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再思考*
——基于42 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网络平台的调查

2021-04-11 10:56张继忠薛小婕张春燕
甘肃科技 2021年24期
关键词:双一流数据库文献

张继忠,薛小婕,张春燕

(兰州大学图书馆,甘肃 兰州 730000)

1 概述

图书馆是大学的心脏[1],文献资源建设是大学图书馆发展的驱动力,数字资源是新时代高校图书馆重要支撑。近几年来,在“双一流”建设的引领下,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蓬勃发展。在此背景下,加强对“双一流”高校数字资源建设与服务的追踪、调研、思考,研究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发展状况,促进高校图书馆内涵式发展,更好地服务、支撑“双一流”建设有着促进作用与现实意义。本研究于2021 年1 月15—2 月28 日,通过浏览、电话咨询等方式,调查了42 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建设状况,从其数字资源建设状况、资源组织、资源揭示、宣传培训、参考咨询等方面进行调研。通过咨询并结合工作实践对数字资源绩效、文献资源共知、共建、共享、资源长期保存情况进行了分析,对高校图书馆在数字资源发展趋势、面临的问题再思考,提出了数字资源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2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概况

2.1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主要构成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主体是中外文数据库、特色资源、共享资源、OA 资源。中文数据库包涵全文数据库、文摘、图书、多媒体、学习考试、工具、事实数据;外文数据库包涵全文期刊、图书、文摘索引、学位论文、多媒体、专利、事实数据、工具;特色资源是以自建特色数据库为主体;共享资源通过CALIS、CASHL、CADAL、NSTL、国家图书馆等平台获取的资源;开放获取资源涵盖OA 期刊、图书、数据及机构知识库,网络免费资源等。

2.2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途径

外文数据库通过DRAA 组团采购,中文数据库通过CALIS 省级中心组团采购、省高校图书工作委员会或自行采购;其次是自建特色数据库、学科特色数据库、部分光盘数据等形式;另外,开放获取(OA)是构成数字资源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献传递是数字资源获取的补充形式。

2.3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管理服务模式

高校数字资源管理基本是远程托管与本地镜像相结合。外数据库主要是远程托管,中文数据库远程托管与本地镜像相结合。自建特色数据库采取本地镜像模式,OA 资源通过数据库列表发布或自行开发平台进行本地镜像管理、发布。

高校数字资源服务以揭示为载体线上线下相结合为主要服务形式。42 所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揭示中,中外数据库主要通过中文资源发现系统与数据库导航向读者提供深层次揭示服务。采用中文发现系统有36 家,外文发现系统38 家,中文发现系统与外文发现系统搭配使用的有33 家;数据库导航达41 家。部分高校图书馆实现了对电子书、电子期刊进行电子编目进行揭示服务。如清华大学图书馆实现了对电子书、刊的电子编目;南京大学专门开发了资源管理平台对外文电子书实现本地管理。“阵地咨询”、在线咨询、线上线下培训宣传已成为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宣传与推广的主要形式。

2.4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绩效评估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绩效评估主要分事前评估与事后评估两种形式。事前评估是图书馆在引进数字资源前对其访问量、检索次数、下载次数、成本预估、读者反馈等内容进行的预评以作为引进的决策依据。事后评估是一个年度合同周期后的使用分析、成本分析、效益分析,对教学科研、学科发展的贡献力分析等,作为续订、减订、停订数据库的决策依据。

2.5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

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是对数字资源进行持续管理和维护的活动,以实现数字资源的长期存活、真实可信以及能够被未来的使用者理解并应用[2]。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长期保护中,主要通过CALIS、CASHL、CADAL、国家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等途径对部分数字资源进行长期储存保护,各馆自建特色数据主要靠本馆本地储存保护。因此,尚未形成统一、完整、系统、连续性的保护制度体系。

3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发展趋势

3.1 特色资源建设进程加快

特色资源体现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3]。自CALIS中心引导的特色数据库建设,到目前的CASHL 大型特藏数字化项目以及各高校馆根据本馆特色建设的特色数据库也已初具规模。据统计2016 年我国179 所高校图书馆中有98 所拥有特藏资源库[4]。当前,高校机构知识库建设迅速崛起,不仅弥补了数字资源的不足,同时通过数字化建设,促进了本校特色文献的保存和利用。高校图书馆以学科建设为核心,不断充实、调整、强化学科为导向的数字资源布局,突出特色。并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快特色纸质资源的数字化进程,提升特色纸质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创新价值、增值服务。

