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婉萍 谢明 康廷国 孟宪生 梁茂新
摘 要 目的:对中药葎草进行本草考证,为该药材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历史参考,也为进一步挖掘其新的药用功效提供线索。方法:以“葎草”“本草考证”“地方标准”“药性”“功用”“Humulus scandens. (Lour.) Merr.”“Materia medica”“Local standard”“Medicinal properties”“Function”等为关键词,在维普网、中国知网、万方数据、PubMed等数据库中组合查询2010年1月-2020年6月发表的相关文献,并查阅《中国植物志》及历代本草典籍。比较葎草在11个地方标准中质量标准内容的差异,从其名称、产地及采收、形态、药性、功用等方面进行本草考证。结果与结论:葎草以“勒草”为药名首载于《名医别录》,此后基本以“葎草”为通用药名;全国各地均有出产,为蔓生草本植物且生长分布广泛,采收于夏、秋二季;植物形态描述及绘图表明,葎草无混淆品且与《中华本草》记述基本一致;药性方面主要为“性寒,味甘、苦,入肾、肺经”;主要有利尿通淋、清热解毒、退虚热的功用,可治疗淋症、小便不利、虚热烦渴、肺痈、热毒疮疡、止泻止痢等,其外敷还可治虫蛇咬伤。本研究对葎草进行的本草考证可为国家制定该药材的中药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为进一步开发其新功效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 葎草;地方标准;药性;功用;本草考证
中图分类号 R28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0408(2021)05-0630-05
葎草首载于我国魏晋时期的《名医别录》,名“勒草”,是桑科植物葎草Humulus scandens. (Lour.) Merr.的全草,在我国有着有悠久的药用历史[1]。近年来,随着对葎草临床药理作用的深入研究,还发现其具有抗菌、抗结核病、抗腹渴、抗骨质疏松、抗肿瘤等作用[2]。但目前葎草的中药饮片尚无国家标准,全国30个地方标准中,北京、河北、江西、安徽等地的11个现行版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收载了葎草饮片标准[3],“一品多标”的问题比较严重。本草考证是以本草文献为主,结合中医药相关典籍,澄清药物的基原品种,并对药物的名称、产地、形态、炮制方法、药性、功用等进行清本正源,解释药物本身的历史内涵。葎草的别名有勒草、拉拉秧、拉拉藤、五爪龙等,基于此,笔者以“葎草”“本草考证”“地方标准”“药性”“功用”“Humulus scandens. (Lour.) Merr.”“Materia Medica”“Local standard”“Medicinal properties”“Function”等為关键词,在维普网、中国知网、万方数据、PubMed等数据库中组合查询2010年1月-2020年6月发表的相关文献,并查阅《中国植物志》及历代本草典籍,对葎草的名称、产地及采收、形态、药性、功用等方面进行本草考证,为国家制定该药材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并为进一步挖掘其新的作用功效提供线索。
1 葎草在中药饮片地方标准中的差异
比较葎草的11个地方标准[3-13]中的各项内容,相同之处包括:品种名称均为“葎草”;植物来源及药用部位均为Humulus scandens. (Lour.) Merr.的干燥地上部分或全草;味甘、苦,性寒;炮制方法、用法用量、贮藏的描述无太大差异,如炮制方法均为净制,描述为“除去杂质,稍润,切段,干燥”,又如贮藏方法均为“置(通风)干燥处”。差异之处包括:(1)别名方面,在浙江、上海、湖南规范中亦名“拉拉藤”,在湖南规范中亦名“五爪龙”,在广西规范中亦名“拉拉秧”;(2)产地方面,在浙江规范中明确产地为“浙江”,在江西、河南规范中产地描述为“全国各地均产”,其他8个地方标准无产地内容;(3)性状方面,11个地方标准均有性状描述,但内容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参差不齐;(4)药性方面,性味描述均为“甘、苦,性寒”,但归经存在差异,在北京规范中描述为归“心、脾经”,在福建规范中描述为归“肺、肾、大肠经”,在河南、广西规范中描述为归“肺、大肠经”,在四川、上海、安徽、江西、湖南规范中描述为归“肺、肾经”,另外在河北、浙江规范中无归经内容;(5)功用方面,葎草均有“清热解毒,利尿”的功能,但“通淋、退虚热、散瘀消肿、健脾”方面存在争议,相应的主治争议在于“淋病、潮热、蛇虫咬伤、结石、消化不良”。
