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穿越三千年的文明

2021-04-08 03:19
西部散文选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殷墟宫殿青铜器

3300年前的“盘庚迁殷”,因写入中学历史课本而妇孺皆知。当我有机会走近殷墟,触摸历史沧桑时,更被其博大精深的古老文明所震撼所折服。在殷墟的每时每刻,都让我领略到中华民族历史的悠久与伟大,深感生活在这样一个文明国度而骄傲而自豪!

“一片甲骨惊天下”。公元1899年秋,自甲骨文被发现后,便撩开了殷商古都的神秘面纱,把一个“一城之内尽是宝”的灿烂殷商文化呈现在世人面前,同时也让世人知道八大古都之一的安阳是可考的中国文字发祥地,更认识到这里历史文化的厚重和不同凡响。

盘庚迁殷后,商朝在殷墟定都达255年之久,历经八代十二王,一直是商代晚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形成了以小屯宫殿宗庙区为中心、沿着如今依然滔滔奔流的洹河两岸环型放射状分布、总面积约36平方公里的古代都城。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后,这座布局合理、人口众多、手工业发达和被考古界称为“中华第一都”的繁华都邑,逐渐荒芜,沦为废墟,故史称殷墟也。但朝代更替的滚滚车轮,可以碾碎一座都城,却碾不碎其曾有的历史文化之光。

当我到达安阳小屯村时,映入眼帘的是中原一片普通土地,与路上遇到的乡村极为相似,但令人难以想象的是,这片看似平乏却神奇的土地,在3000多年前却一座是显赫的王朝都城,缔造着璀璨的华夏文明。经过考古专家近百年的发掘和考证,这里被评为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首,世界文化遗产,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中国考古学诞生地,同时也被认定为华夏文明进入历史时期的重要标志。

从甲骨之门走进殷墟遗址,脚下的土地便是昔日商都的宫殿区,透过地面上一座座低矮的仿古建筑和图腾,令人顿有“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之感。只见空旷草坪上矗立一尊硕大的青铜器,在阳光映照下散发着耀眼光辉。它就是闻名于世的司母戊大方鼎,1939年出土于殷墟王陵区,通高1.33米,长1.10米,宽0.78米,重达875公斤,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掘出来的最大青铜器,也是中国的镇国之宝。它最初用作煮肉的锅或祭祀器皿,后随社会发展,逐渐演变成为权力的象征。历史上曾有“禹制九鼎以安天下”的说法,也就是说拥有九鼎标志着拥有天下的意思,成为国之重器。而一言九鼎、三足鼎立、问鼎中原等成语,也与权力密切相关。可见鼎在古人心目中的至尊地位。

当世界上多数民族还停留在石器时代的时候,我们生活在这里的先祖就已进入青铜时代,让我情不自禁要为我们古老而伟大的中华民族高歌一曲。虽然展示在这里的是一件复制品(真品藏于国家博物馆),但从其技艺精湛、气势浑厚的造型和通身龙纹蟠绕的纹饰去看,3000多年前商代的冶炼技术已达到相当科学的程度。而更令人惊讶的是,经过化学分析,制作司母戊鼎的青铜合金,是由铜、锡、铅三种金属熔铸而成,与当今冶炼配比几乎一致,充分显示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足以代表高度发达的商代青铜文化,更象征着那个时代辉煌的文明。司母戊鼎作为商王朝的时代标志,必将随着生生不息的华夏文明传承下去。

而在司母戊鼎的后面,呈现在面前的是一座气势雄伟的复原仿殷大殿。只见整座建筑规模恢弘、左右对称,造型庄严肃穆、质朴典雅,具有浓郁的中国宫殿建筑特色,是宫殿宗庙区主要建筑之一。史料介绍,大殿采用了“茅茨土阶,四阿重屋”的建筑方式,也就是茅草盖顶,夯土台阶,四面斜坡,双重屋檐,集中体现了殷商时期宫殿建筑的格局、艺术、技术特点,代表了中国古代早期宫殿建筑的先进水平,并为其后的宫殿和民用建筑树立了典范,并一直沿用至今,如“土木工程”中的“土木”概念,就来源于此,让人深感中华建筑文化积淀的深厚。

