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藏马山阿朵小镇L6地块项目为例,从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等方面进行总结,设计中提出以“里坊”形式为核心,顺应地势高差,大小形态各异的組团有机错落布局,重塑传统城市文脉和肌理,融入现代生活需求,营造出属于阿朵小镇L6地块独特居住体验的合院,期望为山地度假型新中式合院设计提供一定启示与借鉴。
【关键词】新中式合院;院落情怀;诗意建筑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1],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与中式合院精神上追求的目标是契合的。合院建筑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中国人千百年来理想的生活方式,在当下能让人获得更多精神上的共鸣,从这一层面来说,合院赋予人居更鲜明而有传统韵味的文化属性[2]。
如今在市场导向下,低密高容积率合院设计如何与中国传统空间秩序性、文化性和现代居住体验相融合尤为重要。碰巧最近有个阿朵小镇L6地块项目,定位为山地度假型新中式合院,期望通过阐述整个项目设计,能为此类项目提供一定的设计思路和方向。
1、项目背景
项目位于青岛市黄岛区的藏马山阿朵小镇,它是集田园牧歌、生态藏马、金色康养、隐逸度假、影视旅游、归心旅居六大主题的文旅小镇。藏马山L6地块,总用地面积118912平方米,容积率≤1.0。基地西北侧为藏马山山脉,南侧为陡崖子水库,西南侧为藏马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周边环境优美。基地轮廓复杂,整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东西向长约200米,约15米高差;南北向长约690米,约30米高差。基地中独特的景观资源为设计提供了天然的优势,与此同时场地竖向的复杂性也为设计带来了全新的挑战。
2、规划设计
2.1规划理念
基于藏马山L6地块的特殊地理位置,总体规划设计中充分契合场地的地域性特质,传承历史文脉院落情怀融入其中,是设计的初衷。规划中提出传统“里坊”形式为核心,顺应地势高差,大小形态各异的组团有机错落布局,重塑传统城市文脉和肌理,融入现代生活需求,营造出属于阿朵小镇独特居住体验的合院。(图1)
2.2竖向设计
依山而建、顺势而为,巧于因借外面的山景,实现建筑与自然的融合,是在规划处理竖向时候遵循的原则。与此同时大自然奇观“柱状肌理”对场地高差梳理具有良好的启示。
竖向设计遵循顺应等高线,结合建筑组团尺度,划分不同台地标高,不仅组团之间有高差,组团内部也是前后左右有高差,尽可能的将台地标高与现状场地贴合,同时考虑填方区布置人防车库,尽量减少挖方区,填挖方自平衡,达到最大化利用山地地形的目的。
2.3交通组织
规划中根据基地东西长、南北短的特质,整个道路体系采用“三横四纵模式”,场地自然被划分为18个组团。组团布局时强调组团间对景与转折,形成步移景异的空间变化。同时在基地西南侧与东北侧设置出入口与周边现状道路接驳。基地内道路宽度采用6M 和4M两个等级,其中6M采用侧边停车,4M满足消防疏散,尽端设置回车场。道路坡度东西向选用5%,便于侧方停车和开敞地库连接;南北向选用8%,便于贴合地势。停车方式基本采用人防地库停车与开敞式停车、地面停车三种方式结合,满足小区配置要求。道路交通体系与组团街巷空间、入户步行连廊体系串联起来作为小区骨架,与景观节点相融合,彰显出山地场地自身立体交通的独特魅力。(图2)
2.4景观层次
“隐逸繁华,造景东方”的景观概念,因地制宜,借势造景的原则,设计中提出“三园十景”,分四个层级建立有机内在秩序,与整体规划的院落情怀气质相吻合。
整个规划综合运用四级景观层次:一级口袋公园(三园),巧妙利用规划中要求的口袋公园分别设置在三个入口处,取名为水之园、石之园、风之园,打造花园式小区景观入口空间,彰显文化气质格调;二级中心景观(十景之三),将变电站、换热站、生活水泵房等设备放置在地下车库中,三处品字型分散布局,地上打造不同主题中心景观; 三级景观节点(十景之七),道路十字交叉口抽掉建筑释放出空间,分别赋予不同景观场景,形成空间收放序列景观节点,与中心景观共同组成十景;四级周边景观面,基地周边具有良好的山体景观,为组团借景提供了天然的优势。
