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剑琴
当前,城市大脑建设已成为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再创营商环境新优势、引领数字时代政府改革与治理能力建设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建设城市大脑是建设“数字厦门”的重要内容,是提升厦门市未来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厦门加快打造城市大脑,能让城市运转更聪明更智慧。
厦门的城市大脑虽然正处谋划启动阶段,但厦门信息化建设起步早,在社保服务、就业服务、交通服务、公共安全、宽带网络设施及网络安全等领域具有较高建设水平,走在全国前列,建设城市大脑基础良好。
(1)网络基础设施
厦门市已实现行政村100%建成全光网,全市FTTH光纤覆盖率达100%,100M以上宽带用户占比超过70%,建成高水平光网城市。企业宽带和专线平均速率42Mbps,比增20%。持续推进宽带网络提速降费,取消移动流量漫游费,降低移动流量资费超过60%。厦门市启动了国内首个“宽带地图”建设,建立全市宽带基础网络图形数据库。全市累计建设窄带物联网(NB-IoT)基站3193个,实现全城覆盖。建成5G基站超4000个,实现岛内室外区域基本覆盖和岛外中心城区及重要室外核心区域覆盖。厦门加快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综合型二级节点建设,争取作为国家工业互联网布局华南地区的重要支撑。
(2)数据中心
中国电信海峡通信枢纽中心按中国电信五星IDC标准设计建造,打造T3国际标准,拥有4000G主干链路;2020年鲲鹏超算中心落地厦门电信海峡通信枢纽数据中心,可满足人工智能、基因测序、气象环境等多个高性能计算场景需求。闽西南地区最大的数据中心中国移动(福建厦门)数据中心于2021年竣工,联合软件园三期动漫基地、马巷数据中心等两座数据中心,共同构建厦门移动同城三大数据中心,成功引入阿里、腾讯、字节跳动、哔哩哔哩、金山云、独创及图纪等互联网企业。
(3)市场主体
厦门着力打造“芯—屏—端—软—智—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2020年电子信息产业产值5000亿元,平板显示、计算机与通讯设备、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3条产业产值超千亿元,集成电路高速增长。三五互联、易联众、亿联网络、美亚柏科及罗普特等本土高技术龙头企业相继在A股上市。四三九九、吉比特等4家企业入选“2020年中国互联网百强榜”,获评企业数全国第五;信息集团、亿联、吉比特等3家企业获评“2020年全国软件竞争力百强”,获评企业数全国第六。
(1)政务数据库建设加快
各部门政务信息系统应用不断深化,“多规合一”、“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平台”及“社区网格化平台”等信息化平台建成使用。厦门建成了人口、法人、空间、视频和信用等基础资源库,汇聚了来自70个部门近8.7亿条数据。通过政务云平台,采用虚拟机技术,部署了超过200个应用系统,挂接各类服务资源600多个。建设厦门市大数据开放平台,第一批开放数据集超过700个、服务接口超过300个。
(2)政务协同步伐加快
厦门着力打造城市信息资源协同共享的信息枢纽中心,整合各类“掌上办”事项,构建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一体化自助终端体系。全面推行“一窗通办,集成服务”,在省网上办事大厅可以提供598项“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务。60个审批服务事项实现“秒批秒办”。“全流程网办”成为疫情期间办理政务服务的主要模式,办理事项达到1107项,位居全省第一。在全国首创厦门“e政务”便民服务站,此项目荣获“2020政府信息化管理创新奖”。
(1)智慧健康
建立全市通用的电子健康档案,统一全市预约挂号平台、医疗云,推进数字化医院建设,建立全市统一的预交费通用共享服务平台、分级诊疗协作平台,仅“个人健康档案”一项就可以为患者每年节省超过2000万元的诊疗费用。厦门在乳腺、肺结节、儿科智能辅助诊疗等方面已进行人工智能的实践,搭建“大数据+AI”科研应用平台。
(2)智慧交通
建成移动支付暨用户资源管理平台、综合出行平台,深化智能公交系统应用,建设智能诱导系统等。对重点路段开展了红绿灯联网联控改造,道路通行效率提高1.5倍,交通事故远程定责定损服务定责定损发现率达到了76%、快处率达到了61%,交通大数据分析形成了进出岛和节点要道的通行量及效率,为处置拥堵问题提供了可能性。
(3)智慧教育
