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阶“引”领稳步向上
——初中男生引体向上学练策略

2021-04-07 19:35:47冯五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1年33期
关键词:练习者发力上肢

◎ 冯五成

引体向上是一项能提升学生身体素养的体育运动,不仅能增强学生上臂力量,还能增强学生身体协调性,有助于需要养成敢于挑战、克服困难的坚定品质。为此,初中体育教师就需要高度重视初中男生的引体向上教学与训练。通过多元化手段,全面发挥引体向上的作用与价值,为初中男生身体素养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

一、初中男生引体向上能力差的具体因素

1.日常欠缺劳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上家长对孩子的溺爱,很多重活都由父母承担,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重力锻炼的机会。由于其所接触的生活劳动都是力所能及范围内的,表面看来似乎能锻炼手部力量,实则很难真正提高整体能力。经调查显示,一些经济稍加落后的地区的学生的上肢力量明显强于城市里成长的学生。

2.教学内容缺失

目前,我国初中体育课程强调学生综合发展。然而最近几年,单双杠、铅球等危险指数偏高的教学内容渐渐在初中体育教学范围内消失。正因这些内容的缺失,致使初中男生上肢力量训练效果日益下滑。此外,由于教师的教学方式相对枯燥,大多学生极易对引体向上训练产生抵抗情绪,导致体育课堂教学效果不佳。

3.力量练习不足

在初中引体向上教学与训练中,大多学生怕脏、怕累,从心底里排斥引体向上练习,导致引体向上教学如同虚设,常常处于敷衍了事的状态。一般来说,在学生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其身体综合能力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无法呈现最好状态。随着学生体重的不断增长,加之力量练习不足,这些都会影响初中男生的引体向上能力,致使其完成质量与完成效果都不甚理想。

二、初中男生引体向上分阶学练策略分析

1.从发力开始

这一阶段的引体向上训练尤为重要,是困难指数较高的一个时期。主要由于大多初中男生都缺乏基础握力、身体协调力不均衡、上肢力量薄弱,在引体向上训练时,普遍缺少技巧,常常出现手握不住杠以及发力不正确的问题。为此,相关教师就要在这一阶段投入充足的时间与精力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打好引体向上的学习基础,确保其日后能够正确发力。具体来说,这一阶段的训练方法大致如下。

(1)注重静力悬垂练习。这个练习的目的在于增强学生握力及肩带肌肉韧力,为其日后练习奠定基础。练习方法主要通过两只手握住单杠,确保身体呈现静力悬垂状态,需要坚持固定的时间。一般来说,这里的悬垂分为曲臂悬垂与直臂悬垂。在进行静力悬垂练习时,普遍从二十秒一组开始入手,逐渐增长到三十秒、六十秒、九十秒等,每三组之间要有一定的间歇时间,间歇时间通常是一分钟。

(2)加强仰卧悬垂引体向上训练。训练的意义在于让学生掌握上肢发力技巧,全面增强上肢力量及腰背力量。训练方式通常是两个人为一小组,一人双手握杠,另一人抬起前者双脚,令其脚仰面向上,停留在悬垂状态,以此进行引体向上训练,通常是每十次为一组,连续做三组。

2.强化发力练习,从一个到多个

在前一阶段的训练基础上,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及力量都发生了一定变化,引体向上训练取得了质的飞跃。为此,第二阶段的训练任务主要就是巩固第一阶段的训练强度,增加引体向上数量。具体训练方法如下。

(1)通过弹力带练习。在弹力带作用下做引体向上动作,从而增加上肢力量。

(2)加强互助引体向上训练。需要有两名学生为一组,由同伴辅助完成极限数量的引体向上。在实践中,练习者要双手握杠,用尽全力做引体向上。当练习者体力达到极限时,同伴要在侧面托举其大腿与臀部,为其助力,促使练习者继续进行引体向上动作,直到训练不动为止。在这个过程中,练习者既要尽量自己完成动作,还需要与同伴加强配合。

3.巩固发力练习,从多个冲刺满分

通过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训练,学生的引体向上基本都能做到8 至10 个,引体向上成绩几乎都能达到合格状态。这一阶段的引体向上训练往往比前两个阶段更为辛苦。如果学生缺少练习动力,就很难提起练习兴致,无法激发学生潜力。为此,在这一阶段训练引体向上时,教师应善于鼓励学生,从多个引体向上动作冲刺到满分动作。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两个方法。

(1)奖励法。给予通过练习任务的学生奖励,刺激其奔向满分。在实践中,教师可以延长引体向上测试时间,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引体向上任务,且用时最少的学生给予一次奖励,可以减免600米跑步训练,或奖励其在课堂上进行球类活动等。

(2)互助法。通过互助形式,培养学生团体协作能力。在采取这个方法进行训练时,通常都要将学生按照成绩分为A、B、C 三等,每组至少4个人,且每组都要均匀分配各等级的学生。给予通过团队协作,满分率颇高的组别奖励,在期末考核时为这个小组的全体成员加上适当分值,以此激发学生训练欲望。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引体向上训练过程中,体育教师应立足初中男生身体发育特征,分阶推进训练工作。以安全第一为原则,采取多元化练习手段,拓展引体向上练习内容,适当改变练习计划,以便促使学生收获引体向上训练技巧,最终提高引体向上能力,养成健康体魄。

猜你喜欢
练习者发力上肢
人大发力 让“执行难”不再难
人大建设(2018年10期)2018-12-07 01:13:54
基于惯性传感器的上肢位置跟踪
测控技术(2018年6期)2018-11-25 09:50:08
错误姿势引发的上肢问题
中国自行车(2018年4期)2018-05-26 09:01:53
这12件事,十九大将全面发力
瞄准“房子不是用来炒的”发力
健美操训练中舞蹈意识的培养方法探析①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农家书屋(2016年9期)2016-05-14 03:43:36
侗医用木头接骨保住伤者上肢66年1例报道
机器绞轧致上肢毁损伤成功保肢1例
低单杠弧形下的教法
体育教学(2012年12期)2012-04-29 00: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