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宗振,庄力健,向宁
(1.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服务标准化研究所,北京 100191;2.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合肥 230031;3.北京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北京 100048)
我国经济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2015—2019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50.5%增长到53.9%。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逐步应用到服务业场景,以高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电子商务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呈现快速发展趋势,在支撑制造业转型升级 [1]、农业现代化建设 [2]、引领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延伸等方面的作用更加凸显。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以标准化推动生产服务向专业化、高端化方向发展,提升产业体系整体竞争力,势在必行。
标准化体系作为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融合发展的重要支撑,成为行业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提出,加快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标准化体系建设,完善工业领域标准体系,加强生产性服务业标准制定及试点示范,推进服务业与工业、农业在更高水平上有机融合,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的标准化体系建设工作 [3]。目前,在交通运输行业,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和邮政领域各自构建了行业标准体系,综合规范了交通运输、工程建设、信息化、道路运输等方面,尤其是邮政领域明确提出了以标准推动“两进一出”(进村、进厂、出海)工程;在金融行业,以银行、证券、保险、印制为重点领域推进标准体系建设,助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开放,更好服务各行业发展;在科技服务行业,标准体系逐步建立,科技平台、科技评估、科普服务标准化稳步推进,促进科技服务业规范化、有序化发展,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生产性服务业与农业、制造业融合度较高,“标准化+”生产性服务业叠加效应更加凸显,可以对健全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补齐供应链等发挥有效支撑作用。然而,目前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标准化体系还处于完善阶段,在标准覆盖面、标准有效供给、标准国际化等方面还存在诸多发展问题,亟需根据服务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产业融合等方面的新要求,健全科学规范、技术先进、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的生产性服务业标准化体系。本文旨在围绕面向2035年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发展要求,立足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现状,针对新发展特征与趋势,提出推进生产性服务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的发展策略,切实发挥好支撑产业创新发展的作用。
生产性服务业标准化的发展趋势影响着标准化体系的建设和实施。目前,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AI)等新兴技术已广泛应用到生产性服务业中,带来了生产性服务业标准化工作的重大变革,也为生产性服务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和新任务。
生产性服务业与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以及与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内部融合的发展态势更加突出,打造以服务为主体的融合型产业势在必行。这也客观要求产业协同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标准体系打破原来的标准化局限,系统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与其他行业的交叉渗透、交互作用、跨界融合的关系机理,形成以“服务标准+”的标准体系叠加效应。
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间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制造业应用的工业互联网、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等新兴技术与全生命周期管理、供应链管理等组织管理机制逐步应用到生产性服务业。2019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5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了“深化业务关联、链条延伸、技术渗透,探索新业态、新模式、新路径”以及“两业融合成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等要求。
上述实践和政策均对生产性服务业标准化提出了新思路,当前服务业制定的服务标准较多参考国际标准,从消费者的角度制定标准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技术在服务标准中的体现和作用。为此,需要在新时期充分体现生产性服务业标准的技术要素,满足技术组织管理模式在生产性服务业应用的标准需求。