2 本草考证
2.1 名称考证
我国魏晋时期的《名医别录》首次以“勒草”为葎草的药用名称收载,称“一名黑草”[14]。唐代的《新修本草》首次以“葎草”为药用名称出现,新增俗名“葛葎蔓”[15]。五代的《蜀本草》新增别名“来莓草”[16]。宋代的《嘉祐本草》新增俗名“葛勒蔓”[17]。明代的《救荒本草》新增别名“涩萝蔓,南人呼为揽藤”[18];《本草徵要》新增土名“掳萝藤”[19]。清代的《本经逢原》新增俗名“割人藤”[20]。《中华本草》记载的葎草别名还有“苦瓜藤”“锯锯藤”“拉拉藤”“五爪龙”“大叶五爪龙”[1]。《辽宁中药志》记载的葎草别名有拉拉秧、穿肠草[21]。《中草药图谱》记载的葎草别名有假苦瓜[22]。《黔本草》记载的葎草民族药名有榜囊力、窝旧、布郁嘎篓等[23]。葎草名称在历代本草中的演变过程见表1。
2.2 产地及采收时间考证
我国南北朝时期的《名医别录》首次记载了葎草产地的描述,即“生山谷,如瓜蒌”[14]。《新修本草》《蜀本草》《开宝本草》均记载为“生故墟道旁”[15-16,24]。《本草图经》记载的内容有所增加,即“旧不著所出州土,云生故墟道傍,今处处有之”[25]。《本经逢原》云:“葎草蔓生道旁”[20]。上述古籍上描述的“山谷、墟道旁(傍)、道旁”等即为山林、荒废田间野地或者道路旁边随处生长。可见,葎草为广布品种,在我国各地均有生长。
关于采收时间,《蜀本草》记述葎草“四月、五月采茎叶,曝干”[16]。此后,《开宝本草》《嘉祐本草》《本草图经》均收录此说[17,24-25]。《本草品汇精要》所云:“春生苗,四月、五月取茎、叶。收暴干。用茎、叶”[26]。《本草纲目》曰:“二月生苗,八九月开细紫花成族”[27]。上述古籍中所提到的月份为我国传统历法(即农历),对应的季节应为春天生苗、夏秋采收。
综上,通过对历代古籍关于葎草产地及采收时间的描述发现,其生长遍布我国各地,无特殊的区域性产地记载,采收季节为夏、秋二季,与现代的采收季节一致。
2.3 形态考证
关于葎草的形态描述,最早记载于我国南北朝时期的《名医别录》中,称其为“如瓜蒌”[14]。《新修本草》记述为“叶似萆麻而小薄,蔓生,有细刺”[15],具体描述了葎草叶的形态以及“蔓生”生长特性,其后的《蜀本草》《开宝本草》也是如此载录[16,24]。《嘉祐本草》中增加了对葎草花和种子的描述,即“蔓生,叶似大麻,花黄白,子若大麻子”[17]。《本草图经》将之前本草典籍对葎草形态的描述合并为一[25]。《本草品汇精要》增加了葎草的植物颜色为“色青绿”[26]。《救荒本草》除了记载苏颂《本草图经》中的内容,还对葎草植物的整体形态和茎的形态进行了补充:“其苗延蔓而生,藤长丈余,茎多细涩刺。叶似萆麻叶而小,亦薄,茎叶极涩,能抓挽人。茎叶间开黄白花,结子类山丝子”[18]。《本草纲目》曰:“茎有细刺。叶对节生,一叶五尖。微似蓖麻而有细齿。结子状如黄麻子”[27],更为细致地对葎草叶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
本草绘图可对植物更为直观地展现其形态特征。笔者对葎草的古代本草图谱和现代药用植物绘图进行对比,发现古代本草图谱中记载葎草形态特征的文字和绘图均为同一品种,且未见其他科属植物品种混入;对比现代药用植物的绘图,其形态特征均与古代记述内容基本一致,均为桑科属植物葎草[18,25-28]。各本草典籍中的葎草绘图见图1。
2.4 药性考证