“三通两平台”实现全覆盖,2020年升级厦门数字学校平台,建设网络微课程9094门,平台总访问量超1亿次。启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评选43所智慧校园达标学校,遴选100所中小学建设186个人工智能实验室,完成对信息化预算项目评审36个场次。充分利用厦门“i教育”综合服务平台,强化政务信息整合共享,积分入学、小学报名、学费缴交及学生资助等事项均实现网上办理。
(4)智慧社保
全国首创基于医保电子凭证的全流程刷脸诊疗服务和新生儿医保参保报销秒批服务;全省率先实现医保服务协议线上网签和线上代开药功能;通过部门间信息共享,优化社保业务流程,实现了生育保险待遇和外来人员失业保险待遇的自助办理;通过就业失业登记全程网上经办,实现足不出户完成就业失业登记;厦门被列为首批国家医保智能监控示范点,2019年节约和挽回医保基金8亿余元。
(5)其他民生应用
“厦门市民卡”APP是“i厦门”服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一码多用”、“多卡合一”、“虚卡实用”的服务模式,有效推动厦门市民生服务汇聚,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便民生态,用户数已超过200万人。“厦门市民卡”App集成了16个部门、28类事项、90种应用服务,实现社保卡、医保卡等15张卡的虚拟化业务接入和扫码乘公交、BRT、地铁、轮渡和进旅游景区等10大民生高频应用场景。
厦门信息化建设起步早,但城市大脑建设步伐较慢,和上海、杭州等先进城市相比较,差距较大。根据综合性评价,厦门比较落后的领域有信息资源开放共享和开发利用、城市管理、城市服务等。城市大脑是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的核心和前提,厦门城市大脑建设需努力提升以上领域。
厦门目前还尚未正式成立城市大脑建设领导小组,数据治理小组力量单薄;市大数据局因级别及人员配备等因素,“拳脚施展不开”;市大数据局、信息中心及大数据公司在数据管理职权上的划分有待进一步明晰;城市大脑建设的投入机制尚未明确。和信息化、智慧化相关的一些工作,厦门市级和省、国家一级牵头的部门不一致1,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尚未明确。科技与体制机制创新不匹配,往往认为技术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对技术的依赖远远大于对体制机制方面的创新驱动。
公共信息资源社会开放率、信息资源部门间共享率及政企合作对基础信息资源的开发率不高。厦门信息开放全国排名已从20多名下降到50多名。主要原因:一是目前厦门没有专门管理数据的机构,二级机构的推动力非常有限;二是厦门早期信息化程度高,部门自建系统多,现在反而成为打通数据的桎梏;三是“条条”的部门数据很难共享,往往要先立法才可能进行开放,加上部门及企业利益问题,数据开放意愿不高。
厦门市政管网管线智能化监测管理率低、综合管廊覆盖率低、重点用能单位在线监测率低、园林绿化信息化和精细化管理水平不高。主要原因:一是政府、企业、民间组织职能边界不清晰,政府职能部门有权但是避责,非政府组织无权但要担责;二是治理的条链长、层级多,相应机制不明朗,治理效率不高;三是治理的精细化程度不够,比如就人口数量,公安、卫健、民政等部门的统计结果大不相同。
国家委托第三方对厦门市民开展了智慧城市体验调查,厦门仅得69.85分(满分为100分)。主要原因:一是缺乏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的顶层设计,顶层设计的重要任务是为城市建设规划可以大幅提升市民获得感的服务链;二是智能化体验不均衡发展,厦门的医疗及城市安全方面做得不错,但在其它领域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不如医疗方面高;三是重视软硬件投入,市民沟通参与不够。
厦门先行一步领域未能及时与国家标准进行衔接,导致先行领域的建设标准未能更多上升为国家标准、规范。厦门城市大脑建设起步晚,而城市大脑建设标准涉及面广,包含顶层设计标准,神经元分类、功能、编码、空间位置、权限关系标准,技术框架标准,云反射弧技术建设标准和运行安全标准等,厦门城市大脑建设标准尚未制定。
加快厦门城市大脑建设,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各类市政设施智慧化管理,建立综合性城市运行管理数据库,实现多源信息整合和共享应用,构建城市管理“超级大脑”,打造全市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构建全方位、全覆盖、无缝隙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居民获得感。
(1)组织领导体制
①组织领导机制
