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晓利 LI Xiao-li 刘晓强 LIU Xiao-qiang
在重要的学术会议上进行报告是学术影响力和领导力的重要体现。会议的知名度越高、报告次数越多,讲者在该领域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就越大[1]。因此,学术会议中讲者的多元化和包容性非常重要[2-3]。然而,在学术会议中持续存在性别不平衡现象,医学会议中女性讲者的数量明显偏少[4-5];在口腔医学领域亦是如此[6]。我国每年都会举行一定数量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口腔医学学术会议,但较少见到关于相关会议中学术领导力多样性及女性讲者数量和比例的研究。
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2019 年我国口腔医学学术会议中女性讲者的比例,比较不同会议、不同亚学科之间的差异,评估讲者的工作单位和职称分布,为医疗机构学术领导力多样性建设提供依据。
本研究的对象为2019 年口腔医学学术会议中的讲者。纳入标准:(1)2019 年召开的全国口腔医学综合性学术会议;(2)会议在专业领域享有盛誉、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3)上述会议中做学术报告的中国讲者。排除标准:(1)口腔医学亚学科的专科会议;(2)会议主持人;(3)致辞或颁奖嘉宾;(4)点评专家;(5)病例汇报人;(6)壁报展示者;(7)其他辅助人员。通过会议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查询会议日程及讲者的性别、单位和职称等,上述信息不全者,则通过网络搜索引擎进一步查询。
采用SPSS20.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n)来描述,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总体情况。本研究共纳入华北、华南、华西、华中和华东地区的5 次会议,包括:中国国际口腔设备材料展览会暨技术交流会(华北)、华南国际口腔医疗技术研讨会(华南)、中国(西部)国际口腔医学学术会议(华西)、中部(武汉)国际口腔展(华中)和中国国际口腔学术研讨会(华东)。总计580 名讲者(人次)进行学术报告,其中女性为214 人次(36.9%),男性为366 人次(63.1%),男女比例为1.7∶1。
2.不同学术会议中女性讲者的比例。本研究纳入的5 次学术会议中,讲者人次最多的为中国国际口腔设备材料展览会暨技术交流会(华北)(181 人次),讲者人次最少的为中国国际口腔学术研讨会(华东)(67 人次)。女性讲者比例为35.5 ~38.3%,在不同会议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0),具体结果详见表1。在所有会议中发言3 次及以上的讲者共43 名,其中28 名(65.1%)男性讲者累计发言110 次,15 名(34.9%)女性讲者累计发言52 次,多次发言的女性讲者明显少于男性讲者。
表1 2019 年不同区域口腔医学学术会议中女性讲者的数量与比例
3.不同亚学科中女性讲者的比例。本研究中的学术讲演涵盖口腔医学的全部亚学科。其中讲者人数超过30 人次的亚学科共7 个,包括牙体牙髓病学、口腔正畸学、口腔种植学、口腔修复学、口腔颌面外科学、牙周病学和儿童口腔医学。其中女性讲者比例最高的亚学科为儿童口腔医学(80.0%),女性讲者比例最低的亚学科为口腔颌面外科学(1.6%),不同亚学科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具体结果详见表2。
表2 2019 年口腔医学学术会议亚学科中女性讲者的数量与比例
4.女性讲者的工作单位和职称分布。本研究中的讲者共来自111 家医疗机构,其中学术报告人次最多的5 家单位包括:北京大学口腔医院(118 人次)、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82 人次)、武汉大学口腔医院(40 人次)、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35 人次)和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34 人次)。女性讲者中工作单位为高校的共200 人次(93.5%),比例高于男性讲者(p<0.05);女性讲者中具有高级职称者193 人次(90.2%),与男性讲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详见表3。
表3 2019 年口腔医学学术会议中讲者工作单位类别与职称[n(%)]
研究结果表明,2019 年全国口腔医学学术会议中男女讲者的比例为1.7∶1,不同会议之间无明显差异,不同亚学科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女性讲者中高校学者比例高于男性讲者,不同性别的职称分布无明显差异,学术领导力多样性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学术会议可以为职业发展提供交流机会和资源[4],特别是进行学术报告可以展示讲者的科研和临床经验,提升了个人学术影响力和领导力,使他们在专业领域享有盛誉[1,7]。成功的讲演还可以增加再次被邀请的机会,从而不断促进自我提升[7]。由于女性在医学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消除学术会议中讲者的性别偏差可以提高会议的多元性和包容性,充分借鉴女性学者的成果,最终改善医护团队的经验和能力并惠及患者[8]。为女性讲者提供更多的学术会议发言机会,还可以激励那些具有相似背景和经历的同行,并为年轻学者树立榜样[9]。国外研究表明,口腔修复学学术会议中女性讲者的比例仅为11.3%,低于女性口腔修复医师的比例(25.7%)[10],说明女性在学术影响力和领导力上面临挑战。这一现状可能是有意(显性偏见)或无意(内隐偏见)造成的,某些错误的偏见认为女性在专业领域不够成功,或不愿意寻求更高的专业影响力或领导力[11]。我国口腔医师中女性和男性的比例约为0.45∶0.55[12],本研究中讲者的女性和男性比例约为0.37∶0.63,尽管差异显著小于国外同类报道,但女性讲者的比例仍有不足。因此,学术会议的组织机构仍有责任和义务采取积极措施,增加女性讲演机会,使其至少达到与女性口腔医师相同的比例(约为45%)。
本研究发现,不同亚学科之间女性讲者的比例明显不同。口腔颌面外科专业的64 人次学术讲演中,仅有1 人为女性(1.6%)。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儿童口腔医学,女性讲者的比例(80.0%)远高于男性。这可能与传统意义上某些学科由特定性别医师主导有关[13],也可能是受到会议组织机构学术氛围的影响[2]。通过平衡会议组织机构中各性别委员的数量,有助于平衡不同性别讲者的数量,从而提高会议多元性和包容性[2-4]。并且随着学术会议的数量和规模逐渐增加,会议发言的机会不断增多,提高女性讲者的比例并不会减少男性讲者的数量[3]。由于3 次(含)以上发言的讲者中65.1%为男性,有必要建立讲者清单,控制每人的演讲次数,最终实现性别平衡[3]。此外,约九成讲者来自高校且具有高级职称,说明高校专家学者承担了主要的学术报告和继续教育工作。
综上,本研究建议会议组织者、医疗机构和学术会议报告人共同努力,消除性别差异,给予更多女性学者讲演机会,建设多样性的学术领导力。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尽管纳入的会议都是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口腔医学综合性学术会议,但未比较不同年份的差异,无法评估女性讲者比例的动态变化。未来的研究将追踪更多会议中女性讲者比例的动态分布,为提升女性讲者的学术影响力和领导力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