3.2 纸电资源融合发展态势明显

数字环境下,数字资源已经成为读者获取文献资源的主要载体。42 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纸电比例接近3∶7[5]。纸电资源协同是当前文献资源建设的趋势。合理纸电资源配置比例,有计划地对馆藏资源进行数字化。遵照数字版权要求,有条件地开发数字资源揭示发布平台、进行电子编目,向读者提供在线数字阅读、全文下载,构建纸电资源融合的文献资源发展体系是未来文献资源建设的常态。

3.3 由数据管理向数据服务转变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管理已从储存、利用、提供式的“二传手”服务向大数据、二次开发、知识组织式的“主攻手”转变。以数字资源存储、容灾管理为基础,深化大数据利用,为读者提供一站式、易获取的数字资源精准服务逐步显现。由数据管理向数据服务转变,资源服务向知识服务转型是数字资源管理与服务的内涵式转变。

3.4 数字版权意识增强

调查中,42 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均在图书馆有关栏目发布版权声明,提示读者合理利用数字资源。数字环境下,数字阅读习惯、获取、利用等形式出现多元化。掌握数字环境下的读者阅读行为,了解数字资源使用状况,研究数字版权的内涵,引导读者合理使用资源是数字资源有序、规范、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3.5 文献资源“共建、共知、共享”理念达成共识

42 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分别是CALIS、CASHL、CADAL 的中心馆、学科馆、成员馆,肩负着管理中心、区域中心、省级中心的职责。在CALIS、CASHL、CADAL的引领下,高校图书馆积极加入,其中CALIS 成员馆逾1 800 家[6],CASHL 成员馆886 家,CADAL 成员馆687家。文献资源“共建、共知、共享”理念达成共识,多途径获取资源发挥着有效补给作用。

4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面临的问题

4.1 数据服务应逐步向知识服务转变

高校图书馆在数字资源管理基础上要逐步从存储管理向数据管理转变,数据管理向数据服务转变,数据服务要向知识服务转变。高校图书馆需专门研究读者使用行为,提升数字资源揭示程度,按照教学科研、学科发展、人才队伍建设等要求进行定制化的数据服务,深化数据服务。借助数据创造增值服务,把隐性的知识显性化、海量的知识组织化、个人的知识团体化,从而使知识增值,通过知识管理提高校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7]。

4.2 数字资源宣传推广有待深化

数字资源使用效益的优劣是数字资源建设质量的准绳。深化创新数字资源宣传推广服务是促进数字资源效益最大化的必由之路。图书馆宣传推广工作是连接文献资源与用户的桥梁[8]。数字环境下,馆员要善于利用新媒体传播工具为读者提供易掌握、易获取的“指尖”服务,利用校网、馆网、微信微博、抖音等扩大宣传推广的影响力。在42 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中,采取微信与AI 服务的馆有23家,占比逾55%。人工智能技术介入参考咨询服务为读者提供了更加智能、更为及时和精准的服务[9]。

4.3 数字资源评估缺乏第三方评估

数字资源建设的核心是质量,加强数字资源的科学评估有利于促进数字资源建设高质量发展。当前,数字资源评估主要通过数据商提供有关数据库,如登录次数、检索次数、全文下载、使用量等,然后自评估。这样缺乏第三方评估、监督。数字资源的评估应以客观数据为基础赋以量化值,减少人为主观因素[10]。建议高校图书馆及DRAA 引入数字资源第三方评价机制,为数字资源的订购、续订、减停等提供客观的决策依据。

4.4 数字资源集团采购形式仍需拓展

DRAA 长期以来引领高校图书馆引进国外数字资源,这方面成效显著。在DRAA 的指引下,CALIS省级中心及省高校图书馆委员会也纷纷在本省对中文数据库开展集团采购。数字资源集团采购一方面为高校图书馆提供了优质的数字资源,节约了大量资金;另一方面减少了图书馆与数据商的谈判环节,节约了人力、时间成本。但省际间、城际间、校际间的数字资源集团采购模式有待开辟、拓展。联盟与成员馆之间、成员馆与成员馆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交流急需建立,合作发展待深化[11]。数字资源集团采购形式仍需拓展。