把城市大脑建设纳入“一把手”工程,尽快成立厦门城市大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研究部署、统筹推进城市大脑建设。厦门市城市大脑建设工作领导办公室设在市大数据局,成员单位包括工信、发改部门等。提高市大数据局行政级别,增加编制补充人员,采用聘任制方式广纳大数据专才。同时成立工作专班,包括综合支撑组和业务应用组,明确相关责任部门和工作完成时限。
②规划引领机制
按照“1+M+N”的总体框架,即1个智慧总平台、M个功能分平台、N个运用场景,加快制定出台城市大脑总体规划和三年建设行动方案。将规划的落地实施纳入市政府重点督查考核内容,建立考核评价体系,发挥专家评价、媒体监督和第三方评估作用,加强结果运用,督导激励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落实责任分工,分步推进规划项目落地实施。
③项目统筹机制
实行城市大脑建设项目全口径审核备案制度,全市通用硬件、视频会议、跨部门信息共享和应用系统不准独立搭建。任何信息平台的经费拨付以信息开放为前提,城市大脑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共同严格把关,从源头上杜绝“信息孤岛”产生。
(2)管理运营机制
①大数据管理运营体系
让厦门大数据有限公司真正作为大数据新基建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机构。数据是第五大生产要素,厦门大数据公司的属性为公益性质的国有企业,如同厦门水务、公交集团等公司。因数据安全涉及国家安全,由市政府直接委派厦门大数据有限公司负责厦门公共数据资源的一级开发。
②城市大脑建设运营体系
城市大脑公司依托大数据,提供城市大脑中台建设运营服务,赋能智慧城市典型应用,包括一网通办、智慧交通、信用社会等。政府定期提出应用场景需求,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N个场景开发,加强招商引资,引进国内头部企业,像基础设施与华为、浪潮的合作,平台服务与阿里、腾讯的合作,业务应用与美团、携程的合作,推动城市大脑周边产业的应用和发展。
③区域合作机制
预留厦漳泉都市圈、闽西南协同发展区、海峡西岸等省内合作的端口,谋划厦漳泉都市圈、闽西南协同发展区等城市大脑发展规划,优化营商环境、实现数据共享,助推区域一体化发展。待时机成熟之时,再考虑与北边的长江经济带、南边的粤港澳大湾区合作的可能性。
(3)政策保障机制
①政策法规
利用特区立法权,推进大数据融通采集、共享开发、权属交易、安全管理及隐私保护等相关立法工作。研究制定支持城市大脑建设的人才、财税、土地等政策措施。成立行业联盟、企业互助会等,形成城市大脑良好的成长氛围。相关职能部门加强衔接国家部际推进工作组和国家部委的工作部署,积极参与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在更多领域争取国家的试点、示范,争取让更多的厦门经验成为示范,在全国推广。
②资金保障
大数据主管部门每年将城市大脑建设运营服务的有关费用纳入其部门预算。给予城市大脑示范试点专项资金补助,积极推动领导驾驶舱、疫情防控、交通及营商环境等基础条件好、应用需求突出的领域的深度应用推广。
③人才保障
创新城市大脑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机制,把亟需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纳入厦门紧缺人才目录,拿出专项的行政和事业编制,吸引国内外一流人才。鼓励引导高校院所、社会力量联合成立城市大脑研究院,成立城市大脑专家咨询委员会,培育城市大脑研发基地。
(1)加强公共数据资源汇聚
优化完善政务数据资源目录,编制事业单位和公用企业数据资源目录。加强数据质量管控,健全完善问题数据全流程网上处理纠错机制,做到“一数一源、一源多用”,保障数据准确性、完整性、可用性和实效性。完善人口、法人、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电子证照、社会信用等基础数据资源库,分期分批建设涉及基本公共服务众多领域的行业数据库。
(2)推动数据资源共享开放[2]
全面推进政务数据在政务服务事项中共享应用,减少数据重复采集,有效支撑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聚焦教育就业、医保社保、卫生健康及便民服务等民生服务领域的堵点难点问题,扩大数据共享应用范围,加强行政审批、公共服务、现场执法领域电子证照推广应用。制定公共数据资源开放目录清单,依法有序向社会开放与民生紧密相关、社会迫切需要、产业发展亟需的重要领域公共数据资源。建立完善自然人“一人一档”和法人“一企一档”对象库,通过闽政通App面向本人和本单位开放。
(3)推进数据资源开发利用
