI=F3×MF。例如,以某油库为例,该油库中共有12个油罐,并将其而分为2个单元,并以其中的某一个单元为例。在该单元中,油品的闪点为-43℃,可燃性Nf=3,其中化学不稳定性为Nr=0,通过查表可知该油品的物质系数为16。并且,结合油库的实际情况,可得出F1=2.65、F2=3.40。通过指数法,以此可有效计算出该单元的危险系数F3=2.65×3.40=9.01。如F3大于8,数值取值为8,以此可计算出该单元火灾爆炸指数为F&EI=8×16=128,从而可判断出该单元火灾、爆炸危险等级属于高。必须加强油库安全管理,才能消减事故风险,实现安全平稳运行。这是不考虑任何预防措施情况下单元所固有的危险性,通常要从工艺控制、物质隔离、防火措施3个方面通过变更设计、采取减少事故频率和潜在事故规模的安全对策措施和预防手段来修正、降低其危险性。
利用分析法,查阅资料,《油库千例事故分析》中对1050例油库事故统计分析表明:责任和责任技术事故817起,占事故比例77.8%,其中责任事故654起,占62.3%,说明员工安全意识淡薄,由于安全意识不强,安全管理不到位,导致“三违”发生,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同时,资料中显示,有905起事故发生在储油、输油设备、设施部位,占86.2%,设备设施管理不善引起事故307起,占比29.2%,其中,着火爆炸和油品流失事故中,由于设备隐患引起事故245起,占比23.3%,设备损坏事故62起,占5.9%。由此可知,设备设施管理和使用不规范,设备本质安全水平低,是事故发生的原因。国家公布的年度化工和化学品事故报告数据显示:由于员工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管理不到位而发生的“三违”引起的事故,占事故比例50%以上。因此,应当提高人员安全意识,规范其实际操作,以此保证油库安全。
在风险理念的基础上,应当加强油库安全管理,由于油库基本都是重大危险源,在传输以及储存油品的过程中,存在较大安全风险,易发生爆炸以及火灾事故。通过分析法对油库安全事故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事故是由于“三违”导致的事故,为此,需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其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能够做到认真负责,在油品传输以及储存过程中,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各个环节均达到规定的标准要求,以此有利于减少油库管理中的风险。
一方面,需加大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经常开展事故案例视频教育,通过血淋淋的事故教训,让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油库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组织全员学习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从讲政治高度提高意识,树立“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把安全风险措施落实到岗位职责和实际工作中,避免事故、事件发生。
另一方面,应当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使其掌握油库管理的专业知识,明确管理的具体流程,并能够自觉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同时,通过组织培训,还需了解风险理念的基本知识,能够对油库的风险进行有效分析以及评估,形成风险清单、责任清单和措施清单,严格组织落实,并定期评估风险控制效果,确保控制措施有效,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的几率。
针对油库的实际情况,应当积极落实国家安全管理相关要求,完善油库的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油库的安全管理标准。同时,明确油库存在的具体风险,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若发生事故时,能够及时采取应急措施,降低事故的危害程度。
一方面,要求油库员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工艺卡片和标准进行操作,同时,还应加大对员工的监督力度,不断规范员工的工作行为,促使其在油品的传输以及储存过程中合理操作,避免出现违规的行为。在监督过程中,要制定奖惩制度,针对违规行为,要对有关人员进行严格的处罚,轻者可以口头惩罚或者罚款,严重者则需予以辞退处理,使其深刻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以此防止违规现象的再次发生。针对表现优异的员工应当进行相应的奖励,以此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促使其在工作中能够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按照规定开展工作,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以保证油库的安全。
另一方面,要持续开展安全标准化达标工作,使安全标准化各要素和要求切实落实到位,杜绝形势主义和“两张皮”现象。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安全管理网络,明确安全目标、指标,加强安全检查、隐患排查和治理,严格安全绩效考核和问责,培育安全文化氛围。还要按照“两办”安全生产三年攻坚行动要求,制定方案、措施和责任清单,并组织推进落实,切实夯实油库安全管理基础,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在油品的传输过程中,设备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是油库本质安全的基础。为此,管理人员应当加强对设备的管理工作,定期对设备进行详细的检查和督查,针对设备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避免其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造成漏油的现象,继而引发爆炸、火灾等情形,威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同时,根据设备运行的实际情况,以及设备的使用年限,对其进行充分的维修或更新,降低故障发生的几率。树立设备安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在设备管理、检查维修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对该过程以及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建立设备台账,为后期设备的管理提供良好的依据,有效解决设备磨损、腐蚀等故障问题,保证设备的安全平稳运行。此外,除了定期的检查维修之外,还需进行日常的养护,开展针对性的设备管理活动,比如,开展设备包机制,巡检制,责任到人,推行现场“7S”管理,提高设备现场规格化管理水平,确保设备设施可靠运行。在油库的管理中,工作人员应当每日对账面油料进行详细查看和核对,针对油料的异常情况,可及时查找其具体的原因,继而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
总而言之,基于风险理念,应当加强油库的安全管理,明确油库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对其进行合理的分析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在此基础上,应当加大油库安全管理力度,转变人员的观念,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技能。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管理制度和程序,明确管理的各项标准,并对设备加强管理,继而提升油库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