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理念下促进师幼互动的有效途径

2021-04-09 14:05朱晓怡
幸福家庭 2021年24期
关键词:师幼共情幼儿教师

朱晓怡

师幼互动是指幼儿教师与幼儿之间发生的相互作用与影响的活动,它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互动,也是幼儿园人际互动系统中的基本形式。师幼之间的共情对构建和谐的师幼关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分析了共情理念下师幼互动的现状,探讨了促进师幼互动的有效途径,旨在抛砖引玉,为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共情,也叫作同感、共感,也就是所谓的“感同身受”。拥有共情的人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幼儿教师与幼儿之间实现了共情,才能开展更高质量的教学互动。师幼互动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因此,教师要具备良好的共情能力,站在幼儿的立场理解幼儿、尊重幼儿,真正地了解幼儿的真实意愿、想法和需求,进而对幼儿的言语和行为进行有效回应。当幼儿感受到教师的认可、尊重和接纳后,他们也会回馈给教师肯定和信任,愿意向教师倾诉和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和想法,从而更积极、主动地处理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一)教师倾听能力不足,缺乏良好的互动意识

倾听是建立共情的基础,教师要想知道幼儿的想法、感受和需求,就要认真倾听幼儿的想法和心声,进而与幼儿建立起良好的共情关系。然而,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当前部分教师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较少倾听幼儿内心的真实想法和需求,缺乏与幼儿互动的意识。比如在区角活动或晨间活动中,有些教师任由幼儿自主活动、自由发挥,对幼儿活动的具体内容以及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与同伴的对话、行为、表情等都较少关注。还有一些教师以管理者的身份自居,对幼儿采取单向互动的管理模式,缺乏与幼儿的双向有效互动。这些都限制了教师对幼儿进行有效的活动指导,导致幼儿活动的效果并不理想。

(二)教师观察能力不足,缺乏有效互动支持

观察幼儿的言行举止和活动进展是教师与幼儿之间建立良好共情关系的前提。受认知能力和语言基础的限制,部分幼儿的表达能力较弱,难以清晰、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这就需要教师仔细观察幼儿在学习活动中的行为、言语和表情等,整理出具有持续性、关联性的成长记录,为幼儿建立成长档案提供帮助,也为后续教师分析幼儿情感、健康、认知及社会性等各方面的发展提供保障和依据。但是,就实际情况而言,部分教师存在观察能力不足的情况,对幼儿的关注度不够,且缺乏对幼儿活动前的观察和有效的互动支持,进而影响了师幼互动的效果,导致互动质量不高。

(三)教师对话能力不强,缺乏有效互动方式

人与人之间的对话,是人际互动的开始,也是促进人与人之间相互了解的重要途径。在师幼互动中,教师的共情能力决定了教师的对话能力,师幼之间的对话质量决定了师幼互动的效果。教师要具有对话意识,即通过对话与幼儿进行互动。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的对话能力不强。比如,部分教师在幼儿与同伴进行游戏活动时会用“你们在玩什么呀”“这个东西好玩吗”“我能和你们一起玩吗”等对话方式了解幼儿正在进行的活动。这样不仅无法获得有效的幼儿活动信息,还可能会打断幼儿的活动过程。教师缺乏良好的对话能力和互动方式,将无法为幼儿提供有针对性的活动指导,这会影响幼儿的成长和发展。

(一)更新教育观念,强化互动意识

观念决定方向,决定了幼儿教师的教学行为。要想建立良好的师幼互动关系,教师必须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顺应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树立科学、正确的幼儿教育观,强化自身互动意识,充分地尊重和理解幼儿,与幼儿建立平等的对话与交流关系,并始终坚持幼儿的主体地位,站在幼儿的角度思考、感受和理解幼儿的行为。

一方面,教师要观察幼儿的生活规律。不论是在饮食、睡觉,还是学习等方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规律。教师作为幼儿的生活伙伴,要设身处地地以幼儿的视角看待生活、体验生活的节奏和规律,以平等的心态尊重幼儿、理解幼儿和支持幼儿。

另一方面,教师要理解幼儿的生活感受。幼儿的世界总是充满着新奇的幻想,他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特别是在幼儿园中的学习生活,每天都有着不同的活动内容,给幼儿带来了丰富的生活和学习体验,每名幼儿从中收获的感受也是不尽相同的。因此,教师要走进幼儿的世界,共情幼儿的生活感受,进而了解他们在学习活动中的想法和需求,以此为依据采取行之有效的支持方法,与幼儿之间建立起有效、积极的师幼互动关系,从而促进幼儿的良性发展。

