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人

2021-04-09 09:49:13张旭辉
中华环境 2021年1期
关键词:核废料北山核工业

文 张旭辉

作为电厂子弟,我很小就知道核电厂的存在,一小卡车燃料就能生产出火电厂烧几十甚至上百“车皮”燃煤所生产的电。后来又知道这种燃料能释放出致命射线,就算是烧剩的废料也极其危险。秦山、大亚湾是我在中学地理卷子上写过好多遍的两个名字。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震惊世界,彼时我作为杂志编辑参与了相关专题的制作,此后就常对核环境安全的进展有所关注。

当今主流反应堆型每18个月更新一组燃料,被换下来的叫乏燃料。一个百万千瓦的压水堆平均一年换下20~25吨乏燃料,目前全世界在运行的核电机组有443台,每年产生一万多吨乏燃料。其中只有不到1/3得到后处理进而再利用,其余大部分被堆放在中间储存设施里。乏燃料后处理产生的高放废液与固化体以及核武器维护拆解下来的核装料,虽然体积占比不到核废物的1%,但总放射量占比超过99%,无论运输还是存放都非常麻烦。

发达国家中,既有对乏燃料进行分离回收实现生产循环的国家,也有对乏燃料不做后处理直接封存的。我国过去核工业规模一直较小,核废料后处理能力也很弱,但随着我国跻身核工业大国,年产核废料迅速增加,早期的核电站储存池已经填满,加之我国要履行碳减排义务,且已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必然快速增加核电产能,无论是后处理还是永久填埋场都须早早谋划。

好在我国的布局之早远超常规。我国核工业专家1983年就提出了“核废物地质处置”概念,政府在1985年启动了选址研究项目。选址耗时很久,因为这种设施一旦选定位置,至少要用上一两个世纪,之后的封存时间以万年计,选址必须考虑地质活动的影响,是一个超级项目。

至此,从“60后”到“90后”,整整4个年代的核工业科研工作者把青春奉献给了这个超级项目。大概“20后”甚至“30后”都将有人参与这个超级项目。未来,北山会成为中国核工业后端处理中心,全国的乏燃料将通过水路和铁路运到这里。我国一直在研究的核废料专用运输也有了实用性成果——2020年11月和12月,我国下线了专用的铁路运输车和运输船,相关铁路线的规划也有了初步方案。

从世界各国情况看,北山项目很可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建成的高放废物地质处置设施,将容纳中国未来100~200年产生的核废料,装满后便进入以万年为单位的封存期。一旦核聚变或行星采矿技术迎来重大突破,北山将是我国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核废料永久性储存地点。不知是巧合还是宿命,北山也是我国军事铀浓缩中心404厂的故地,曾经为新中国核武器诞生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今后这里将作为军民融合的典型,继续为我国核工业发光发热。

最近,长期工作于戈壁无人区,提出了地下实验室建设安全技术体系,为“十三五”重大工程“高放废物处置地下实验室建设方案”提供关键支持的“北山”团队获得了2020年度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和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居山险水恶之地,立星辰大海之功,最美之名,舍尔其谁?

猜你喜欢
核废料北山核工业
张志民
中华环境(2022年10期)2022-10-29 11:33:30
核废料造电池
核废料该处理了
核废料该处理了
小学科学(2021年3期)2021-04-02 03:49:46
来自广西的中国核工业“ 开业之石”
文史春秋(2019年10期)2019-12-21 01:40:50
“质谱技术在核工业中的应用”专辑
质谱学报(2019年5期)2019-09-24 02:18:32
核工业井巷建设集团公司简介
中国核电(2018年4期)2018-12-28 06:28:18
心留北山回不来
存放10万年
中外文摘(2018年9期)2018-11-22 00:56:05
去北山公园秋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