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治平
虽然在近几年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应用于高中化学课程中的现代化教学模式越来越多,但教师在教学中依旧无法很好地利用现代化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究其根本就是因为教师对这些教学模式的应用缺乏合理性,且学生的性格特点存在差异,导致教学质量与效率直线下滑。因此,在当前教育事业不断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化学教师就需要在工作中将主题式教学模式应用起来,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探索能力。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化学主题式教学进行研究分析。
由于化学教材中的大部分知识与生活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教师就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精神。例如,教师在进行《氨、硝酸、硫酸》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时,就可以结合实际情况为学生设计相应的教学主题,为保证教学主体能够与学科产生联系,同时让学生在分析主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认识与理解,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了解酸雨,如对酸雨的形成、危害、如何消除等问题进行分析,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点。同时,教师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对硫和氮的氧化物知识点进行设计,如结合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对汽车尾气进行讨论。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如对消毒液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对消毒液的成分、性质进行研究,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将自然与化学的联系重视起来,加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与效率。例如,在教学《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教学主题,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正确认识自然与化学的联系。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总结海水中的化学物质以及矿物中的基础材料,通过这样的方式为后续的课堂教学打下基础。教师还要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与资源综合利用的意识,并设计污水治理话题以及资源重复循环利用话题,利用话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证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正确认识化学并拓展知识面,避免由于教材内容的局限性影响到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相应的学科意识,为其牢牢掌握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借助化学反应为学生设计主题,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正确了解所学知识,并形成相应的学科认知。例如,在教学《化学平衡》这一内容时,教师就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为学生设计温度与浓度两个不同层面的实验,体现化学平衡的特点及状态。为了保证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所学知识,并对化学平衡有一定的认识,教师就需要在主题设计中融入火箭推进器反应观察实验,在火箭推进器中,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作用会出现可逆反应,学生需要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总结温度升高后,化学平衡移动方向的变化,以及降温时化学平衡移动方向的变化。通过对实验的总结研究可以了解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进而有效提高学生自身的观察能力与理解能力。
综上所述,在当前教育事业不断深化改革的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需要了解主题式教学模式能为学生的学习带来怎样的帮助,并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应用主题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学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更加合理的教学内容,还要对这一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优化,不断挖掘教材更深层次的内容,进而为教学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牢牢掌握知识,进而为其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