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凤清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求教师突破传统教育理念的枷锁,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措施,优化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创新。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科学应用“非指导性教学”理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情感需要,真正使学生在保有共性的同时凸显个性,从而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正向发展。
【关键词】“非指导性教学”理念;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在小学阶段,语文学习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能使学生获取丰富、多元的学科知识,还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性格、树立正确观念。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始终以学生学习和发展为视角,积极、科学、合理地应用“非指导性教学”理念,切实与学生建起情感沟通的桥梁,进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探究热情,让学生真正感知到语文学习的魅力和乐趣,为学生将来学习更高层次的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非指导性教学”理念的优势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中,教师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多采用灌输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而且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强,久而久之,就失去了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而在“非指导性教学”的理念下,教师能够切实将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制订学习计划、提出问题和探索解决方案。这不仅能够使学生切实将语文学习与自身发展建立联系,还能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教学观念与时代相符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育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在“非指导性教学”的理念中,学生由被动探索转变为主动学习,教师则从“主演”转变为“导演”,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理念中学习,不仅能够实现突破时空限制让学生获取“无限知识”的目的,还能够与现代教育提出的素质教育目标相符合,从而进一步推动现代小学语文教学高效化、高质量化前进。
(三)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以往的教学观念中,教师往往只重视对教材内容的讲解,而忽略了学生的个人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根据教案中的内容和主观意识进行学科教学,致使教学活动呆板、单一,学习氛围不活跃。在阶段性教学完成后,教师会通过课后作业或测试考核来衡量学生学习方面的优劣。学生长期在该模式下学习,很容易对语文学科产生错误认知,甚至会因为自身的多元发展受到阻碍,而形成抵触、反感、排斥等不良情绪。但在“非指导性教学”理念下,学生的情感得以重视,教师能够真正为学生营造灵活、生动、富有生命力的课堂氛围,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语文知识[1]。
二、“非指导性教学”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措施
(一)创设良好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既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又需要主观能动性和探究兴趣的驱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要利用多元、合理、有效的手段为学生建立和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学习氛围中激发自身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比如,在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价值,带领学生走入“真实”的情境。在课前,教师可先整理讲述不同鸟类的纪录片,并将其制成多媒体视频导入教案中。同时,教师要将该课程内容中的核心部分以“图片展示,文字辅助”的形式发布给学生,让学生对课程内容有轮廓性认知,并以此为载体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鸟类知识进行学习。在导入阶段,教师可带领学生统一观看视频内容,强化学生的理论认知。接着,教师要鼓励学生将自己已获取的知识展示给其他同学,并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交互活动。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反复为学生播放真实环境中鸟鸣的音频素材,让学生始终处于带入感极强的课堂氛围中。同时,教师要适时参与各个小组的讨论,并对学生的讨论内容和方法给出建议,但不进行消极负面的评价。在规定时间结束后,教师可引导各个小组成员将最终的讨论结果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反馈到黑板上。在各个小组进行展示时,教师可根据该堂课程内容的核心部分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各小组成员根据问题展开二次分析和解答,必要时教师可鼓励其他小组成员予以帮助。
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能够在轻松、生动的课堂氛围中逐步形成良好的自主探究意识,并在“真实”的课堂环境中逐层深入掌握所学知识,最大化地实现“非指导性教学”理念的價值。
(二)创新教学活动,拓展学生的学科视野
小学阶段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主意识,能够在丰富、多元的信息渠道中挖掘出符合自身兴趣爱好和认知特点的知识进行探究。故而,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要充分将“教学游戏活动”与“非指导性教学”理念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良性竞争中不断强化自身的学习能力、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
例如,在教学《新型玻璃》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全面发挥“游戏教学法”的引导作用。在课程开始前,教师要将该游戏活动的主题内容以微课视频的形式发布到班级学习群中,引导学生根据主题信息收集现代社会中的科技信息或趣味知识,并将与收集知识相关的音频、视频、图片、模型等进行整合,作为辅助游戏手段带到课堂上。在游戏活动开始时,教师可随机邀请一名学生进行个人展示,并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这名学生带来的辅助素材,对展示内容加以佐证。在学生分享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表达效果、知识整合程度为其评星,并将星星数量作为最后选出优胜者的重要参考。在班级学生均完成个人展示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寻找自己印象最深刻或最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二次探究,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见解再次拓展其中所蕴含的相关知识。最后,教师要以获得优胜的学生带来的作品为线索,带领学生学习该课程内容中所涉及的核心知识。在课后,教师可将该课堂上出现的精彩展示内容或优秀的言论以视频的方式进行记录,并剪辑成微课视频再次发布到班级学习群中,鼓励学生在家长的引导下独立完成对该课程内容的反复学习。
(三)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采用同一标准要求学生,致使学生对自我认知产生误差,不能及时了解自身的短板或优势。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小学语文教师要在“非线性指导”理念的引导下灵活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在培养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的同时,发挥主体作用,真正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处于向上、向前发展的良性趋势中。
例如,在教学《各具特色的民居》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开展小组学习活动。在课前,教师要有意识地根据学生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的差异将学生分为多个层次,并以同组异质为原则,将不同层次的学生组合成同一小组。此外,教师也要引导各个小组分析课程的核心知识点,并以此为线索挖掘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学生分析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各小组成员根据个体优势完成任务分工,如“负责知识收集整理”“负责文字素材分析”“负责探究报告反馈”等。在课程开始时,教师可引导各小组成员逐一展示本组的研究成果,并结合该课程的主要内容细致讲解和分析探究方法与过程。在某一小组展示完成后,持有同一观点的小组成员可进行补充和完善,并以此为线索反馈本组的探究结果。然后,教师要根据各小组中的不同个体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指导。比如,针对探究和学习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教师可让其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突破,挖掘更具有深度和挑战性的知识,进而不断强化其优势。针对探究和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教师则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并与他们共同探究该阶段发展受到阻碍的重要因素,给他们指出调整方法和思路,使其在现有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树立学习自信。
在这样的教学方法中,学生能够切实感知到“非指导性教学”理念的人性化之处,从而更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使自身的特点和短板得以优化和改进[2]。同时,教师采用个性化的指导,也能够迅速了解不同层次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和个人学习中的具体情况,进而调整教学方式,真正实现班级整体进步的目的。
綜上所述,“非指导性教学”是一种坚持以“以学生为本”为基础的教学理论,其对当代小学语文教学有极为深刻的影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积极探索和分析“非指导性教学”理念,并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能够自主、积极地在语文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参考文献】
唐志强,马欣.基于“非指导性教学”理念的小学语文优化教学[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02):52-55.
张亚玲.基于“非指导性教学”理念的小学语文优化教学探讨[J].新课程(上),2018(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