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娟
(宝鸡市地震局,陕西 宝鸡 721000)
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发生频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地震多、强度大、范围广、灾害重一直以来是我国地震的基本特征与国情。地震安全是既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和安全需求重要方面。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防震减灾提出更高要求,人民群众对地震安全的期待更加迫切。作为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基础环节,防震减灾科普必须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求,不断丰富工作内涵,创新工作方式,提升防震减灾科普服务社会的能力,增强社会公众防震减灾科学素养,促进防震减灾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合,实现对突发地震事件的主动防灾、科学避灾、有效减灾,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进入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时代以来,新媒体的迅速兴起和快速发展,数字图像、微博、微信及抖音等传播方式的广泛应用,使得人们获取信息的行为习惯发生了改变[1]。在此背景下,防震减灾工作部门只有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切实加强防震减灾科普工作,促进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融合,创新宣传与科普方式,注重打造防震减灾科普精品,广泛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才能提升防震减灾科普服务能力,增强社会公众防震减灾意识,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为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安全环境。
随着信息技术的提高,信息传播的方式从原来的电视、报纸、收音机到今天的微博、微信、抖音传播,传播途径有了极大的变化,每一个人都能够通过网络接收到巨大的信息量,而且都有相对自由的发言机会,针对热点问题,每个人都能有发表自己看法的渠道。充分了解新媒体在进行信息传播时的特点,建立正确信息渠道,是与多元参与者沟通,避免非官方错误信息误导舆论的方法。
因为当下新媒体平台日益发达,当一个社会事件或新闻发生时,人们可以世界各地即时获取消息,在第一时间内引起广泛关注,并参与讨论,释放情绪,更加被人们所接受和喜爱。这不仅与信息传播速度、渠道多元化有关,也与公民希望更多关注某一方面问题的个人诉求有密切关系。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日前透露,到4月底我国上网用户已经突破1亿,达到1.002亿人。当下新媒体是大量网络用户获取信息、传播信息并发表观点的平台。
新媒体即时信息的传递,注定了信息长度、深度处于碎片化状态,便于人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浏览获取各类信息和知识。由于信息碎片化特点,针对同一事件,不同的媒体会有不同的声音,而其真实性却存在疑问。大部分网络用户倾向于等待官方媒体发声,来验证碎片化信息中哪些是趋向于真相,但由于对整体事件的发展没有完全的认识,信息的传播也会造成公民对零散化信息的再次自我加工。目前而言,官方媒体担任了筛选碎片化信息的任务,并在新媒体的表达下,开始创新方式,如以动画、抖音短视频等贴合时代特征的方式。
新媒体为双向甚至多向信息传播提供了可能,也尝试将虚拟的网络世界与现实生活进行互动,如AI技术的使用等。移动终端或者直播平台成为实时信息传播的节点。在此状态下,人们的信息传播就更高效化、网络化以及多元化。传递信息就成了多元主体之间的交流与对话,缓解了距离上的分隔性,调动了人们在信息传递中参与性。
新媒体通过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尝试改变了人们对于信息传播时的心态。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知识与内容变得形象化甚至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实现虚拟与现实的互动,直观、形象的信息传播更能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如2020年春晚中的虚拟现实和3D技术的应用,使舞台更加立体化,人物更加形象化。因此,新媒体可以实现人们与知识沉浸式体验的对话。
随着互联网技术提高和发展,新媒体传播方式趋渐鲜明化与特征化。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延伸,新媒体还会被赋予更加全新的内容。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在改变人们以往生活工作方式的同时,对于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而摆脱传统宣传模式的局限,推动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在方式、内容、效果上发生根本性变化,激发社会公众对于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的兴趣,满足人们更加多样化的知识与信息需求,极大地提高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的社会效果[2]。
传统的科普宣传方式多数是灌输式,至上而下单方面以传播为中心,科普宣传活动通常在特定地点开展,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较大,接受科普宣传教育的公众受限,无法满足人们对科普知识的需求,难以收到良好的地震科普宣传效果。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方式的最大变化,就是将受众群体在传统媒介获取信息的时间与空间界限彻底消融,社会公众可以通过手机、互联网、数字电视网络即时快捷地接受信息。通过这些数字媒介,可以推动防震减灾科普知识传播方式多元化发展。利用防震减灾信息服务平台、微信公众号、各级防震减灾门户网站,传播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和信息,提高人们学习防震减灾知识的兴趣,增强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的影响力[3]。