服务业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发展带动了服务业标准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出台数字化和智能化规划,如德国的《德国数字化战略2025》、欧盟的《塑造欧洲的数字未来》等,积极推动数字化、智能化与服务业相结合,谋划相关标准的制定。我国明确提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AI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制造业、农业和服务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在生产性服务业的智能化应用中,数据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在新增消费、创造就业、普惠金融、激活生产力、重建信用体系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4]。生产性服务业的智能化应用场景持续增加,如无人机、无人车在快递行业的探索应用以及智能交通、智能枢纽在交通运输行业的成熟推广等,全面体系化、智能互联化成为生产性服务业标准体系健全的关键。2019年6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中央秘书处在新加坡以“颠覆性技术和服务新模式:国际标准的角色”为主题举办了服务标准化论坛,会上普遍认为:当前服务业新技术、新服务模式快速迭代,尤其是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为服务业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但相关标准的制定与实施仍远远不够,需要全球行动起来,针对新技术带来的数据安全、隐私保护、非标产品交易等重点领域,加快相关标准的制定和推广,进而有效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高质量服务业标准化体系的建立离不开服务业标准的国际化。当前我国服务贸易持续快速增长,连续位居世界第二位,我国服务贸易逆差规模较大,位于世界前列。2018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 为5.24万亿元,同比增长了11.5%。具体来说,在我国的服务贸易中,“加工服务”“维护和维修服务”“建设”“金融服务”“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以及“其他商业服务”6个子项为顺差,“运输”“旅行”“保险和养老金服务”“知识产权使用费”“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以及“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6个子项为逆差 [5]。
随着我国服务贸易规模的日益增长,在全球化和区域性贸易规模同步增长的情况下,需要继续发挥服务业标准在推动服务贸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我国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这也客观要求我国进一步加快生产性服务业标准的国际化进程。
生产性服务业标准化体系建设逐步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与重点。通过梳理发现,截至2017年,ISO共成立了334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但有关服务标准的技术委员会成立时间较晚,具体来看:2000年以前,仅成立了金融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00—2010年,成立了5个服务领域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10年以后,随着服务经济发展和服务贸易比重的提高,ISO逐步认识到服务标准的重要性,密集成立了人力资源、商务管理、组织治理、老龄化社会等20多个服务领域的技术委员会。服务具有无形性、异质性等特点,服务标准化的难度较大,服务标准总量偏低,目前ISO制定的服务标准数量约占ISO标准总数的3%。
1.生产性服务业国家标准数量占有一定比例
服务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我国服务业国家标准数量持续增加,占国家标准总数的比例约为15% [6],约有5000多项标准 [7],其中生产性服务业的国家标准数量超过2000项,占服务业国家标准总数的50%以上。生产性服务业国家标准的信息技术标准、知识产权标准以及电子商务标准,在生产性服务业国家标准中的占比超过85%;物流建设、融资租赁、检验检测认证以及节能环保相关标准的数量之和不足15%。总体上来看,目前生产性服务业已实现重点领域标准基本覆盖,在信息技术、知识产权、电子商务、物流等领域涌现出大量创新成果,标准化工作成效显著,有力推动了行业发展。
2.生产性服务业标准体系逐步建立健全
生产性服务业的各具体领域根据自身发展特征,推进标准化体系建设,系统融合技术、服务、管理等多要素开展标准化工作,支撑各领域技术推广应用和服务管理创新。例如,在交通运输领域发布的《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涉及综合交通运输、铁路、民航、公路、水运、邮政和其他标准;在金融领域发布的《金融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围绕标准体系、标准制定/修订、实施、宣传贯彻、国际标准化等提出了金融业标准化工作的四项主要任务;在高新技术领域发布了《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化工作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关于知识产权服务标准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推动着知识密集型技术服务业标准体系的健康有序发展。