4.5 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战略规划尚需完善

居安思危,数据风险管理迫在眉睫。数据容灾,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战略应上升到国家层面。细化制定数字资源风险等级,按照数字资源风险等级、类型、特点,分层级地建立国家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机制。拟订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战略规划,联合其他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机构,共同推动国家数字资源长期保存体系的形成[12]。

5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对策

5.1 纸电均衡,构建可持续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中,既要引好新进资源,更要盘活已有资源。逐步形成良性循环,使馆藏不会“冷藏”。新资源要“严”,已有资源要“活”。资源引进要“质量优先,兼顾效益”。注意平衡纸电馆藏结构。新旧资源一盘棋,做好资源购置前期调研、论证,加强数字资源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13]。逐步推进馆藏特色纸质资源数字化步伐,提升纸质资源利用率,实现纸电资源的长期保存。保障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中文文献与外文文献协调发展,形成纸电均衡发展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同时建立数字资源评价体制,引入第三方评估,形成淘汰机制,制定准入标准。建议DRAA 逐步将中文数字资源纳入DRAA 集团采购体系。

5.2 数据驱动,建立数字资源精准服务体系

积极开展大数据工作,重塑高校图书馆信息中心的核心地位,数据助力学科发展。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读者进行文献检索的全过程跟踪服务,从而实现主动服务读者的目的;拓展图书馆服务深度、广度,实现精准服务;进而完善图书馆服务体系。利用网络技术向读者提供随时随地的便捷服务,提升数字资源利用绩效。42 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中有26 家图书馆提供VPN、统一认证服务为读者校外利用数字资源提供方便,占比达61.9%。高校图书馆要精准了解、掌握一流学科需求[14],充分利用大数据,进行数据治理,细颗粒、多维度,以学科为导向,由被动变主动,服务好高校教学科研发展。

5.3 强化国内资源共享联盟,开辟国际合作联盟

在“资源为王”的时代里,拥有资源的“多”“寡”决定着服务能力与质量的“高”与“低”。但是,世界上也没有任何一家图书馆能囊括所有资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开辟多途径获取文献是弥补缺藏文献,提升服务满意度的重要措施。高校图书馆一方面强化国内合作,充分利用CALIS、CASHL、CADAL、NSTL等文献资源共享体系平台;通过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服务,缓解师生对缺藏文献的利用。其次,加强政府经费投入,主管教育的机构牵头,促使供应商和各图书馆利益达成相对平衡,促进馆际甚至是区域间合作购买和资源共享的实现[15]。还有,积极探索国际合作开辟文献资源获取途径,加强国际合作,构建与国外高校资源共享联盟体系,提升高校图书馆国际化服务程度。同时,加强高校图书馆主页的外语化程度,增强国际影响力。调查中发现42 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主页英文版本有27 家。

5.4 统筹资源管理,保障数字资源发展和安全

数字资源历经长期建设,积累了海量、珍贵的人类知识财富,数字资源也是人类智慧的宝藏。投入财力、物力、人力等,研究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战略是保证数字形态的资源可长期维护和其内容可长期获取的必要的管理活动[16]。2018 年新修订的《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购联盟工作规范》中,明确规定“所购买数据库应有长期保存权,长期保存可采取国家保存、联盟公共保存或成员馆自行保存的方式。”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是一项系统工程。一方面需从数字资源按照年代、学科、优先级进行分级管理;另一方面需按照区域分布式存储保护数字资源,从国家安全视角构筑数字资源长期保存体系制度,将有助于知识存储、文化传承,持续提升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

5.5 建设专业化馆员队伍,提升服务能力

数字图书馆的质量关键在数字资源,数字资源建设的质量关键在数字资源建设馆员。数字资源建设馆员作为专业馆员,不仅要具备了解高等教育发展态势、学校学科发展情况、馆藏文献资源布局等基本素养,有一定的学科背景,还要掌握合同签署、谈判、议价等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其水平与能力决定着用户的最终权益[17]。因此,建议DRAA 系统培训数字资源馆员,并建立考试制度,让数字资源馆员持证上岗,实现专业化发展。

6 结语

“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规模、质量、管理以及服务等均得到快速发展。但数字资源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其发展政策、绩效评价、资源长期保存、数据利用等方面仍需探索。实现数字资源科学配置、合理布局、体现特色、突出重点,才能有效发挥其对教学科研、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

猜你喜欢
双一流数据库文献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数据库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