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危险情况与安全管理分析

2021-04-10 21:37秦彦龙
新型工业化 2021年9期
关键词:预制构件吊装装配式

秦彦龙

(北方民族大学,宁夏 银川 750000)

0 引言

装配式结构高速发展背景下,其实际施工过程中危险状况分析及安全管控至关重要。装配式建筑结构主要是初期处于厂区内将各构件完成预定,运输送往施工现场安装施工,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满足可持续绿色发展建设需求。装配式建筑施工体量大、涉及人员多,易存在多个危险状况,对作业人员生命安全构成威胁,需积极明晰施工中危险源,结合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各环节施工特征,对其危险情况予以汇总分析,以此明晰装配式结构各施工环节危险源,逐一采取安全管控措施[1]。

1 装配式建筑施工特征分析

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其区别于现浇施工方式,区别包含以下几方面:(1)现场施工人员少。装配式建筑自身构件主要是预先处于加工厂批量生产的,现场仅需配置少量建筑工人进行施工即可,现场作业人员减少有助于精细化管理,从源头减少因施工带来不安全因素。(2)建筑物外立面工作量减少。建筑物外立面多选取预制外墙构件,构件自身处于工厂加工过程中便已经完成涂刷,危险性工作体量减少,更有助于施工安全。(3)垂直运输机械要求高、需求大。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属于批量,其整体数量较多,单个构件自身质量较大。需结合构件自身实际重量、安设高度等合理化选取机械设备,保证构件完整性。(4)施工现场构件堆放量大。装配式建筑结构节省钢筋、混凝土等材料放置,需充分考量质量大且数量多工程需预制构件堆放规划,均需预先精细化分析堆放方案。

2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危险情况分析

结合装配式建筑施工特征,可将装配式施工结构划分为多个阶段,汇总各施工环节中产生安全事故危险因素,并将其进行汇总分析,为后续专项制定解决措施做以保证。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各环节危险情况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

构件运输。构件运输作为装配式施工核心内容,需对其高度重视,影响构件发生损伤因素较多,严重状况下促使构件报废:①运输过程中并未做好加固等防护措施,亦或采取措施不当导致构件损伤或变形,难以满足施工要求;②运输道路不平整,预制构件装车过程中固定缺乏牢靠性;③搭载预制构件过多,促使运输车辆处于超载状态。

构件现场堆放。预制构件堆放过程中产生安全事故,促使人员伤亡、预制构件损伤或报废。形成该结果危险源较多:①预制材料堆放高度过高,预制材料并未选用稳定性优良的安全举措,支架刚度过低或无法满足强度自身要求;②支架杆件与地面形成的夹角较小,堆放方式缺乏合理性;③预制构件材料受自然环境影响,促使其自身材料损坏。

吊装作业。吊装作为装配式施工核心内容,实际施工中易产生多个危险状况,促使人员伤亡,构件损伤。形成此类安全事故核心因素较多,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①并未对大型机械设备进行动态化监护,作业人员实践技能水平有待提升,亦或并未严格依照相关流程实施;②起吊范围内存在障碍物,人员并未通过精准性计算实施起吊;③正式施工之前并未对机械设备做好系统性检查[2]。

安装作业。构件安装是装配式建筑施工核心内容,其施工中存在多个危险状况,最终促使人员生命安全受机械损伤,构件被损伤。主要包含核心危险来源为:①预制构件质量问题、临时支撑不达标,预制悬挑件就位后并未第一时间做好固定工作;②预制悬挑件倾斜支撑力不足,倾角过小。

高空作业。高空作业实施过程中易产生安全事故,最终从造成严重损失,其主要包含吊装安装作业、脚手架搭设及维修工作、吊篮施工作业等,均是重要危险源,需对其加以重视。

3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安全管理措施

3.1 装配式结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

建筑质量管理成效直接影响安全管理及控制成效,安全管理与控制离不开建筑质量管理最终成果。结合上述装配式建筑施工5个环节,正式施工之前提出安全管控计划,明晰各施工部门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具体职责,重点应用检查阶段监测装配式结构可能产生的危险信息,以及现场施工产生事故应急办法,质量管控PDCA循环适用于施工安全管控体系中,以此降低装配式结构安全事故发生概率,或避免事故发生。需结合装配式建筑施工特征规律,完善装配式结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以此为项目有序实施提供核心导向,保证各环节操作更具规范化、标准化。

3.2 构件运输安全管理

构件运输全过程安全管理十分关键,从初期工厂流水线生产的构件需保证无误进入施工现场,反之难以满足施工实际需求。因预制构件运输车辆均为重型车辆,选择路线需保证无限高、限重等障碍,并综合性考量运输时段道路状况,运输车辆是否对原有交通产生影响。同时,需综合性考量运输车辆长度较长,是否为道路空间及转弯半径存留一定的空间,以免运输过程中构件受损。为进一步保证运输安全性及可靠性,需每次正式运输之前,进行全方位技术交底工作,将构件叠放、车速等及时告知驾驶者,以此保障整个运输过程可靠性及安全性[3]。