国外发达国家纷纷抢占国际服务标准化高地,国际生产性服务业标准体系的建设稳步推进。在ISO的26个标准技术委员会秘书国中,由英国、德国、美国和法国承担的国际标准技术委员会或项目委员会数量达到24个,占服务领域标准技术委员会的73%;其他发达国家如日本、澳大利亚、韩国、以色列、瑞士、瑞典、意大利,各自承担了 1个国际标准技术委员会或项目委员会;而发展中国家,仅有中国、马来西亚和南非承担相应的服务领域技术委员会或项目委员会。具体来说,在国际生产性服务业标准体系中,美国在金融服务、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健康照护服务领域占据优势地位;英国在设施管理、职业健康安全、商务管理、组织治理、老龄化社会领域中起主导作用;德国在优质服务、教育服务、铁路运营、废水管理、循环利用和道路运营服务领域中起重要作用;法国在饮用水供应、废水和雨水系统相关服务、创新管理、在线声誉领域中起主导作用;瑞典在道路交通安全、安全与弹性领域中起重要作用;西班牙在市场、舆论与社会调查、旅游及相关服务领域起主导作用;中国在品牌测评、电子商务质量保障领域中起主导作用。国际生产性服务业标准化工作的开展,有助于抓住服务业重点领域未来国际标准制定/修订的话语权,在未来国际服务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生产性服务业统计分类(2019)》中界定了生产性服务业的范围,包括研发设计与其他技术服务,货物运输、通用航空生产、仓储和邮政快递服务等10个大类以及研发与设计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等35个中类,涉及多个不同行业 [8]。生产性服务业标准的制定以政府主导为主,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在技术指标、管理规范、有效供给等方面比较欠缺,标准供给形式比较单一,难以满足需求。
随着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不断涌现,生产性服务业呈现出服务多元、智能互联、绿色环保、安全便捷的发展趋势,经过集中复审后的生产性服务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以及新制定的标准,仍存在技术指标有待提高、技术应用场景有待增加等问题,尤其是先进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的数量不足,标准的技术含量有待提高。上述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产性服务业标准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不利于标准的实施和贯彻。
生产性服务业标准是为生产活动提供的研发设计以及其他技术服务的标准。生产性服务业标准不同于农业、制造业的产品技术标准,包括了技术标准、服务标准和管理标准等多种类型,影响辐射作用更强,如交通运输业的标准涉及到交通运输作业的管理、技术、产品、作业等各个环节。生产性服务业标准化体系在实施过程中存在难追踪、难评价等突出问题,致使尚未形成有效的生产性服务业标准实施监测与评价体系。
近年来,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标准对人民群众生活服务的规范作用越来越显著,也加强了对服务业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应用的引领作用。围绕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加强在重点生产性服务业领域的标准化布局,推进标准在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个性化定制等领域的支撑作用,加强服务标准国际化跟踪、研究工作,推动我国由国际服务标准跟踪者向主导制定者转变,支撑服务贸易强国建设。
到2025年,以产业升级需求为导向,促进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知识产权服务、商务服务、信息技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支撑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形成以需求引领、企业主体、“政产学研用”共同推进的生产性标准研制、应用推广、持续改进的机制和模式。
到2035年,生产性服务业标准体系更加健全完善,国内国际标准联动更加有效,持续加强数字经济发展,推动现代物流与供应链、金融业、人力资源服务、数字经济服务、科技研发服务、信息技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智能化、模块化、标准化工作,创建一批高价值服务品牌,形成交叉渗透、交互作用、跨界融合的产业生态系统。
以构建优质高效、充满活力、竞争力强的生产性服务业新体系为目标,加快制定生产性服务业标准体系发展规划,重点建立健全关键领域标准体系,充分发挥标准的引领支撑作用,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提升、服务业效益改善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打造中国服务品牌,建设服务业强国。
通过建立健全推动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的生产性服务标准体系,重点制定现代物流与供应链、公共采购与可持续采购、现代金融体系、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商贸与物流、信用管理、人力资源服务、科创服务、制造服务、高技术服务、商务服务等领域标准。
加快制定AI、生命科学、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研发及其在生产性服务领域转化应用的相关标准,推动平台经济、共享经济、体验经济、智能服务、优质服务等创新生产性服务业态标准的制定,培育制造服务、个性化定制等创新模式服务标准,支撑建立交叉渗透、交互作用、跨界融合的新兴服务生态系统。
建设高质量生产性服务业标准化体系是推动现代服务业快速健康发展、推动生产性服务价值链向高端延伸的重要技术支撑,面向2025年和2035年的发展要求,应多措并举健全标准化体系。
一是加强生产性服务业标准体系的顶层设计。以服务业标准化联席会议制度为基础,通过国家标准化管理部门联通服务业相关行业管理部门,按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生产性服务业标准体系总体设计、重点领域标准化工作协同推进的工作思路,制定生产性服务业标准化行动计划、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的标准化政策及标准体系等政策文件,调动社会团体和企业的积极性,支撑构建优质高效、竞争力强的现代服务产业新体系。
