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居民消费增长与经济发展的非线性关系
——基于最终消费率的最优结构分析

2021-04-11 10:48毕嘉杰
山西农经 2021年6期
关键词:消费率消费市场城镇居民

□毕嘉杰

(上海市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上海 201209)

经济增长的目的在于为社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促进国民收入增加,提高居民物质保障和生活质量。对于物质保障和生活质量,可以通过最终商品消费的方式实现,满足更多物质需求可以提高幸福感。但随着消费需求升级,需求水平提高,要求生产能力同步提升,由此诞生了投资需求。投资是提高再生产能力的关键。

在近年经济增长研究方面,蔡德容和张鑫(2015)[1]借助面板门限模型分析了最终消费率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认为拐点值在59.85%,即最终消费率为59.85%时经济增长速度最快。郭沙(2016)[2]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李学林和阮傲(2016)[3]认为,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应当注重创新驱动型的经济发展。曹文芳(2017)[4]分析了消费、投资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刘金全和王俏茹(2017)采用国际数据和面板平滑模型研究了最终消费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认为拐点为68.12%。受到前人研究的启发,从消费增长与经济增长的角度和消费与投资最优结构的理论出发,考察最终消费率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是否存在最优点。

经济产值中,投资与消费的相对比例存在一个阈值。城镇居民消费率能够有效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原因如下。

第一,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失调,降低了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这对经济发展产生了负向影响。具体来说,当社会消费水平过高,投资水平过低,资本存量的积累不足,生产能力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促使较高的消费水平难以维持。

第二,随着城镇居民收入增长,我国消费结构从温饱型消费向服务型消费转变,食品消费比例减少,文教娱乐消费比例开始提高,服务消费成为全新的内需消费支出方向,将长期改善人力资本结构,提高产值的附加值税。

第三,我国的经济、人口和社会规模处于世界领先的规模,各个行业具有规模效益的优势。因此,我国消费水平应当保持适度的规模,这能够发挥我国消费市场的优势,促进我国经济增长。

第四,城镇居民消费代表了城镇居民生活的物质保障,有利于提升城镇居民的生活幸福感,促进社会稳定。

1 研究设计

采用的数据来自1979—2019 年的时间序列,包括全国经济发展、资本存量、劳动人口、财政支出结构和消费水平的数据。在计量模型中加入资本存量、劳动人口、财政支出这3 个控制变量后,将最终消费率作为调节变量。其中,经济增长用经济产值增长率(%)衡量,城镇居民消费增长率用城镇居民消费的增长率(%)衡量,最终消费率用居民消费占经济产值的比例(%)衡量,资本存量和劳动人口分别采用资本存量增长率(%)与劳动人口增长率(%)衡量,财政支出用财政支出占经济产值的比例(%)衡量。所选用的模型参考了曹文芳(2017)的模型。

式(1)中:gt代表GDP 增长率(%);const代表居民消费的增长率(%);conpt代表居民消费占经济产值比例(%);kt代表资本存量(亿元)的自然对数;lt代表劳动人口(万人)的自然对数;fist代表财政支出占经济产值比例(%);t代表年份(t=1979,1980,…,2019)。

2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2.1 实证结果

通过实证模型的估计,得到表1 系数结果。

首先,从影响系数可以看出,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呈现了非线性效应,消费增长率对GDP增长率的影响系数为“1.152+0.364×cont-1-0.337×cont-12”,即受到了一个关于最终消费率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调节效应,该调节效应的二次项显著为负,说明调节效应具有最大值。换言之,最终消费率存在一个最优值,当居民消费占收入的比例达到一个最优值时,消费规模增长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最大的。即当社会的最终消费率达到73.9%时,居民消费增长率对GDP 增长率的影响最大,消费增长率每上升1 个百分点,GDP 增长率上升1.455 个百分点。这说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受到了消费结构的环境调节作用,过高或过低的消费率都会引起经济无法实现可持续的高速增长。

表1 回归分析表

其次,从影响系数可以看出,资本存量增长率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系数为1.094 2,影响系数较高。

2.2 结果讨论

首先,可以通过实证结论得出,在最终消费率的调节作用下,城镇居民消费增长率与GDP 增长率的关系存在最大值,居民最终消费率过低,将会引起消费生产部门的过度投资或产能过剩,消费生产部门的边际生产率过低,而消费生产部门的资本存量难以直接转移到非消费部门,导致社会供给需求失衡,资本闲置率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其次,国内消费市场的规模经济效应消失,促使消费市场投资的利润不足,企业相继倒闭或退出市场,进一步导致社会分工密度降低,中间产品市场开始消失,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 研究结论与建议

利用我国1979—2018 年的数据,运用计量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规模增长率对经济增长有一定影响,存在最终消费率的调节效应,并且这种调节效应呈“倒U 形”,代表了在最优的最终消费率下,城镇居民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将达到最大。当最终消费率过高时,由于过度消费导致了投资不足,再生产能力无法弥补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促使居民消费增长率对GDP 增长率的边际影响将逐渐降低。当最终消费率过低时,引起了资本存量的产能过剩,规模经济效应消失,经济预期不乐观,社会投资和消费都将减少,对GDP 增长率也产生了不利影响。该结论对我国当下的经济发展具有启示意义,应当加快以最优消费结构来推动经济发展,扩大内需,深化供给侧改革。从我国经济现状看,国内消费现状为产能过剩且需求结构失衡。由此,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在我国消费结构升级的背景和趋势下,消费市场呈现出多样化和多层次,中高端消费市场初现端倪。

第二,通过贷款补贴、税收减免、政府采购等政策措施,推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创新型产品消费市场发展,鼓励制造业创新,使产品创新成为全新的消费升级动力。

第三,加大对商贸流通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在于交通基础设施和商圈规划,鼓励“互联网+流通”的基础建设,提高商贸流通产业的现代化程度,为消费流通设施升级提供基础环境,为消费市场创造多样化的消费方式。

猜你喜欢
消费率消费市场城镇居民
城镇居民住房分布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基于ELES模型的河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最优消费率测算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00-2018年数据的实证研究
IP经济崛起为消费市场注入新活力
颜值时代的消费市场 精致男人成为新增长力
天津城镇居民增收再上新台阶
浅析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状况及对策
浅谈我国投资与消费关系现状
对快时尚服饰的下游价值链及消费市场反馈的研究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