(二)加强师幼合作,拓宽互动渠道

在共情理念下,教师要具备良好的共情能力,给予幼儿充分的尊重和关怀,并在设身处地了解幼儿想法需求、行为习惯、生活规律的前提下,给予幼儿具体化的指导意见。对此,教师要转变自身管理观念,以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支持和参与幼儿的学习活动,建立一个师生平等、和谐共处的师幼关系。教师要把自己当作幼儿学习过程中的伙伴,与幼儿一同学习,并在活动中与幼儿共同协作、开展互动讨论。在此过程中,教师始终要从幼儿的立场出发,站在幼儿的角度,以平等的视角思考问题,协助幼儿一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阻碍和困难。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幼儿在学习中的各种反应,观察幼儿的具体表现,及时了解幼儿的需求,并采用有效的方法进行回应或指导,从而与幼儿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关系,让幼儿在教师的有效支持下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

(三)积极反馈幼儿,增强互动能力

共情不仅是一种能力,还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拥有共情能力的人能感同身受地体会他人的处境,与他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进而理解他人的感受、想法和行为。然而,共情并不意味着完全认同对方的想法或无条件地支持对方的行为和情感,而是在共情的作用下,共情者可以以一种接纳、包容的态度理解对方。这种态度是积极、肯定的,而非否定或批判的。每名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他们成长的周边环境、身边的人、家庭环境等都存在差异,因而每个人对生活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但每名幼儿都希望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能得到家人、教师或同伴的认可。因此,教师在与幼儿进行互动的过程中,不仅要尊重幼儿的意愿和想法,还要更多地给予幼儿肯定和鼓励,始终以积极的、欣赏的眼光看待幼儿的行为,善于发现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并用真诚的语言和行为鼓励幼儿,让幼儿感受到他人的尊重和肯定,进而帮助幼儿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促使幼儿努力地完善自我、提升自我。

俗话说:“尊重和鼓励是最好的教育。”师幼之间的互动过程就如同打乒乓球,尊重和鼓励就像接发球时的原动力,它能让这种互动关系更加积极、长久地保持下去。教学实践证明,受到教师尊重和鼓励的幼儿对自己会更有信心,在学习时他们往往更具主动性和积极性,并能长久地保持学习专注力,以较高的热情接受和探究新事物。同时,这类幼儿的身心也会始终保持愉悦的状态,他们敢于参加各种具有探索性的活动,并会努力地体现自己的优势、展现自我能力,进而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

(四)加强家园沟通,提升互动效果

家庭是幼儿的第一所学校,而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位老师。幼儿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家庭教育的支持,而共情是幼儿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情感润滑剂。在共情理念下,要想提升师幼互动的有效性,教师必须加强与幼儿家长的沟通与合作。有效的家园沟通是提升教师共情能力、促进师幼良好互动的重要途径之一。

首先,幼儿教师要与家长进行积极的沟通、对话,让家长认识到家园合作对幼儿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意义,让家长从思想观念上树立家园合作意识,为教师开展教育工作提供有效的支持。

其次,幼儿教师要通过家长了解幼儿在平时生活中的行为表现,及时与家长交流幼儿的生活、学习动态,了解幼儿各方面的发展特点,并为家长提出一些具有指导性和建设性的家庭教育意见。比如,有的幼儿性格比较内向,缺乏良好的个人交往能力。家长可以适当拓宽幼儿的交往范围,多为幼儿创造与他人交往的机会,多带幼儿参与各种集体活动,增强幼儿的交往能力。

最后,教师还可以组织亲子活动、家长志愿活动等各种形式的家园合作活动,为家长提供展示个人特长的机会,以此拉近家园之间的距离,让家长充分认识到幼兒教育工作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性质。同时,通过这些家园合作活动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学习支持,从而提升师幼互动效率。

总之,在共情理念下,教师要与幼儿建立起平等、友好、教学相长的互动关系,以合作者、引导者、支持者的身份倾听幼儿、尊重幼儿、鼓励幼儿,促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从而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作者单位:昆山市玉山镇朝阳幼儿园)

猜你喜欢
师幼共情幼儿教师
集体教学活动中提高师幼互动质量的策略研究
倾听儿童 相伴成长——“师幼互动”研修纪实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共享区域活动资源 滋长师幼幸福
师幼互动视域下幼儿教学活动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