2.5典型组团
为了避免组团“里坊”形式导致规划上的呆板无趣性,在组团设计中选取六连拼(12户)和四连拼(8户)为基本模式,通过长短组合、空间错位,形成街巷弄宅四级空间,每个街巷空间都有独特的景观主题相配合,另外街巷的名字也都取自青岛八大关中的街巷,这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街巷空间的一种呼应。拾阶而上、曲径通幽的街巷起到串联外部公共景观与内部组团交流空间作用,一方面可以增强组团的可识别性、趣味性;另一方面目的为了塑造温情的邻里关系,进而表达中国传统城市所特有的人情味。
3、建筑设计
3.1中式立面
中式合院的建筑,以古代形制,写意东方情怀,探索传统美学的现代演绎。以精致、简约的中式建筑风格为设计主旨,取消繁复的雕梁画栋,提炼简洁的装饰元素;采用现代材料铝板代替传统木构,形成符合现代品位、同时体现中国古典精髓的建筑细节;通过现代生产手段,使细节更为精致和完美[3]。
项目风格定为新中式合院,白墙灰瓦,仿木色涂料及深灰色金属构件的点缀,勾勒出典雅传统的现代韵味,给人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和认同感,满足人的情感需求,是建筑的温柔。同时,设计中注重建筑的第五立面,屋顶构成手法以连续灵动的坡屋顶和人字形不等坡屋面为主。屋顶组合采用前后错动、东西镜像、南北坡与东西坡结合的方式,使组团屋面形式更加丰富,产生更多的可能性,进而整个规划鸟瞰更加灵动而有活力。(图3)
3.2合院产品
如果说外立面是让人能够直观感受对传统文化韵味的呼应,那么合院内部功能空间的设计则是彰显其内涵,能够更为深层次的表达出传统意境。
项目合院产品定位为120㎡和140㎡的两层小面积、低密度产品,具有院子或露台等附加值,满足当代人度假生活体验。其中120㎡为三房两厅两卫,L型空间布局,庭院面积约45平米;140㎡为三房两厅三卫,L型空间布局,庭院面积约80-120平米不等。
两种户型功能分区类似,基本为一层客厅、餐厅、榻榻米等围绕院子布局,大面积的落地玻璃窗设计,方便每个功能空间与自然对话;二层主要布置卧室,同时都有超大露台设计,把庭院往上延伸做成立体化、空间化,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从而营造春可闻香、夏可听蝉、秋可赏月、冬可看雪的室外禅意空间。
3.3庭院空间
园林是心灵停驻的独特的精神空间[4]。禅意雅院相较中式庭院尺度较小,景观设计过程中运用灰空间打造茶室的前景空间,客厅对景的中间空间,叠水、竹篱、景石、砾石的禅意远景空间[3]。并打造自然山石的植物造景墙,打造庭院进深感,使庭院有前、中、远景的层次递进,达到多层次的景观变化体验[3]。
设计中希望能否汲取中式古典园林的精髓,提取中式元素符号,运用现代造园手法,选取适合院落气质的材料,随着风、光、影、四季交替,打造属于L6地块自身的禅意景观庭院空间。(图4)
结语:
“庭院深深深几许”,山地度假型新中式合院设计,一方面具有“文化复兴”的情节主义,需要深度挖掘传统文化思想的内核,承载着居住意义上的当代精神人文生活;一方面合院本身具有设计上的优越性,包括坊巷宅院的规划格局、靈活多变的户型布局、有天有地的院墅体验[2]。这就需要设计过程中,以此为目标,寻求一种设计模式,植根于地域文化特征,汲取中国传统院落空间的精华,营造出感受自然、亲近自然、拥抱自然、消隐于山地风景中的诗意建筑。
参考文献:
[1]陶渊明.《饮酒·其五》
[2]地产线编辑.当代院墅语境下,合院的人文主义创新.地产线,2018.3/4双月刊
[3]gad建筑设计.融创·宜和园传统美学新释现代中式合院.地产线,2018.3/4双月刊
[4]米拉·洛克著、陈望翻译.禅宗花园.中信出版集团,2020
作者简介:
王振华(1984.09-),男,河南安阳人,毕业于湖南大学,建筑学硕士,一级注册建筑师,注册城乡规划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