新媒体的发展,人们只要通过一种工具就能便捷、快速地无限次点击、随时随地不受限制地获取知识和信息。通过新媒体交互性和开放性传播环境,可以使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在第一时间内贴近远距离的社会公众,并不守时空限制,进行线上互动交流。面对不同群体,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知识背景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有针对性提供防震减灾科普资料、宣传片、视频等,吸引公众学习、掌握防震减灾知识、技能的浓厚兴趣,帮助公众以更加主动的学习和掌握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可以将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无限地向社会方方面面扩充和延伸,提高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的覆盖面,有利于社会公众整体防灾减灾意识的增强。
微博、微信、网站和各种移动端APP大量涌现并快速普及,新媒体时代信息传递的形象化,可以使防震减灾科普从以往单一、固定的宣传模式解脱出来,使文字、声音、图像融为一体,将枯燥抽象的防震减灾知识,通过浅显易懂、生动有趣的视听语言表现出来,使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更加直观和形象,极大地激发公众获取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增强自身防灾能力的愿望,这种灵活多样、形式活泼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更容易为社会公众所接受,最大化地发挥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社会效果。
新媒体技术应用在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之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得以在新时期实现创新的有效途径。只有正确认识新媒体在信息传递中的特征,抢抓发展机遇,积极推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融合,丰富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的形式,才能够提升防震减灾科普服务能力,促进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的快速发展[4-6]。
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旨在教育公众掌握防震减灾知识,增强防震减灾意识,提高自身防灾减灾能力,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需要主动加强与宣传、教育、应急、科技、科协等多部门沟通与联系,借助新媒体传播方式的优势,统筹宣传教育、素质教育、应急救援、科技服务、科普咨询等行业资源,提供数字化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资料、宣传片、视频,共同搭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服务平台,拓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传播渠道。加强在科普产品研发、科普队伍建设、重大活动等方面部门协作与密切配合,推进防震减灾科普信息共享,促进防震减灾科普工作良性发展。主动与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的合作,进行科普影片、专题片、栏目的制作和宣传,传递正能量,有效地提高公众对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的参与度和认可度[4-6]。
在新媒体时代一大批媒体、网络、广告公司应运而生。挖掘社会资源和市场潜力,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发挥企业技术、人才、宣传网络优势,防震减灾工作部门提供知识储备、研发经费,建立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多元投入机制。利用虚拟现实、混合现实等新技术,丰富科普作品的内容和表现形式,组织防震减灾科普作品创作、产品研发,尝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市场化运作。通过与企业合作拓展防震减灾科普产品的制作思路,激发创新活力,打造出贴近人民、贴近生活,集科学性、权威性、趣味性于一体的高品质防震减灾科普精品。防震减灾工作部门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防震减灾科普研发管理模式,定期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科普作品创作大赛,推出一批主题鲜明、层次分明、内容科学、生动有趣、适应不同对象需求的图书、声像、文艺、动漫、微视频等多元化防震减灾科普作品,推动防震减灾科普产品与公众需求接轨,不断提升防震减灾科普影响力和社会效益。
数字技术、VR技术的逐渐成熟和完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已从视觉扩展到听觉、感觉多个方面,以传统媒介建立的防震减灾科普基地、科普场馆,在时间、空间以及受众、体验效果方面都受到限制。可以通过建设网络数字化地震科普馆,或对原有科普基地、科普场馆进行数字化技术改造,促进数字技术、VR技术与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结合,为公众提供便捷、直观、形象的防震减灾知识及游戏、360°全景体验等高仿真地震科普体验。建设数字地震科普馆,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碎片化特征,支持通过Anrdoid、ios系统进行观看,使全景式体验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走入移动设备,有效引导公众深度探索、体验防震减灾知识和技能,便于更多的公众参与、体验、互动。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还可以将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向各级各类科技场馆、青少年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农村科普场所、教育培训基地延伸,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现代防震减灾科普场馆体系。引导主题公园、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旅游景区等公共场所,设置数字化电子屏幕、地震动感体验等设施,增强防震减灾科普功能,刷新人们对新技术的认知,加强对防震减灾科普信息的深入了解,提高防震减灾科普服务能力和水平。
