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兴国
(辽宁金融职业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0)
2017 年11 月4 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正式删除了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强制性规定,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正式取消,新《会计法》规定会计人员应当具备从事会计工作所需要的专业能力,而专业能力在“大智移云” 技术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2019 年1 月24 日国务院颁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其中第六条要求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鼓励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1+X 证书”即一个毕业证加若干职业等级证书,是新兴的与行业岗位密切相关的“资格证书”,证书制度的推出开启了职业教育改革的新历程。
21 世纪初,在预算单位首先兴起了会计集中核算,政府所属各个部门纷纷成立了会计核算中心,会计核算中心是在会计电算化技术基础上为了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规范财政性资金的使用而出现的新事物,是把预算单位的财务核算归集到会计核算中心,各单位只保留报账员的初级财务集中核算,会计核算中心重在规范会计核算。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Financial Shared Service Center,简称FSSC)作为一种新的财务管理模式并非起源于我国,1981 年福特公司创建了第一家财务共享服务中心,2005 年中兴通讯在中国成立了第一家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之后财政部也要求在分公司较多,地区跨度较大的集团企业逐步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新的业态之所以受青睐是因为共享服务将集团内各分公司的某些重复性的简单工作集中处理,实现规模效应,降低运作成本。
为应对行业新业态,截至2020 年3 月教育部共公布了三批“1+X 证书”职业教育培训试点评价组织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其中涉及会计专业的评价组织有:中联集团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东大正保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首冠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管会教育培训有限公司、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职业等级证书包括智能财税、智能估值数据采集与应用、财务数字化应用、业财一体信息化应用、大数据财务分析、数字化管理会计、金税财务应用、财务共享服务等八个等级证书,职业等级证书与证书评价组织的推出在职业教育领域掀起了改革的浪潮。
教育主管部门非常重视“1+X 证书”培养工作,要求各学校积极参与证书试点,试点以“三教”改革为引领,以校企合作为依托,以订单、定制、定向培养为突破积极融入职业院校“1+X 证书”培养。
应对未来新业态、新技术与新需求,应围绕基于为中小微企业培养技术技能型会计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紧紧围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的战略目标,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为指导,培养动手能力强、技能水平高的技术人才,为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以产学研相结合为基础,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指导思想,结合会计专业特点,创新、实施并深化双主体育人(学校+企业)、双导师指导(教师+师傅)、双课堂教学(校内课堂+企业课堂)、双身份学习(学生+学徒)、双评价(学历证书+技能证书)机制的“五双”职业化人才培养模式。紧密联系引进证书培养内容,做到课证融通、书证融通、证证融通。及时修改人才培养方案,把财务大数据分析、云财务智能会计、智能财税初级实务等课程引进课堂,以课程思政为基础建立课征、书证融通的课程体系,培养具有“大国工匠”精神的新时代技能人才。
结合证书培养试点与未来会计新业态,应与证书评价组织共建会计专业等级证书对应的专业方向,在共同修改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引进评价组织课程体系与教材,聘请企业专家进行专业共建。引进评价组织教师教学同时参与学生管理,在新专业方向实行双班导师制,评价组织导师在教授部分证书专业课的基础上,不定期为专业学生举办课外讲座,积极带领学生参与课外创新创业活动,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考证学习热情。
以校企合作育人为基础,按现代学徒制建设要求,联合证书认定组织实行校企双主体育人,招生即招工,校企共同培养,工学交替,以“师带徒”岗位培养为主,岗位成才[1]。以现代学徒制为依托,以开展订单、定制、定向式培养为切入点,校企协同育人、深度融合,结合“1+X 证书”培养模式与证书评价组织签订新的现代学徒制培养协议,在学徒培养基础上使学生毕业就获得X 证书,毕业即就业。