3.3 预制构件的吊装和堆放

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核心其中设备为塔吊或汽车吊装,垂直运输效率及质量作为整个项目是否保质保量完整的核心点。因预制构件自身实际重量较重,选取起重设备过程中相较于原有现场浇筑方式存在差异性,也能够保证设备最大起重实际重量存留一定空间。正式投入使用之前,需起吊最大重量和最大幅度部位额定起重重量,促使各机构实现完整循环作业运动,并验证各安全装置是否处于正常作业。针对吊装过程中多数状况下需多个塔吊同时作业,需结合现场实际状况编制多塔作业方案。因吊装组装预制构件多数塔吊司机无法直观观测部位,所以地面塔吊指挥人员综合素养至关重要,应交由有经验人员担任,禁止由无资质人员进入现场施工任职,需严格审核人员资质。

施工现场应增设专项预制构件专用堆料区域,处于后续吊装便捷性考量,可处于楼侧靠近塔吊合适位置开阔位置布设构件临时堆放场地,并做好场地硬化,堆放场地四周需布设排水沟,以免堆放区域内存在大量积水,对堆放构件产生不利影响。构件堆放实际支垫缺乏合理性,亦或场地硬化不到位促使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促使构件开裂或折损。构件堆放周围需做好安全围挡,并增设相应的警示标识,严禁非工作人员入内。装配式建筑施工中使用构件种类较多,需按照不同类别将构件进行划分,严禁将其进行重叠堆放,叠合板堆叠高度通常不超过10层,构件堆放完成之后需增设材料标志警示牌,严禁无关人员进行攀爬踩踏[4]。

3.4 施工现场预留口及临边防护

现下国内装配式建筑通常选用预制楼梯楼板与传统混凝土现场浇筑框架联合模式,如此产生新的问题,处于现场浇筑完成之后带预制构件吊装时间周期内,安装预制构件洞口或临时缺件区域产生多个临边与洞口,若对其并未加以管控,对现场作业人员生产安全构成威胁,需及时增设临时防护、预留洞口防护。楼板、屋面和平台等面上超过2.5cm的孔口,需使用稳固的盖板进行覆盖,盖板需增设避免移动措施。楼板面等边长超过25~50cm的洞口,并未及时安设预制构件形成洞口,需增设相应的盖板盖住洞口,还需在其外侧涂抹相应的警示漆,利用膨胀螺丝予以固定。边长为50~150cm的洞口,需增设防护栏杆,洞口下方布设安全平网。

3.5 对高空坠物的防范

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难度较大,涉及人员较多,高空作业较多,重物坠落屡见不鲜,如配件实际吊装过程中,若因混凝土自身强度不足,亦或塔吊司机操作缺乏合理性,构件及主体结构可能产生破坏,如此大块混凝土便从高空坠落,增加作业人员生命安全风险。要求施工现场作业人员严格依照现场吊装相关规程要求,吊装及周围严禁出现人员,待吊装物稳定后方可实施作业。

3.6 施工人员安全管理

施工人员作为装配式建筑施工核心实施者,其自身综合素养高低,以及作业中安全防护意识,直接决定最终项目实施成效。该类型施工范围内,施工单位需做好人员队伍加强管理,充分选用多种形式做好安全意识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整体作业水平。首先,安全意识思想宣传。通过组织宣传讲座,促使施工人员掌握装配式施工过程中需明晰工作安全要点,以及各环节危险状况,规范施工队伍操作行为,保证各施工操作更具规范化、标准化,最大程度降低风险安全隐患。其次,施工单位需加强施工全生命周期技术培训,针对不同阶段施工要点,结合相关安全操作标准进行综合性培训,有助于为人员后续操作提供导向,保证其自身操作规范化,进一步控制施工安全事故发生,保证项目进度及质量双重提升。

3.7 基于BIM全过程监控体系构建

开展装配式施工管理中,施工单位需充分树立现代化管理理念,加强管理技术体系不断优化和创新。以BIM为核心载体全方位贯彻及落实全过程安全管理,对施工现场进行多方面监控,以此汇总施工内部存在的安全风险,提高工程整体作业质量及效率。针对装配式建筑施工项目,施工单位需充分应用BIM技术,发挥其自身优势,构建完善的工程模型和施工数据库,以此开展后续施工碰撞检查等工作,结合工程模型优化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做好风险系统分析,保证现场施工操作满足施工要求[5]。

4 结语

装配式建筑凭借自身高效、经济、环保等优势,成为现下建筑产业发展主趋,符合绿色建筑发展理念。装配式建筑实际施工体量大、危险点多,影响施工效率及质量,需积极明晰施工过程中危险源,结合施工实际状况,采取针对性解决措施,为作业人员创设良好的施工环境,保证项目良好推进。

猜你喜欢
预制构件吊装装配式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混凝土预制构件外观质量提升探讨
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研究
对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施工技术研究
轨顶风道预制构件力学性能加载试验研究
再谈液压吊装
关于装配式建筑的几点思考
立式设备吊装抬尾吊车的选择
BIM技术在PC预制构件工厂建设和运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