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三院医疗队创新“多学科、立体、个体化综合治疗模式”:重症救治经验获国家推广

2021-04-11 01:45刘启强,孙进
广东科技 2021年1期
关键词:医疗队危重个体化

【精彩回顾】

2020年4月13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三院”)第三批援鄂医疗队133名队员结束14天的隔离休整,返回广州。至此,中山三院175名援鄂医疗队员全部平安回家。据医疗队队长杨扬介绍,在国际疫情形势日益严峻、国内“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情况下,医疗队制定出了“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救治推荐方案”,详细总结了医疗队“多学科、立体、个体化综合治疗模式”,包括多学科团队的搭建、多学科立体化患者管理模式、“一人一案”的个体化治疗等。该救治方案经专业审核后已正式公开发布,并获国家推广。

据介绍,重型/危重型占所有新冠肺炎患者的比例为18%~20%,但病死率高达49.0%~61.5%,占所有新冠肺炎死亡的100%。高龄(>60岁)以及合并基础疾病是造成重型/危重型高病死率的主要原因。因此,中山三院专家组认为必须组建多学科团队,制定个体化方案,准确预判病情进展,及时干预,才能有效地降低病死率。具体做法遵守三个原则:患者的多学科管理、诊疗方案的个体化和病情监测干预的及时性。

救治团队构成以重症医学、感染及呼吸学科为主体,还包括心血管、肾脏、内分泌、消化、神经、营养、康复、精神心理和专科护理,以危及患者生命最主要的疾病为切入点来构建多学科的综合诊疗团队,做到统筹兼顾,重点突出。针对患者具体的病情,制定“一人一案”的个体化诊疗方案。在选择抗病毒、抑制炎症反应和免疫调节治疗个体化的同时,重视营养支持、心理干预和综合康复及时、全程的介入,并制定详尽的整体护理计划与特殊患者专人护理相结合的“一人一案”护理方案。针对重型/危重型患者病情进展迅速的特点,多学科团队的医生和护士需要形成立体的管理模式,密切观察、及时评估;以主要疾病所属专科医生为首席专家的多学科团队早、晚在隔离病房内集体查房和夜间对危重患者重点查房的“24小时全天候查房管理”,以准确预判病情进展,迅速干预,及时阻断疾病的快速恶化。

中山三院医疗队在武汉抗疫50天,累计收治了77例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其中重型占80.5%、危重型占19.5%,平均年龄为63.8岁,合并一种以上基础疾病的患者占68.8%,累计治愈65例,平均住院日22天,病死率为2.6%,病死率和平均住院日分别显著低于 文 献 报 道 的49.0%~61.5% 和30~40天。团队高效救治患者的同时实现“零感染”。“多学科、立体、个体化综合治疗模式”可以有效地降低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死率,提高治愈率。

中山三院医疗队用实践证明,其创新并实施的“多学科、立体、个体化综合治疗模式”在有效降低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死率、提高治愈率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本刊小结】

中山三院医疗队返回广州隔离休整期间,在其他几批援鄂医疗队员和全院抗疫同道的支持下,共同制定出了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救治推荐方案。该方案已经完成专业审核,发表于《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20年第3期。该方案获得国家认可并推广,展现了广州医疗技术专家团队的责任心和实力。

猜你喜欢
医疗队危重个体化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援非医疗队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军地医疗队驰援武汉
出征
——致敬赴援武汉的医疗队
中国(福建)第15批援博医疗队首诊记
床旁介入超声在老年危重患者中的初步应用
147例危重新生儿转运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