成立具有公益属性、公司化运作的市级公共数据资源一级开发机构,处理数据的确权、清洗、挖掘等。开发上线市公共数据资源开发服务平台,提供面向企业、科研院所、社会机构的场景化公共数据建模、分析、挖掘等基础服务和应用环境支撑。做好民意调查,开发老百姓期盼的应用场景。依托数字中国创新大赛开展系列数据应用竞赛,推进数字技术、产品创新应用。探索建立公共数据开发技术相关标准和指标体系。
(1)1个智慧总平台
1个智慧总平台包括“一中枢”、“四中台”、“一视频”。“一中枢”即中枢系统,建设全市一体化数据中心,为全市“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城市数字化”提供算力、存储等服务,负责为“一批场景”联通各区和行业的实时数据,从而完成场景及驾驶舱的功能。“四中台”即感知中台、数据中台、AI中台和业务中台,中台与前台、后台相对应,是系统中被共用的中间件的集合,中台的一个核心就是共享性。“一视频”即城市视频平台,负责采集分析视频信息,并传输给“一批应用场景”和“领导数字驾驶舱”,厦门先期运用公安部门的公共安全平台实现视频功能。
(2)M个功能分平台
M个功能分平台包括综合平台、决策平台、安全平台等。一是综合平台。通过物联设施收集各类数据,在数据标准体系下,智能交换各类数据。二是决策平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打破数据壁垒,挖掘数据内在关联,特别是对应急事件的快速预警与处理,为政府提供智能化的决策支持,为民为企提供智能化的高效服务。三是安全平台。安全是底线,为综合平台和决策平台提供基本保障,在存储、云、个人隐私及业务系统等方面采取有效的安全策略。
(1)城市大脑政府管理应用
①城市大脑的经济应用[3]
利用城市大脑比对政务数据和社会数据,进行月度、季度、半年及年度经济运行分析。运用产业地图、产业画像,对厦门重点发展的产业链群进行业态、需求、项目等产业分析。运用企业画像和风险模型,审查商事主体背景,做好项目的风险评估及在线审批。对政策扶持进行全生命周期监控,进行优势产业分析,适时做好产业结构调整及招商引资方向评估。运行效能监察、解决就业情况、产业贡献评估,对项目结果进行智慧化考核,开展精准招商,促进智慧园区建设。
②城市大脑的政务应用
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开展电子证照应用,探索电子证照与实体证照融合、管理统一、并轨运行的新模式。依托5G网络通信技术,打造综合性政务服务板块,建成覆盖厦门的整体联动、部门协同、一网办理的数字政府服务“一网通办”平台,逐步实现在审批、监管、服务等场景下的智能化应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优化税收系统,打造智慧税务。
(2)城市大脑公共服务应用[4]
①城市大脑的教育应用
建设厦门教育云平台,建成教育资源库,促进教育资源共享,为市民和全体师生提供数据互联互通服务。继续夯实“三通两平台”,宽带网络校校通实现提速增智,优质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人人通实现提质增效,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实现融合发展。全面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培育新时代教育信息化应用示范学校,开展创客、人工智能、虚拟仿真实验室及STEAM教学等智能化教学融合应用研究。
②城市大脑的健康应用
改造提升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实现医疗业务应用协同和大健康数据互通互享目标。加快健康系统特色应用,推动区域医疗健康数据整合和共享,实现资源的集约化管理。完善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市民电子健康档案,打通保险、药品、卫生等数据,提供智能诊断和个性医疗服务。加大对重大疾病、康复、中医、护理和健康管理等重点领域大数据研究,构建全面健康应用,推动居家养老助残全覆盖。
③城市大脑的交通应用
加强涉及交通的多部门信息归集共享,建设集感知、传输、管理、服务和充电为一体的新一代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构建出行即服务(MaaS)的交通体系,以地铁接驳、枢纽集散、交旅融合等服务场景为试点,建设智慧出行服务平台,实现旅客“一站购票”与无缝出行服务。推动智能试点BRT-5G车路协同系统,深度应用5G、AI、智能网联等前沿技术,打造统一的公交大脑。
④城市大脑的文旅应用
