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员工行为安全的三驾马车

2021-04-09 05:56:52曹贤龙
现代职业安全 2021年4期
关键词:安全部门安全帽底线

曹贤龙|文

杜邦公司的研究发现:在超过10 年的时间里,造成公司工时损失事故中有96%出自于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只有4%是由于不安全的环境条件造成的。诸如此类的研究结果使得企业大多数的管理人员都非常关注员工的作业行为是否安全,而传统的管理方式是以制定安全规则、程序要求员工遵守,并进行严格的监督、惩罚来管理。然而,违章行为却难以杜绝,并且导致的事故依然屡有发生。另外,严格的监督、惩罚会带来人际关系的破坏和影响员工在安全管理方面其他的参与度。

积极心理学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3个最重要的系统,即认知(Cognition)、情感(Affect)、行为(Behavior),这就是积极心理学中最重要的ABC 理论。笔者通过在行为安全方面的实践与思考谈谈该理论在安全管理上的运用。

第一,要改变员工对安全的认知,要让他们认同企业的安全价值观或安全理念。一是各级管理层要做“有感领导”,发挥安全领导力,通过自身的行为来影响员工对安全的态度。二是安全部门要利用过往的事故教育员工,可以组织员工观看相关事故案例视频,也可以进行事故情景的模拟再现。三是安全部门要对员工进行安全体感训练或让员工进行VR 虚拟体验,这些身临其境的感受会让员工难以忘记并容易建立对安全正确的看法。四是安全部门要树立安全标杆,激励更多的员工向标杆学习。五是各级管理层要改善作业环境、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第二,利用“情感”的作用影响员工的行为。一是激发员工的家庭责任感。举个例子,笔者见过一家企业,他们把员工的安全帽统一放在墙上的卡板里,每一个帽子正好盖在每个员工的全家福照片上。当员工需要取下安全帽佩戴去现场作业时,映入眼帘的就是他最亲最爱的家人,这会使他知道:他对这个家庭多么重要,他要每天都是安全的,每天都要平安回家。诸如此类的亲情助安活动有很多,例如亲情寄语、家庭开放日等。二是各级领导要关心员工,要用员工能接受的方式感受企业和领导对员工的关怀。三是安全部门要重视班组建设,要建立员工与员工之间的相互关爱,这样,员工之间看到不安全的行为时,才会相互提醒、相互干预。

第三,对员工的行为表现要进行强化。通常为两类,正向强化和负向强化。在多数的企业里,目前主要还是以负向强化为主,忽视了正向强化的作用。其实,要正负结合。企业要设立员工行为底线,对违反底线的行为要进行严厉的惩罚,让员工对底线规则有敬畏之心,从而也可以避免或减少因员工不安全行为导致的严重伤亡事故。笔者倡导正向的激励强化要多于负向的考核,要创造正向的体验才能让员工直接参与到安全管理上来,才会有更多的安全改善和创新。正向的行为强化可以有多种方式,例如使用安全积分制,对安全做得好的员工定期进行奖励。管理人员去现场检查时,不要只关注人员有没有违章,也要对行为正确的员工进行表扬和肯定,这也是一种正向的行为强化。

如果企业只用行为强化的方式去管理员工的行为安全,往往不会有好的效果,企业要从员工对安全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强化”上一起发力,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创造一个更加积极向上、全员参与的安全文化。安

猜你喜欢
安全部门安全帽底线
矿工有无数顶安全帽
小小安全帽,生命保护伞
机电安全(2022年4期)2022-08-27 01:59:42
美国太空安全部门概览
国际太空(2022年1期)2022-03-09 06:04:46
真相与底线
戈恩被捕:底线不可碰
汽车观察(2018年12期)2018-12-26 01:05:28
医院电梯安全管理的策略
守住我国粮食安全的底线
学习月刊(2015年3期)2015-07-09 03:51:06
底线
小说月刊(2015年7期)2015-04-23 08:59:13
肤色检测和Hu矩在安全帽识别中的应用
肤色检测和Hu矩在安全帽识别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