最早关于葎草药性记载的是南北朝时期的《名医别录》,称其味“甘”[14]。唐代《新修本草》增加其味“苦”,第一次提出葎草“性寒”,对葎草有了比较全面的性味记述[15]。此后,除了明代《本草徵要》和清代《药性考》认为其味只为“苦”外[19,29],其性味“甘、苦,寒”基本得到了历代主流本草医家的认可[16,18,20,24,26-27,30]。现代主流本草及地方中药志中沿袭了古代本草古籍中“甘、苦,寒”的性味记述[1,21-23,31-32]。在归经方面梳理发现,历代本草古籍中无相关记述,到了现代才有了葎草归经的记述,即入“肺、肾经”[1,21,23]或“肺、肾、大肠经”[32]。葎草的归经缺乏古代本草的文献资料,故对现有归经观点的准确性无法提供客观的证据,需结合其药性和功效考证以及中医理论来进行客观判断。葎草药性在历代本草中的演变情况见表2。
2.5 功用考证
最早关于葎草功用的记载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名医别录》,其云:“主治瘀血,止精,溢盛气”[14]。“淤血”即血液运行不畅所致血液停滞体内;“止精”即治疗因肾阴亏虚所致的肾封藏失司,肾精无以化气,而精关不固而泄者多属虚者;“溢盛气”即补气之意[33]。故葎草最早的功用表述可概括为:治疗淤血,以及肾虚所致肾精不足。唐宋时期,葎草的功用都为“主五淋、利小便、止水痢,除疟虚热渴。煮汁及生汁服之”[15-16,24,30]。方剂著作《古今录验方》和《圣惠方》收录的葎草功用为:“葎草汁醋饮”专治膏淋[34-35]。《本草衍义》有云:“治伤寒汗后虚热”[36],与治“虚热渴”属同义。此后,《本草逢原》《本草品汇精要》记述的功用与上述内容基本一致[20,26]。可见,葎草治“五淋、利小便、止水痢,除疟虚热渴”的功用得到了传承和沿用。“治淤血”始见《名医别录》,而后《古今录验方》中提到浓煮葎草汁醋饮,“亦治淋沥,苏澄用疗尿血”[34]。此功用虽出现较早,但并未被一致沿用,直到清代才又被提及,如《本草逢原》《药性考》中分别有“散淤血”“逐瘀,尿血汗见”的记述[20,29]。宋代《本草图经》首次增加葎草“主癞遍体皆疮”的功用[25]。清代《本草徵要》曰:“遍体生疮,煎汤洗渍”[19]。《药性考》曰:“癞风治遍”[29]。《本草纲目》云:“润三焦,消五谷、益五脏,除九虫,辟温疫,敷蛇、蝎伤”[27],与之前葎草主治下焦病证的观点不同,并且第一次提出治疗温疫、虫蛇咬伤的功用。其后,清代《药性考》将历代本草及方书中出现的葎草功用总结记述为:“通淋利便,止痢除虐。癞风治遍,消虫逐瘀,尿血汗见。蛇蝎虫伤,捣敷效验。又能止精益气,去邪热辟瘟疫,止渴安脏”[29]。葎草功效在历代本草中的演变情况见表3。
《金匮要略》称淋症为“淋秘”,将其病机归为“热在下焦”;《诸病源候论》将淋证的病机进行了高度概括:“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而膏淋主要病机为肾虚下元不固、不能摄纳精微脂液;《素问·经脉别论》又云:“肺朝百脈,输精于皮毛”,肺主行水,将脾胃津液上宣发于全身体表,发挥津液的营养和滋润作用,下肃降于肾和膀胱[37]。《素问·逆调论》云:“肾者水藏,主津液”[38]。《难经·三十一难》“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下焦者,当膀胱上口”[39]。因此,葎草“止精,溢盛气”“主五淋、利小便、止水痢,除疟虚热渴”“润三焦,消五谷,益五脏”的功用与中医脏腑经络理论是相符的。
“疮”多由外感诸邪化火引起。盛夏酷暑湿热多见,郁久化火,邪滞于皮腠发而为疮[40]。六淫之邪与内热互结,滞留肌肤,局部经络阻塞,气血运行不畅,瘀而化热而发为疮疡。临床上六淫邪毒引起的疮疡很多,但以热毒、火毒最为常见[41]。《素问·本病论》曰:“温疠暖作,赤气彰而化火疫”[42]。 清代《伤寒瘟疫条辨》记述:“瘟病之由来是因杂气由口鼻入三焦,怫郁内炽”,阐明了瘟疫皆言热,火热是病机基础[43],而清代《温病条辨》有云:“温病由口鼻而入,鼻气通于肺……肺病逆传则为心包,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44]。这与葎草能“润三焦,益五脏”“主五淋、利小便、止水痢,除疟虚热渴”的辩证病机基本相同;且中药的四气五味理论中,味甘能滋补、缓和、润燥,味苦能燥湿、泄降,性寒凉能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润养阴等[45]。通过上述对葎草性味和功用的历代本草梳理可知,其性寒,味甘、苦,由此可见,《本草图经》等提到的葎草能“主癞遍体皆疮”,《本草纲目》《药性考》提到的“辟温疫”的说法也是有据可依[25,27,29]。外用治疗“虫蛇咬伤”与葎草能“退虚热”且“苦寒”的药性从而能清热解毒有关。
