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军
(甘肃昶通公路养护科技有限公司,甘肃兰州 730030)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公路行业也不断进步。沥青路面作为公路路面结构的主流施工形式,为了满足人们的交通出行需求,公路施工企业应做好施工质量控制工作。通过应用各种施工控制措施,将沥青路面平整性控制在合理范畴内,避免因路面平整度问题导致发生安全事故,延长公路使用寿命,提升公路后期使用安全性。
在进行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若基层顶面平整度未达到相关标准,会影响沥青面层的施工效果。一般情况下沥青面层均较薄弱,未有效控制基层顶面的平整度,易导致沥青面层的薄厚不均匀。在工程完工后,将导致沥青面层的混合料密实度出现差异,经过车辆反复碾压后,会降低沥青路面的平整性能,影响公路工程的施工效果。
路基填筑是公路工程施工中的重要内容,目前公路施工企业在路基填料施工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导致路基填实与处理效果难以满足相关的质量要求,影响后续的工程施工进度。
若未做好公路路基的填实工作,会导致路基出现不均匀沉降等问题,沥青面层会出现施工不平整的情况。车辆长期在不平坦的公路上行驶,会产生较大的冲击力,加剧了沥青路面不平整问题,影响公路工程的后期使用质量。
公路施工企业在工程施工中,未严格控制混合料配比,影响了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在进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应结合当地的地质条件与施工要求,合理设计混合料配比,保障公路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增强沥青路面自身使用性能。
在进行沥青面层混合料配比设计过程中,若出现设计不合理等问题,将影响沥青面层的后期使用稳定性、安全性。在遇到气温变化、水侵蚀、交通荷载等情况时,会导致车辙、裂缝等施工病害出现,影响公路工程施工进度以及后期使用质量。工作人员若未合理设计基层材料的配合比,会影响半刚性基层的施工强度,影响沥青面层的各项施工指标。
在沥青面层施工过程中涉及多种技术因素,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公路沥青施工过程中,存在施工技术人员综合素质不足等问题,无法遵循相关施工规范进行作业,影响了沥青面层的施工平整度。
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未精准控制混合料拌制、摊铺温度等,影响了沥青路面的施工平整度。在公路沥青面层进行施工过程中,需要应用到较多的施工设备与器械,若未合理选择施工设备,或施工设备自身使用技能水平不足,影响沥青面层的施工平整度。
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基层顶面的施工平整度会影响沥青面层的平坦程度。在进行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应不断提升公路基层顶面的平整度,为后续沥青层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施工人员应做好路基的控制工作,保障路床施工的平整度,再进行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直到完成沥青面层的施工。
完成路床阶段的施工后,施工人员应通过摊铺机进行基层的摊铺工作。工作人员常运用平地机、推土机等进行公路基层施工作业,该施工方法会影响地基的夯实度,降低后续沥青面层的施工平整度,施工技术人员应避免应用该施工方法进行作业。
施工技术人员在进行沥青混合料配比设计过程中,应严格遵循相关公路施工规范开展作业。反复试验沥青混合料配比,确保其可满足公路工程的实际施工需求。通过对试验段进行试铺的方式,确定沥青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避免混合料配比不合理,导致路面发生松散、拥包等。
在结合沥青公路工程实际施工需求基础上,按照相关设计要求应用改性沥青,可提升沥青混合料的热稳定性能,强化沥青自身的黏结力,对沥青路面施工平整度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在公路沥青面层的摊铺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应熟练掌握相关施工技术标准,且应严格遵循相关施工规范进行作业,保障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可提升沥青路面施工平整度。
(1)施工技术人员在使用摊铺机时,从机械启动到摊铺是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混合料在摊铺过程中,易受阻力的影响。经过3~8 m的摊铺路线后,可获得良好的沥青路程摊铺效果。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施工技术人员应减少停段现象,摊铺应保持缓慢、匀速,以保障整体摊铺的平整度,是确保续摊铺效果的重要条件。在沥青路程实际施工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施工需求,合理选择摊铺速度。
(2)在进行摊铺厚度的控制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需要遵循相关技术规范,合理调整熨平板角度,将其角度维持在恒定状态中,有效避免在摊铺过程中出现角度随意调整等情况,保障沥青面层的摊铺平整度。
(3)连续摊铺是提升沥青面层平整度的重要施工环节,在进行摊铺操作过程中,应结合摊铺基准、参数,合理选择机械设备。在摊铺工作开展过程中,应进行连续均匀摊铺,避免出现机械停车、变速、较大转向等情况。
碾压机械性能影响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平整度,施工技术人员需要在结合公路工程实际施工需求基础上,明确碾压机械的工作频率、自重、振幅等参数。
(1)进行碾压环节技术要点的控制过程中,应进行沥青混凝土路面碾压的温度控制工作,要求初压不可过高,避免沥青混凝土在摊铺前后推移不稳定,导致施工现场发生质量问题。
(2)在碾压操作环节中,应合理控制复压温度,避免碾压机械轮胎与沥青混凝土发生黏结的情况,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表面配级应达到规定施工要求。在控制终压温度过程中,应合理调节温度,提升沥青混凝土路面密实度,保障路面行车的安全性。
(3)在碾压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路面碾压速度,确保碾压施工速度的均匀性。在施工前,应明确碾压机械的行走路线,并要求碾压机械严格规定路线进行行进,避免出现错轮碾压的情况。
(4)施工人员应合理控制碾压次数,若碾压遍数过低,沥青混凝土层的压实度不足,在通车后易形成车辙;如果碾压遍数过多,会导致已有路面出现推移的情况。因此,应严格控制碾压遍数,保障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平整度,提升公路整体施工质量。
(1)纵向接缝。
在纵向接缝处理过程中,其搭接宽度应保持一致,在搭接施工中,主要包含冷接茬、热接茬两种类型。
冷接茬在新摊铺层与经过压实后的已铺层进行搭接,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在已铺混合料的位置,预留一部分宽度暂不碾压,作为后摊铺部分的高程基准面。待后续摊铺部分完工后,进行后续的跨缝碾压操作。应用裂缝搭接方法进行施工时,须保证摊铺带边缘的齐整性,要求摊铺机械能够始终处于正确的位置。
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纵向接缝的碾压施工过程中,压路机应在已压实路面上行驶,碾压新铺混合料在10~15 cm,再进行新铺混合料的碾压工作。通过反复碾压,提升接缝部位的密实度,获得良好的纵向接缝处理效果。
(2)横向接缝。
在横向接缝处理过程中,通过双轮压路机垂直于路面中心线进行碾压处理,在碾压过程中,深入新铺混合料的宽度应控制在20 cm以内,未进行碾压的一侧,需要向新铺混合料移动约20 cm的距离,反复碾压,直到完成路面的接缝处理施工。
在相邻摊铺层进行冷纵向接缝处理过程中,可先采用钢轮压路机进行压实处理,再沿着横向接缝进行碾压处理,保障横线接缝的连接处理效果,对于提升沥青路面施工平整度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在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外界因素的干扰,影响沥青面层的施工平整度。相关公路施工企业应加强对该施工环节的重视力度,严格按照相关施工规范要求,开展沥青路面施工作业,严格把控公路基层顶面施工、沥青混合料配比、摊铺流程、碾压流程、裂缝连接流程等施工环节,保障沥青层的施工平整度,提升公路工程施工质量,提高人们出行的便利性、舒适性、安全性,推动我国交通运输长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