加强有关旅游的各政府部门信息汇集,加快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六要素数据共享,整合成文旅信息服务平台。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文旅融合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激发文旅业在生产方式、产品形态、消费模式及营销模式等领域全方位革新,推动文旅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⑤城市大脑的环保应用
政府通过城市大脑,集成环评、污染源、排污和投诉等数据,智慧监测空气、水、固废、化学品、噪声及核辐射等污染。企业通过城市大脑准确掌握自身的“三废”数量,公众则通过城市大脑了解环境状况。城市大脑让环境监管能够更精准化、环境决策能够更科学化。
⑥城市大脑的市政应用
加强道路、排水、防洪、照明、生活垃圾、公共娱乐及文明建设等市政基础设施的数字化、信息化建档建模,强化市政领域的数据归集,推进业务平台协同共治,实现监测、养护、预警、评价及监管的精细化和智能化。
(3)城市大脑社会治理应用
①数字孪生治理运用
初步建立全局视野、精准映射、虚实交互、模拟仿真和智能干预的数字孪生治理体系[5],让GIS、BIM、CIM、IoT平行发展、相互作用,模拟物理世界的对象和运转流程,实现城市数字的可视化,全面提升社会管理和治理水平。
②城市大脑的平安应用
深化推动“雪亮工程”建设,建成一批物联网识别管控、多卡融合、位置信息服务及视频能力服务等物联网支撑于运营公共平台,构建多级共享共用、数据互联互通,精心打造家安工程、路安工程、食安工程、业安工程和心安工程。
③城市大脑的城管应用
建设完善厦门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努力实现公安、生态环境、建设、交通、市政园林及城管执法等部门的数据融合、业务协同、治理联动。打造智能巡检机器人户外巡查管理平台,在鼓浪屿旅游景区试点机器人自动巡检。
④城市大脑的未来社区应用
完善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实现“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分工办理”服务。围绕居民社区服务需求,搭建数字未来社区,在社区应用场景下提供便民利民的公共服务及社会服务。
⑤城市大脑的文明创建应用
建设文明创建指挥调度系统,打造线上文明创建应用场景,把精细化、法治化融入到信息化中。通过城市大脑,实现“365天×24小时”文明监控,联动督办至责任部门,问题处理由系统实时监督及核实。
(1)优化提升网络基础设施
构建高速智能的新一代信息网络。加快推进5G网络规划建设,优化互联网骨干网网络架构,实施千兆管网建设,实现5G网络全覆盖;IPv6活跃用户在互联网用户中占比超过75%,NB-IoT站址达3300个。提升通信网络能级,增加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扩大固定宽带用户规模。推动建成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加快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和云平台建设,形成工业互联网赋能体系。
(2)统筹布局算力基础设施
鼓励国产自主可控的超算中心和大数据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厦门鲲鹏超算中心建设,扩容200个机柜,提供超过6000核高性能、24T内存的计算能力,3000Tflop人工智能算力,以及2000TB以上的海量存储能力。加快推进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数据中心的机房土建、电源、机柜建设,构建算力、算法、数据及应用资源协同的市级大数据中心体系。
(3)加快建设融合基础设施
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和融合创新,建设全国新型基础设施融合应用示范城市。推进新一代网络与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深度融合应用,落地更多具有示范效应的5G应用场景。整合利用路灯杆、信号杆、监控杆及道路指示牌等杆塔资源,加快建设集照明、视频监控、5G通信及车联网等功能于一体的“一杆多用”智慧杆。
注
1新型智慧城市、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国家信息惠民试点城市,以及正在开展的“互联网+政务服务”、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等推进工作主要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省里也由省发改委(省数字办)牵头,厦门市这些领域的职能由市工信局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