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微信、微博、抖音已经成为人们日常阅读与娱乐的重要平台,而服务号和订阅号就如同报纸一样成为掌上媒体。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应该利用好“两微”平台,完善防震减灾科普网站服务功能,加强新媒体传播平台建设,建立地震局官方微博帐号、抖音账号、防震减灾微信公众号,入驻科普云、科普乡村e站、社区e站和各级数字科技馆,形成防震减灾科普新媒体传播矩阵。通过直播、微视频、科普讲坛等形式,传播防震减灾科普知识,防灾避险技能。可以将政府机构定期组织的科普活动,以照片、简讯或者访谈的形式展示,开展通过防震减灾有关微博话题的讨论,增加知识的科普性和宣传力度。防震减灾科普服务平台,不仅可以拓宽人们学习获取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的途径,还可以及时纠正虚假的网络信息造成人们对防震减灾工作的认识偏差。也可以通过防震减灾科普服务平台,答疑解惑,制止和平息地震谣言,消除人们恐慌情绪,维护社会稳定。以此来提高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的宣传效率,使其更好地适应新媒体环境的发展和需求。
2008年国家设立“防灾减灾日”以来,通过持续推进防震减灾科普“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进家庭”活动,社会公众参与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积极性、主动性不断提高,防震减灾意识不断增强。利用新媒体对科普宣传的形式进行创新,便成为科普宣传工作的首选道路。将防震减灾科普工作与漫画,动画和影视等元素进行融合,使传统单一的信息变得更加具备趣味性,配合中小学安全教育日、全国防灾减灾日、科技活动周、科普日等重要时段,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教育。加强巩固以学校为基础的科普宣传阵地,将地震基础知识、应急避险基本技能等纳入学校教学内容,推进学校常态化开展地震等应急疏散演练,提升在校学生的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水平和自救互救能力。可以从小学及中学教育科普入手,定期设置“开放日”的活动,邀请学生走进地震台站、地震研究机构,了解地震监测预报预警、地震灾害防治研究现状,或安排专业工作人员进行科普教育讲解,让防震减灾成为青少年素质教育的主题,同时通过抖音、快手等网络直播渠道进行推广。在当地文化宫、科技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以及3D建模技术,对地震场景进行复原或模拟地震灾害发生的过程,引导青少年在沉浸式体验过程中学习自救及保护他人的常识。疫情期间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开展以防震减灾为主题的绘画比赛、模型比赛等活动,提高青少年参与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的兴趣。通过这些方式充分发挥“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带动效应。
为了应对新时代新媒体的挑战,地震管理部门需要优化并扩充现有人才队伍,引进新媒体技术运营、日常管理等人员,这样既可以与其他科技馆和新媒体模式进行互动,又能使防震减灾的工作宣传具有一定长期性。日常管理包括公众号新媒体的运营与创新、日常公众号及媒体信息的推送以及与网友留言进行及时互动,使防震减灾与社会公众日常生活形成良性互动。培育一支防震减灾科普宣传专业队伍,必须从源头出发,国家防灾科技学院应加强防灾减灾教育,普及防灾减灾教育意识,开展相关专业课程,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培养艺术设计、新闻传播、科普教育类人才。对目前从事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的工作人员,采取轮流培训、短期强化等学习方法,提升现有人才队伍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逐步建立集科普、媒体、艺术、管理为主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是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震灾害预防中非工程性预防的重要措施。做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对于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防震减灾实践,切实提高公众防震减灾意识,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媒体时代对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提升防震减灾科普服务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融合,助力防震减灾科普服务能力提升,探讨创新挖掘防震减灾科普服务的新特色、新形式,推进防震减灾科普服务在宣传形式、传播途径、宣传效果贴近社会公众防范地震灾害安全需求方面,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诸如对上传到媒体的信息如何把关,如何正确引导舆情信息,如何非常态下进行科普知识等,需要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予以补充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