为解决五寨县城城区群众生产生活用水,缓解地下水位下降趋势,决定利用芦芽山布袋沟内马家寺泉和姑姑庵泉水资源。布袋沟主河槽为姑姑庵方向来水,右侧为马家寺沟道来水,该段河谷较为狭窄,谷底宽30~50 m,两岸山体雄厚,呈“U”型谷。此段河谷上游内植被非常茂密,水土流失不大,无居住人口。
二是加强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的标准布局。以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为指导,运用大数据、混合云、机器学习、移动互联、物联网、智能咨询等新技术、新模式,在重视传统生产性服务业标准化的基础上,关注新时代、新业态下的生产性服务业标准体系的数字化和智能化需求,在重点领域布局技术委员会,系统制定国家标准和团体标准,实现系统布局、综合部署、协同推进的生产性服务业标准化工作格局。
三是推动生产性服务业标准的试点推广和实施监督。生产性服务业领域标准不同于产品标准,多为管理和服务标准,对标准实施监督提出了挑战。持续推动服务业标准化试点示范工作,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切实推动相关标准在生产性服务业组织中的应用,同时加强管理和服务标准在组织应用全过程中的评价监督,从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优质服务承诺等方面,实现管理与服务标准的落地和贯彻实施。
四是积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标准的国际化。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梳理研究国内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现状、国际标准化潜力、重点突破方向,提出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标准国际化的战略任务和重要举措。通过成立生产性服务业标准国际化基地,调动企业参与积极性,确定我国健康、物流、金融等服务业重点领域的发展方向和关键内容。
在梳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领域的发展现状、标准国际化需求、重点突破方向的基础上,系统综合布局,建立适应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先进有效、经得住市场应用实践的新型标准体系。建议标准化管理部门加强与相关业务主管部门协作,制定老龄化、金融、科技创新服务、数字经济等服务业重点领域的战略规划、国际化行动实施方案和细则,具体包括2025年、2035年分阶段的战略任务,政府标准制定/修订、国内国外标准制定/修订的提案,国际标准的跟踪及转化、筹备技术委员会或分技术委员会及工作组的建立等相关工作。
促进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协同发展,以重点服务领域为主导,鼓励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将专业领域的知识、服务市场发展的需求、利益相关方的权益相结合;针对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AI、智慧城市、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新技术带来的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兴服务业态,动态发展并创新数据安全、隐私保护、非标产品交易等重点领域标准,加快相关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在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引领国际化发展需求。
目前,生产性服务业标准研制多是基于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标准化体系仍不完善,有待系统部署、分门别类、综合考虑,制定符合生产性服务业中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对象的生产性服务业标准。建议在面向2025年和2035年的服务业标准战略发展规划中,以全服务生命周期模型为辅助,以服务企业、消费者和社会为整体,坚持自愿、公平、平等、达成共识为原则,将生产性服务业标准化体系和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标准化体系以及与服务业内部标准化体系有效衔接,建立健全以市场导向、产业衔接、交叉融合的全生命周期生产性服务标准化体系。
生产性服务业标准体系的发展离不开专业的高素质人才。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是任何事业发展的关键所在,生产性服务业领域的标准化人才,尤其是服务领域的国际标准化人才极其短缺,成为制约我国服务领域国际标准化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为此,建议在高等教育方面,进一步开发新的或改进现有标准化课程的教育教学方案,培养标准化基础人才;在院校合作方面,积极推动“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为国家和国际生产性服务标准研制服务,将高等院校的专业技术研发、企业发展的市场经验融合到标准研制中,形成科研、管理、市场相融合的发展模式。
建议加强对参与区域性标准化组织服务业标准化工作的重视程度,发挥我国在区域性标准化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如太平洋地区标准化会议、东盟标准与质量咨询委员会、欧洲标准化委员会、非洲地区标准化组织、阿拉伯标准化与计量组织,推动服务业中国标准成为国际区域标准;重点围绕服务贸易的12个重要领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优势领域“走出去”、弱势领域“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标准互认,切实保障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建立服务业标准国际化的研究基地,发挥标准化研究机构的力量,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推动企业参与到国际标准化工作中,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