综上,葎草的药效功用主要围绕“补肾”“润肺”“清热”“行气”来发挥作用,推演其归经入“肾、肺”二经;该药材具有利尿通淋、清热解毒、退虚热的功效,可治疗淋症、小便不利、虚热烦渴、肺痈、热毒疮疡、止泻止痢等,其外敷还可治虫蛇咬伤。
3 结语
葎草以“勒草”为药名首载于《名医别录》,此后基本以“葎草”为药名;其为无地域差异、随处可生长的广布品种,采收季节为夏、秋二季。葎草的植物形态为蔓生且藤长,色青绿,茎有细刺,茎间开黄白花,叶对生且一叶五尖,形似蓖麻叶小而薄。葎草的藥性功用方面,主要为“性寒,味甘、苦,入肾、肺经”;有利尿通淋、清热解毒、退虚热的功用,可治疗淋症、小便不利、虚热烦渴、肺痈、热毒疮疡、止泻止痢等,其外敷还可治虫蛇咬伤。
目前,关于葎草药理学与临床应用的研究主要围绕其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展开,如徐保磊等[46]、徐博[47]、高岩[48]对其化学成分的研究,张娜娜等[49]、褚衍亮等[50]、郑丽娟等[51]对其体外抑菌、镇痛作用的研究,赵凯科等[52]、韩丹等[53]、吕海霞等[54]对其治疗腹泻、抗衰老作用的研究等。但对该药材的应用沿革、作用机制、成分挖掘、临床疗效等还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对葎草进行的本草考证,可为国家制定该药材的中药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为进一步开发其新功效提供重要参考。
参考文献
[ 1 ] 宋立人.中华本草:2卷[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514-516.
[ 2 ] 郭兆娟,袁一平,孔李婷,等.葎草的药理作用及临床研究浅述[C]//中国商品学会第五全国中药商品学术大会论文集.哈尔滨:中国商品学会,2017:299-301.
[ 3 ] 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北京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08年版[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187.
[ 4 ] 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浙江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6:237.
[ 5 ] 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福建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S].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225-226.
[ 6 ] 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四川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S].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281-282.
[ 7 ] 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上海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S].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379.
[ 8 ] 安徽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安徽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S].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294.
