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由北京汉典制药主办的抗新冠病毒药物专家研讨会上,医疗专家和学者通过典型案例和大量数据,分享了中医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所发挥的作用,肯定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治中的“中医药力量”。据统计,2020 年上半年,中医药相关部门共派出中医专家组和5 批国家中医医疗队共773 人,奔赴武汉抗疫一线;各地中医机构派出4900 人支援湖北;超过90%的确诊患者接受了中医药治疗。其中山西省,率先尝试中医药抗疫,抢在病毒在山西扩散之前,开出了“益气除瘟”中药预防处方。
李文辉教授于2007 年进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并开始对乙肝及丁肝病毒入侵人体的过程展开研究,历时5 年于2012 年年底时发现了这两种病毒入侵人体细胞的共同受体NTCP(牛磺胆酸钠共转运蛋白),这一成果对于乙肝病理学研究之意义深远,得到了肝病研究领域各方的广泛认可,被认为或能在未来用于开发新一代乙肝类药物。李文辉所在实验室综合运用病毒学、生物化学、免疫学、化学生物学等多学科方法深入剖析乙肝病毒及丁肝病毒感染过程的分子基础,以帮助理解其病理机制。
中国新冠病毒疫苗研发水平走在全球前列,并且具备足够的生产和自给能力,但仍然加入了由全球疫苗免疫联盟、世界卫生组织和流行病预防创新联盟共同提出并牵头进行的“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目的就是促进疫苗公平分配,确保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并带动更多有能力的国家加入并支持“实施计划”。
7 月以来,中国正式启动对高风险暴露人群紧急接种疫苗工作。在自愿、知情、同意的前提下,目前累计已经完成100 多万剂次的疫苗紧急接种工作。经过严格的不良反应监测和追踪观察,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斯坦福大学生物工程学和应用物理学教授Stephen Quake 博士开发了一种技术——无创血液检测技术。这种技术可以对孕妇血液中游离遗传物质 (cell-free RNA)进行测序,检测母亲、胎盘和胎儿的基因表达水平,根据与早产有关的七种基因的表达波动,识别出哪些孕妇可能过早分娩。目前通过这种技术在整个孕期预测早产的准确率最高可达到80%。这对于试管婴儿技术来说,是一种辅助巩固的绝佳技术,最佳cp 技术。
在2019 年,科学家在癌症疫苗技术上取得的进展让广大病患看到了一丝希望的曙光。癌症疫苗的工作方式和传统疫苗类似,只不过针对的是癌细胞,它能够刺激人体免疫系统去有针对性地杀死癌细胞。相比对癌细胞和正常细胞一视同仁的传统化疗,这种疫苗可通过识别每种癌症独有的变异来有选择性地只杀死癌细胞,对身体的破坏性更小。在首次治疗之后,被激活的免疫细胞还会变的异常警惕,可以发现任何游离的癌细胞。
最新的一种基因疗法可以减少地中海贫血中镰状细胞或无效红细胞的存在,以防止相关并发症。CRISPR Therapeutics 的基因疗法CTX001 获得了FDA 疗法突破性的称号。CTX001 通过使用CRISPR/Cas9 编辑患者自身的血液干细胞来增加其血红蛋白的表达。从该公司已经公布的试验数据来看,一名地中海贫血症患者和一名严重镰状细胞贫血症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均达到消除输血依赖的效果。
目前使用心脏起搏器、除颤器等设备的患者有数百万之多,但大部分患者对该设备的功能缺乏基本了解,远程监控的依从性欠佳。而连接智能手机的带蓝牙功能的起搏器设备可以及时患者及其心脏治疗之间断开连接的问题,并能让患者更深入地了解心脏起搏器提供的健康数据,并将健康信息及时传递给医生,让患者和医生之间的互动更为紧密和高效。
重过轻、体弱的早产儿往往需要专门护理,包括为患有婴儿呼吸窘迫综合征(IRDS)的早产儿提供通风设备。对于早产儿来说,通常在机械通气时给婴儿使用表面活性物质,这种做法可能会对早产儿造成持久的肺损伤,并导致慢性肺病的发展。与机械通气不同,b-CPAP 是一种无创通气策略——在呼气时为新生儿提供持续的气道正压以维持肺容量。振荡而不是恒定的压力增强了安全性和有效性,当长期使用时,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物理损伤并刺激肺部生长。
慢性背痛和腿疼非常常见,且也成为阿片类处方的一大原因。而脊髓刺激是一种流行的治疗慢性疼痛的新方法,患者通过可植入设备对脊髓进行电刺激。但这类产品也常带来刺激不够或刺激过度的问题。闭环脊髓刺激装置的创新允许设备与脊髓间进行更好的通信,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感,提高睡眠质量以及服用更少的药物。克利夫兰诊所专家小组表示,闭环脊髓刺激装置对慢性疼痛患者而言是一项福音。
据显示,全世界每年约有150 万患者接受心脏可植入设备,其中1%~4%的患者会发生感染。最近一种可植入的抗生素包膜的创新发明有望解决这个问题,其在包膜中的2 种抗生素可在植入7 天后释放出来,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感染风险。
克利夫兰专家小组认为,今年3 月份发布的研究结果显示主要感染病例可降低40%,这使得心脏植入装置对患者来说更加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