由于证书处于试点阶段,证书的等级评定及师资培养处于探索阶段,有些评价组织地区人员不足,需要与试点院校紧密配合共同完成,证书考核前期报名审核、考点审批、硬件测试等工作占用了教师大量的非培训工作时间,特别是今年由于疫情原因参与培训组织的线上培训与线上教学存在时间冲突,证书培养使得校内师资数量明显不足,评价组织培训教师也存在严重短缺问题,不能为试点院校教师及时提供线上咨询,培训任务重更凸显了教师数量短缺。
自1+X 证书评价组织及证书公布以来,面对未来专业的发展方向,教师急于提升能力参与热情很高,会计专业“1+X 证书”是基于“大智移云”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开发的,是基于智能化、数字化、共享化的理念开发的新型技能资格证书,证书需要的知识结构综合性较强,传统的理论教学与手工实训结合的教学模式下,部分教师信息化水平不高,一部分教师受专业限制对培训内容接受比较慢,很难迅速成为证书培训的“种子”师资,有些教师没有信息化、电算化、供应链等课程的讲授经历,对培训中的知识技能只能表面接受,同时证书课程培训中所遇到的问题很难直接与评价组织教师及时交流,培训过程事倍功半。
一项制度能够顺利执行,好的激励绩效管理制度是重要保障,从国家层面来说“1+X 证书”制度激励政策还存在空白,导致部分院校参与热情不高影响了教师参与深度。普通教师对未来教学改革新方向、新知识感兴趣,更关注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对如何培养学生做好课征衔接关注度不够,究其原因是教师激励机制匮乏,缺少证书培养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由于培训课程没有纳入继续教育管理,也没有纳入二级学院教师工作量管理,打消了部分教师学生培训、知识升级、人才转型的积极性。
学生对新出现的“1+X 证书”不是很清楚,对证书社会认可度及适用范围知之甚少,同样社会企业和学生家长对“1+X 证书”认可度还有待增强。相对于“1+X 证书”考核获取,学生更愿意参加助理会计师考试,虽然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取消了,但是助理会计师的社会认可度更高,企业更认可取得助理会计师资格的学生。同时学生对一下子出现的会计专业8 个资格证书面临选择困难,不知道如何选取证书进行培训,学生报名参与热情不高,第一批证书考核费用由财政补助给学生,但是补助范围和标准还未制定,如果收费标准过高将进一步降低学生参与度。
与证书评价组织联合,建设新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选择校企合作稳定、社会声誉好的的证书评价组织,在申办以证书培养为导向的会计专业新方向基础上,完善基于会计专业共建的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的产业学院新模式,深化校企合作内涵,通过办学理念、办学机制、人才培养模式等多个方面创新,提升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率,实现人才供给侧与企业需求端的无缝对接。在新技术、新商业的时代背景下,突破与代帐公司合作的现代学徒培养模式,与证书评价组织签订新的现代学徒制培养协议,签订新的订单、定制、定向人才培养合作协议,遵照“国家专业课程标准”研发新的会计岗位能力分级模型与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模型。利用评价组织本身的人才需求以及评价组织服务于企业的大就业平台,实现学习—考证—学徒—员工递进式的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新型产教融合基地,改造提升实训室软硬件使之成为真正产教融合、业财一体、课证结合的仿真实训室。
充分发挥学校人才资源优势,搭建校企合作、证教一体化的教学平台,匹配涉及人才评价、课程评价、教学评价的人才培养全方位评价机制,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质量,安排专业带头人进行学习交流、培训、调研,开展会计及职业教育等领域的学术研究,不断更新职业教育教学观念,了解课程教学改革方向;鼓励专业带头人到企业实践实习,掌握行业最新制度政策、专业技术、用人需求信息。鼓励骨干教师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改革,主持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建设或实验实训室建设,在青年教师中起骨干带头作用,成为专业教学能手、教科研骨干和技术研发的中坚力量,从而进一步推动专业教学和产学研工作总体水平的提高,支持教师参与证书课程体系的培训,加大“1+X 证书”种子师资及证书培训教师的培养培训力度,提升学校专业社会知名度,同时建立校外专家工作站,积极引进行业技能人才、证书培训专家入校指导工作,成立校内名师工作室,培养校内证书培训种子师资成为校内名师,以名师为引领促进等级证书培养。
按教育主管部门要求,每年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五年内每人完成为期半年的企业挂职学习,建立教师培训档案,教师可以利用假期和其他时间自行到企业学习,学院建立了完整的培训机制及监督考核制度,对按时完成培训任务的教师优先推荐成为二级学院骨干教师,对证书培养业绩突出者在职称晋升、科研立项方面给于支持。与证书评价组织签订培训协议,主要对证书课程和企业运营进行培训,做到深入企业一线理实结合。在教学工作量计算上适当倾斜,并给予相应的报酬。同时对从证书评价组织聘请来的校外辅导教师授课,纳入成人教育学院外聘专家进行管理,相应提高课酬标准,努力做到培训效果做得好,物质上有回报,精神上有鼓励,夯实证书培训各项基础工作。
“1+X 证书”培养是适应新时代,新业态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职业教育水平评价的新指向标,试点工作是人才培养的纠错机制,认真总结试点工作中的问题,才能为未来人才培养提供解决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才能使职业教育飞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