沿着缓缓下沉的环形通道,数着地板上标注的朝代名称和时间年轮,从幽幽的时光隧道中步入建于地下的殷墟博物馆。只见偌大的馆内展出了一系列在殷墟发掘出土的文物精品,其质量之精之美之奇和数量之多,实在令人叹为观止。殷商之所以被确认为商朝都城,其中有3个重要元素:基础设施、青铜器和甲骨文。在一个厨窗式的展柜里,当我看到几条保持完好、土壤烧制的水管时,想不到其形状竟与今天使用的毫无二致,顿感时光的停滞。那时,商人就发明了连接横竖水管的三通,与车马坑里陈列的结构牢固、车体轻巧、运转迅速、重心平衡、乘坐舒坦的马车,有异曲同工之妙,文明程度之高可见一斑。而青铜器的造型和纹饰更是精美绝伦,即便放在今天,也都是上乘的艺术品,让人不得不佩服古人的出色艺术天赋和丰富的想象力。不过,令我颇感意外的是,在大量的青铜器中,除兵器外,竟有不少是盛酒和饮酒的精致器皿,從中可以看出酒文化的源远流长。

诚然,殷墟最令人感到震撼的自然是甲骨文,解开了中华文化的密码。甲骨文与古埃及的圣书文字、古巴比伦楔形文字和古印度河流域的原始文字并称为世界四大古文字,但其它三种文字因种种原因均先后失传,唯有甲骨文传承至今,并逐步演变为如今的汉字,成为世界上五分之一人口使用的语言文字。在馆内,也让我有幸第一次见识了被誉中国汉字鼻祖的甲骨文。只见形状比巴掌略大的甲骨文片,在灯光的映照下,如蝇头小楷大小的工整文字依然清晰可辨,仿佛在诉说着自己的前世今生。

3000多年前,我们的先祖就以刻刀或细针为笔,以龟甲和牛骨为纸,记载着商代社会政治、军事、文化、习俗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而这些雕刻在龟甲、牛骨上的文字,均运用“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的方式进行造字,展现了汉字的独特魅力,其精美的程度,按今天的书法标准衡量,也是当之无愧的艺术精品。据悉,近百年来,在安阳小屯及其它地方,共出土殷代有字甲骨15万片之多,共有近5000个单字,其中可以认识和隶定的汉字就达1700多个,是当时最完整的记录语言工具,更是一种独立的、自成系统的文字,沿用数千年而不衰,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在世界文化的传播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可以说,在人类文明史上,甲骨文是无价瑰宝,既是殷都安阳人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穿过甲骨文写意书法展长廊,来到宫殿区西边,一位目光炯炯、不怒而威、披坚执锐、威风凛凛的汉白玉妇好雕像就出现在眼前,尽显华夏巾帼驰骋疆场的飒爽英姿,让人顿生敬畏。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文献记载的女将军,商代第22位君主、商王武丁的妻子。她能文能武,武艺超群,经常率兵出征,在甲骨文里记载她率兵人数最多的一次是13000人,可谓戎马一生,因而深得武王宠爱,死后被破例厚葬于宫殿内。而一旁的妇好墓,则是目前唯一能与甲骨文联系并断定年代、墓主人及其身份的商代王室成员墓葬,且保存完整,为研究殷代文化、礼制、艺术提供了宝贵资料。

当我进入妇好墓时,看到墓穴里和周边的过道上,摆满着随葬品(复制品),数量巨大,种类丰富,且造型美观,工艺精湛,堪称国之瑰宝。1976年经考古专家发掘,墓中共出土1928件精美绝伦的随葬品,其中青铜器468件,玉器755件,骨器564件。而在众多的随葬品中,妇好曾使用过的两把刻有人面、兽面纹饰的大铜钺特别引人关注。钺与斧形制相近,区别在于钺形体薄、刃部宽且成圆弧形,制作难度较大。据导游介绍,妇好使用过的两把钺真品,经过3000多年的岁月侵蚀,目前依然保存完好,锋芒毕露,实乃奇迹,更是远古文明的见证。

行走在殷墟的土地上,总是让人惊喜连连,激动万分。在这里,每一处景点,每一件文物,其背后都有着沉甸甸的历史和书写不完的故事,凝结着勤劳、智慧的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文明成果。从殷墟归来,回味殷墟历史,读懂中华文明,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在心中骤然升腾。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

猜你喜欢
殷墟宫殿青铜器
青铜器的时代性与器型的演变
青铜器辨伪概论
后母戊鼎:沉淀在岁月里的青铜器
殷商故都 甲骨之城
从古希腊的宫殿走来
殷墟甲骨档案的历史价值评述
安阳洹北商城考古启动
阿掘的宫殿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
殷墟出土灰陶器的制作与烧制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