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娜,姜 敏,白立红,李晓云,王哲涛,韩雪娟
(1. 河北省第七人民医院,河北 定州 073000;2. 河北省定州市人民医院,河北 定州 073000)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该疾病是因为供给脑内的血液突然减少或停止而导致脑组织因缺血、缺氧引起坏死、软化。该疾病进展速度较快,当脑组织出现大面积不可逆性的损伤之后,预后效果会变得很差,使患者出现残疾,严重的甚至发生死亡。因而恢复和改善缺血组织的灌注成为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核心,同时给药时机也可能对急性脑梗死预后存在一定的影响[1]。有研究表明,丁苯酞作为治疗轻、中、重度急性脑梗死的药物,其在治疗过程中具有双重的作用机制,其既可以重新构造微循环,增加缺血区域的灌注,同时还可以保护线粒体,减少神经细胞的死亡[2-4]。但是,目前临床上对于丁苯酞用药时机的研究少见,因此本研究探讨了不同时机应用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旨在更合理应用该药。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7月—2016年10月于定州市人民医院住院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符合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且经脑CT、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确诊,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方案都知晓,且对此次研究所用药物无使用禁忌,并且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高血压病、脑出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凝血功能障碍者,最近有感染、手术、外伤史者,肿瘤患者,伴其他重要脏器严重疾病者,有严重精神疾病、精神病史或意识障碍者。将60例急性急性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5~77(48.4±2.8)岁;小面积脑梗死(病灶直径<1.5 cm)17例,中等面积脑梗死(病灶直径1.5~4 cm)8例,大面积脑梗死(病灶直径>4 cm)5例。观察组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26~76(48.8±3.1)岁;小面积脑梗死(病灶直径<1.5 cm)18例,中等面积脑梗死(病灶直径1.5~4 cm)7例,大面积脑梗死(病灶直径>4 cm)5例。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各项基础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河北省第七人民医院的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201806)。
1.2治疗方法 2组患者在确诊后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包括降压、降糖、抗凝、积极改善微循环、控制颅内压等。对照组患者于发病的24~72 h内开始给予丁苯酞注射液(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0041)100 mL静滴,观察组患者于发病的24 h内开始给予丁苯酞注射液100 mL静滴,均2次/d,14 d为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①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3,7,14 d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评定,NIHSS评分越低则说明其神经功能恢复越好。②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采用Companion Ⅲ型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患者大脑中动脉(MCV)血流速度、血流灌注指数(PI)以及脑血管储备能力(CVR),以用于评估患者的脑血管储备功能。③治疗14 d后根据NIHSS评分、参考文献[5]制定疗效评定标准,评估2组总体治疗效果。显效: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显著降低,意识清醒且生活能够自理;有效: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有所降低,意识清醒但生活无法自理;无效: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无变化或提高。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④记录2组治疗后致残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2.1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损伤评分比较 治疗3 d后,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和14 d后,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均持续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
表1 2组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损伤评分比较分)
2.22组患者治疗前后脑血管储备功能比较 2组患者治疗前MCV血流速度、PI及CV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14 d后,2组患者的MCV血流速度、PI及CVR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均<0.05)。见表2。
表2 2组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脑血管储备功能比较
2.3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6.7%(29/30),对照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6.7%(26/30),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14 d后临床疗效比较 例(%)
2.42组致残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致残率为13.3%(4/30),对照组患者的致残率为46.7%(14/30),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致残率远低于对照组(2=5.56,P=0.018)。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有1例出现了肺部感染,其并发症发生率为3.3%(1/30);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有2例出现肺部感染,2例出现梗死后出血,1例出现心肌梗死,1例出现低蛋白血症,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3.3%(7/30),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2=4.50,P=0.034)。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据统计,每年约有150万人死于脑梗死,且每年会有约200万人的新发脑梗死患者,如治疗不及时,神经元坏死,脑组织内出现大面积不可逆的损伤之后,预后很差,致残率高,甚至导致死亡[6-7]。因此快速恢复血供,建立侧支循环,保障急性脑梗死患者脑部血液的氧气供应,减少神经功能损伤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关键[8-9]。早期溶栓治疗是改善急性脑梗死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恢复脑部血流量,但溶栓治疗的时间窗较短,大多数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的时候就已经失去了溶栓治疗的机会。近年来,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完善,机械取栓治疗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及发展。机械取栓能快速再通闭塞血管,并能让患者能够恢复,及早得到血流灌注,但同时存在引发血尿、肾衰竭等并发症可能。且进行机械取栓手术前,需要充分评估效果,并不适合所有急性脑梗死患者,因此临床上对于急性脑梗死仍以药物治疗作为首选治疗手段。
丁苯酞又叫芹菜甲素,是从芹菜籽中提取出来的消旋体,其可以通过促进血管生长、改善循环、增加颅内血流量、减轻氧化应激等多个途径治疗脑梗死,可以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认知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生活能力[10]。胡琼等[11]实验研究发现,丁苯酞能减少缺血区凋亡神经元的数目,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Caspase-8表达相关。朱新岭等[12]研究发现,丁苯酞可明显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内皮素-1(E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文海军[13]报道,丁苯酞能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脑储备能力和神经缺损症状,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刘东亮[14]报道,丁苯酞序贯治疗能够提升急性脑梗死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虽然众多研究证实丁苯酞可有效治疗急性脑梗死,但是在应用丁苯酞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过程中,在哪个时间段内给予丁苯酞治疗的效果更优尚无研究报道,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时机应用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于发病的24~72 h内给予丁苯酞治疗,观察组患者于发病的24 h内给予丁苯酞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可见在发病早期应用丁苯酞效果更好,分析与其早期应用可有效保护患者线粒体功能,改善脑缺血后的能量代谢,从而保护患者的神经功能有关。
脑血管储备能力是脑卒中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其可以对脑梗死的预后做判断。脑血管储备能力是指患者在生理或者病理状态下,通过毛细血管和代偿性小动脉发生收缩或者扩张等,可使脑血管侧支循环开放,为大脑提供稳定的血流量,改善患者脑部的血流循环,从而满足患者脑功能需求的一种能力[15]。脑血管储备能力发生降低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比脑血管储备能力增高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差。因此,本研究还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脑血管储备能力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2组患者治疗后脑血管储备能力均得到了改善,但是观察组改善情况更好;另外观察组患者的致残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在发病早期应用丁苯酞,脑梗死患者的脑血管储备能力改善更明显,可快速缓解患者脑组织缺氧缺血症状,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综上所述,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的24 h内给予丁苯酞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脑血管储备能力,同时可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探讨应用。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