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英
(作者单位:厦门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粗放性的经济发展模式,给我们带来良好生活条件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近年来,全国大部分地区臭氧污染呈上升趋势,以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为特征的区域复合型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挥发性有机物VOCs(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是形成PM2.5和O3的前体物,它的排放不仅会直接危害人类的健康,还对区域性PM2.5和O3污染有重要影响[1]。目前,VOCs化学组分复杂,来源广泛,排放形式多样,已成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难点之一。
VOCs的排放源种类繁多,野生动植物、秸秆燃烧、室内装修、交通运输、工业生产、溶剂使用、含VOCs原料的存储和运输等都可以成为VOCs的排放源[2,3]。我国中小企业众多,VOCs排放量占比重大,一直以来都是环保职能部门的工作难点与重点。加强中小企业VOCs排放治理对进一步控制大气污染,提高环境空气质量意义重大。
1.企业治污经济能力不足
中小企业多存在生产规模小、经济承担能力低、环境治污能力不足等问题。鉴于规模限制,中小企业多选择一些投入小产出大的高污染行业。由于资金能力不足,企业经常配备较落后的生产设备及少数员工,无环保专员,废气治理技术受到限制,造成企业对各生产工序产生的有机废气只做简单处理或直接不处理的局面。
2.无组织排放严重
根据《2020年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攻坚方案》,企业自2020年7月1日起须全面执行《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要求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企业VOCs无组织排放整治过程应加强含VOCs物料全方位、全链条、全环节密闭管理[4]。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为保证员工身体健康及消防安全,生产车间多设有通风系统,加之中小企业生产规模较小,厂房比较简陋,生产车间无法达到负压状态,生产设备较落后,生产设备及车间密封条件较差,车间集气装置不到位,无组织排放得不到控制。有研究表明,我国工业源VOCs排放中无组织排放占比高达60%以上[5]。
3.废气末端治理不到位
中小企业废气排放大多存在车间风量大、浓度低的特点,废气治理方法一般不适合处理效率较高的燃烧或较节能环保的冷凝回收。目前企业多采用UV光解催化氧化法和活性碳吸附法处理有机废气。
UV光解催化氧化法对有机废气处理效率受有机废气浓度、湿度、风速和绝对湿度差、光源选择、设备空间结构和布局等诸多因素影响。在实际应用中,多数UV光解催化氧化技术常因设备设计停留时间较短或紫外灯管功率不达标等因素导致有机废气处理效率偏低。有调查研究显示,企业实际应用中UV光解催化氧化技术法处理效率范围只有4.7%耀43.3%[6,7]。同时,UV光解催化氧化法的副产物臭氧会造成大气环境二次污染,《2020年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攻坚方案》中明确UV光催化法不推荐作为有机废气VOCs的治理方法。
活性炭吸附法对污染物去除效率较高,但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活性炭吸附法因为要求经常更换活性炭而造成企业运营成本较高,以致企业对废气处理设备维护及运营管理不足,采用活性炭处理废气的单位长时间不更换活性炭,致使工艺废气出现未经有效治理直接排放的现象。
4.环境监管难度大
中小企业生产规模较小,不具备在有机废气治理末端安装在线监控的条件,VOCs排放途径及所含有机物成份复杂,治理投入较大,企业治理污染主观意识不强。另外,中小企业数量众多,涉及行业广泛,加上中小企业寿命较短,极易出现转型转产现象,政府与企业之间容易出现信息不对称。同时VOCs监测和表征手段不完善,标准制定跟不上环境管理需求[8],基层环保部门本就技术力量薄弱,缺乏实际管控经验,致使环保部门对中小企业VOCs污染监督管理困难重重。
1.推行循环经济,优化中小企业经济产业结构
重视中小企业经济产业结构优化,推行资源节约、环境和谐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鼓励企业通过引进先进的低污染、低消耗、高效益的生产技术,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通过技术革新,转化以往企业生产技术水平低、资源损耗大、污染物排放多的企业生产运营模式,以降低中小企业的污染治理难度[9]。
2.统一规划,加强中小企业工业园区建设
中小企业多分布在农村或城市郊区,分布不集中,达不到统一管理条件。根据当地生态环境及地理特征,将中小企业统一纳入工业园区管理,按污染企业类别优化中小企业空间布局,不仅可以改善中小企业基本生产条件,也为企业废气集中治理及政府环境监管提供前提条件。
3.实现集中治理,鼓励治污服务业发展
以规划为先导,利用空间优势实现废气污染物集中控制,将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废气收集、处理及废气治理设施的运行维护委托第三方环保服务企业,可减少企业自身废气污染治理方面的投入,缓解企业生产运营压力。目前中小企业有机废气治理过程中产生的活性炭一般都作为危险废物处理,既造成资源的浪费,又二次污染环境。实现废气集中治理或通过第三方集中回收的方式处理回用废活性炭,不仅可以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减少环境污染,还为企业生产过程中污染物达标排放提供了前提条件。
广东省东莞市万江新盈科汽修钣喷中心是为多家汽修公司提供喷涂、补漆、流平、烘干等服务的企业,企业运营1年时间,VOCs排放降幅高达85%,减排效果显著[10]。这种“共享车间”式的集中生产模式既解决了中小企业自身治污能力不足的问题,又减轻了政府部门的监管压力。
4.加强环境监管,严格总量控制
强化中小企业污染治理中监管工作的主动性,利用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的工作模式,构建常态化污染治理巡查体系,加大对中小企业偷排偷放的惩治力度,提升环保部门对企业的监管能力[11]。落实中小企业总量控制制度,做好项目环评审批后的事中事后监管,考虑增加VOCs作为排污权交易指标,完善排污许可制度为核心的固定源总量控制制度[12]。
中小企业企业污染源布局分散、数量众多,一直是我国VOCs整治工作中的难点与重点。加强中小企业工业园区建设,实现集中回收治理或“以大带小”的有机废气治理方式,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给中小企业污染治理空间[13],将减小企业生产运营压力,实现企业生产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