[ 9 ] 江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江西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S].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433.
[10] 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河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S].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330.
[11] 湖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湖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S].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46.
[12] 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广西壮族自治区中药饮片炮制规范[S].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345-346.
[13] 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河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S].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152.
[14] 陶弘景.名医别录:辑校本[M].尚志钧,辑校.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135.
[15] 苏敬.新修本草:辑复本[M].尚志钧,辑校.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288.
[16] 韩保升.蜀本草:辑复本[M].尚志钧,辑校.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414.
[17] 掌禹锡.嘉祐本草:辑复本[M].尚志钧,辑校.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9:258.
[18] 朱棣,王锦秀.救荒本草[M].汤彦承,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60-61.
[19] 李中梓,丁甘仁.本草徵要[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28.
[20] 张璐.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本经逢原[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118.
[21] 高松.辽宁中药志植物类[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83-184.
[22] 徐鸿华,潘超美.中草药图谱:5卷[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7:308-309.
[23] 汪毅.黔本草:1卷[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15:194-195.
[24] 卢多逊.开宝本草:辑复本[M].尚志钧,辑校.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44.
[25] 苏颂.本草图经[M].尚志钧,辑校.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294.
[26] 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校注研究本[M].曹晖,校注.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269.
[27] 李时珍.本草纲目[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608.
[28] 王继先.绍兴本草所有注[M].尚志钧,辑校.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7:280-281.
[29] 龙柏.脉药联珠药性食物考[M].苏颖,赵宏岩,张茂云,等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370.
[30] 唐慎微.证类本草[M].尚志钧,郑金生,尚元藕,等校点.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325-326.
[31] 中医大辞典编辑委员会.简明中医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851.
[32] 邢世瑞.宁夏中药志:上[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249-252.
[33] 王农银.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2003:141-142.
[34] 甄权.古今录验方[M].谢盘根,辑校.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6:211.
[35] 王懷隐.太平圣惠方:下[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8:1789.
[36] 寇宗奭.本草衍义[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49.
[37] 王农银.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2003:87.
[38] 杨永杰,龚树全.黄帝内经[M].北京:线装书局,2009:71.
[39] 刘渊,吴潜智.难经[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31-133.
[40] 李竞.疮疡外治法[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3.
[41] 张双强,裴晓华,张艳冉,等.疮疡外治临床研究进展[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9(11):1252-1256.
[42] 杨永杰,龚树全.黄帝内经[M].北京:线装书局,2009:188.
[43] 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M].宋乃光,张晓梅,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23-24.
[44] 吴瑭.温病条辨[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0-61.
[45] 陈素红,吕圭源.“性、味结合归经”层面研究中药药性[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8,24(4):58-62.
[46] 徐保磊,蒋建勤.葎草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研究[J].药学与临床研究,2014,22(2):124-126.
[47] 徐博.植物葎草茎叶化学成分及活性研究[D].延吉:延边大学,2015.
[48] 高岩.葎草中祇类化合物的研究[D].延吉:延边大学,2015.
[49] 张娜娜,张振巍,石磊.葎草水提液的体外抑菌作用研究[J].中国药师,2015,18(3):368-370.
[50] 褚衍亮,王娜,张明川.葎草多糖的超声提取及抑菌活性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2):342-344.
[51] 郑丽娟,余晓珊,梁生林,等.厚朴皮、叶、花水提物镇痛作用的比较研究[J].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6(2):74-77.
[52] 赵凯科,毛志斌,郑立,等.葎草醇提物对小鼠分泌性腹泻作用的影响[J].中国畜牧兽医,2016,43(3):820-824.
[53] 韩丹,郭立泉.葎草多糖对D-半乳糖诱导小鼠模型的抗衰老作用[J].江苏农业科学,2015,43(12):253-255.
[54] 吕海霞,冯巧荣.葎草联合氨基糖苷类药物治疗急性腹泻的疗效研究[J].中国药业,2013,22(21):309-310.
(收稿日期:2020-11-16 修回日期:2021-01-23)
(编辑:罗 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