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涓,吉文倩,符玉蕾,许娟娟,张 英,陈 倩
1.三亚市妇幼保健院 产科,海南 三亚 572000;2.北部战区总医院 泌尿外科,辽宁 沈阳 110016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即子宫内膜组织移植到子宫体腔面以外位置而引发的一种妇科常见病,如移植到子宫肌层、卵巢或盆腔内其他部位等[1]。其常见类型有卵巢型、腹膜型及深部浸润型等,其中,腹膜型与卵巢型经常相伴发生而构成混合型[2-3]。关于该病的发病机制有多种学说,但目前医学上尚未定论。内膜种植学说认为,正常情况下,经血于月经期从宫口、阴道排出体外乃顺流直下,但若机体因为某些异常因素导致小部分经血及其中夹杂着的子宫内膜脱落碎片经输卵管通道逆流至腹腔内,种植于盆腔脏器表层,则可形成子宫内膜异位病灶[4-7]。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分型EMS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其可能的发生机制。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三亚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50例EM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诊断类型将患者分为腹膜型组(n=45)、卵巢型组(n=37)及混合型组(n=68)3组。所有患者术前3个月内均未接受过激素药物治疗。腹膜型组中,年龄21~45岁,平均年龄(36.41±8.23)岁。卵巢型组中,年龄21~46岁,平均年龄(37.62±8.17)岁。混合型组中,年龄21~44岁,平均年龄(36.65±7.14)岁。3组患者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观察指标 (1)病变部位:记录并比较不同分型EMS患者的病变部位。腹膜型EMS以腹中线为界,将其分为单、双侧发病。卵巢型EMS为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出现于卵巢内,判断单、双侧发病。(2)确诊方式:记录并比较不同分型EMS的确诊方式,包括内异症为指征、其他手术(经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同时发现。(3)痛经症状:记录并比较不同分型EMS患者是否具有痛经症状。(4)参考美国生育协会修正分期(American Fertility Association revises staging standards,R-AFS)标准,记录并比较不同分型EMS的R-AFS分期,包括早期(Ⅰ、Ⅱ期)与晚期(Ⅲ、Ⅳ期)[8]。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例(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组患者病变部位、确诊方式、痛经症状、R-AFS分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各组患者临床特点比较/例(百分率/%)
子宫内膜组织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覆盖在子宫腔内表面,如因某种因素导致子宫内膜生长在身体其他组织或器官内,即可形成区别于恶性肿瘤浸润的EMS。此时的异位内膜不仅具有内膜的腺体组织,还具有内膜间质包绕。该病在功能上主要按月经周期雌激素波动值而产生相应变化,另有少部分受孕激素影响,引起流出少量“月经”等多种异常临床现象[9]。
本研究结果显示,3种类型EMS患者病变部位不同,腹膜型和混合型双侧高于单侧,卵巢型单侧高于双侧且明显高于腹膜型和混合型;卵巢型和混合型于其他手术同时发现发生率明显低于腹膜型,混合型全部内异症为指征远高于腹膜型和卵巢型;混合型和卵巢型痛经发生率高于腹膜型;混合型R-AFS分期晚期患者明显高于腹膜型和卵巢型。EMS发病机制复杂,内膜种植学说是目前被认可的经典学说之一。此外,内分泌功能失调、内膜移植、遗传、免疫防御功能缺陷、体质等良性转移、化生内膜、医源性因素均可参与其发生[10]。本研究结果显示,早期病变为主的腹膜型EMS和晚期病变为主的混合型EMS其发病部位均为单侧发病低于双侧发病,提示异位内膜细胞的内体传染较为严重。对于卵巢型与混合型EMS,两者在卵巢巧克力囊肿发病机制方面可能存在区别。单纯卵巢型EMS可能为化生学说所致,而混合型EMS或可系经血逆流引发腹膜型EMS,继而累及至卵巢,最终形成混合型EMS。腹膜型EMS或可为盆腔EMS的先期病变,经血逆流则是导致异位内膜细胞种植并成为EMS形成的发病基础。在EMS根治术中,通过切除患者子宫,从根源上解决在位内膜的影响,可有效降低其复发风险[11-13]。
综上所述,EMS患者常伴发痛经、月经失稳等临床表现。其治疗方案因患者年龄、病情轻重、生育情况而有所差别。如严重痛经或其他病情较为严重时,或查经证存在明确的内膜异位结节时,则必须施以药物、手术等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