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物流法规》智慧课堂的构建与实施探讨

2021-04-07 06:59张潇羽吴彦文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经济贸易系
环球市场 2021年6期
关键词:法规学习者物流

张潇羽 吴彦文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 经济贸易系

一、探索高职院校《物流法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现实意义

(一)适应当前社会高素质物流人才需要

根据《快递市场监管报告》数据显示,2018 年我国物流行业仅快递业务量达507.1亿件,其中因快递丢失、货物遗失或损毁等问题引发的法律纠纷案件高达快递业务总量的40%,问题主要集中在两大类:一类是由于违规操作,导致货物损失获丢失引发的纠纷;另一类是由于票据留存不规范、证据丢失等,导致纠纷举证困难,无法维护正当利益。

(二)适应高职物流法规课程改革需要

高职《物流法规》是法学与物流管理学交叉的课程,教学形式多以讲授为主,缺少对行业热点问题的研讨、缺乏对真实案件的分析,师生互动少,学生课堂被动接受,注意力不集中,知识内化能力不足等问题严重[1]。追本溯源,传统课堂教学手段已经不适应如今网络化社会、终身教育和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需要,结合移动互联网开拓新型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应用迫在眉睫。

二、高职院校《物流法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建设与实施方案

(一)设计高职院校《物流法规》智慧课堂学习任务

高职《物流法规》课程设计应体现需要什么教什么、用到什么学什么的职业教育特点,遵循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岗位需求,基于能力本位人才培养理念[2]。以企业真实发生的物流纠纷案例为主线,确定工作模块和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物流法规的基本知识,特别是对货物运输、货物仓储、货物搬运装卸、物流包装配送、物流活动中有关保险的法规、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企业有关的法规、物资采购等方面的内容。

(二)构建高职院校《物流法规》智慧课堂学习模式

在智慧教室、数字化教学资源、动态学习数据分析交互平台、移动终端的辅助下完成智慧课堂模式的构建,主要包括:课前的学情分析、预习测评、教学设计等;课中的任务布置、以学定教、互动交流、实时监控、“教”、“学”互评等;课后的微课复习、课后作业和答疑活动有效促进师生“教”与“学”互动,提升教学质量,如图1 所示。

本文以运输货物子任务教学实践为例,基于云班课平台构建《物流法规》智慧课堂,将教师与学生作为教学活动“共同体”研究设计课前、课中、课后各教学环节。

课前,依托云班课教学云平台,将课前活动分为案例微视频、运输标准与法律知识自测、案例预判、课前问答(运输中作业规范和关键性证据留存)四大模块,让学生在手机端观看货物丢失案件微视频并发布讨论任务,学生根据自身储备的法律知识和主动查阅的资料完成课前活动,保证教师在上课前充分了解学生货物运输相关知识的课前学习水平,对于个别问题在课前完成答疑工作,汇总分析课前学生的认知与不足。

图1 智慧课堂构建方案设计图

课中,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时间,避免课堂教学任务过难或过易,主力攻破共同的知识盲区。利用云班课平台展示课前排名,营造竞争氛围,以课前学习任务或新设任务启发进阶式思考,完成课题任务。主要步骤:以小组形式绘制“运输纠纷案”逻辑思维导图-梳理案件中的法律主体、法律客体和法律关系-锁定纠纷点-网络查阅相关资料-证明预判-上传成果-生生评分、师生评分-优秀成果展示。

课后,发布货物运输行业标准拓展阅读资料,满足学生差异化学习的需要,按照“必需、够用”原则发布难易度分配合理的货物运输知识点检测题并设置好截止时间,完成全部货物运输课前-课中-课后翻转式教学。云班课平台根据学习评价指标自动记录的动态学习数据生成统计评价信息,学生和教师可以在手机或计算机终端实时查看学习效果。

三、构建高职院校《物流法规》智慧课堂的关键因素

(一)以学习者和教师的构建为核心

在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下,学习者和教师的构建是核心。教师从课堂讲授为主导转为学生为主体,以实际工作问题为主线,由教师依据学情进行教学设计,学习者集中在一起通过自主探究与分析完成学习任务,竞争优秀成果展示机会,教师则担任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引导者角色。

(二)以良好教学资源和设备的构建为载体

良好的教学资源是构建智慧课堂的载体,教学资源分为教学内容资源和教学设备资源,通常指智慧教学平台和智慧教室,是学习活动开展和进行过程中以数字化资源形式呈现给学习者的媒介。基于智慧教学平台通过移动互联终端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课程在线资源库,帮助学习者便捷地获取各种形式的学习资料,为教师和学习者提供及时准确的动态学习评价数据与过程监管。

猜你喜欢
法规学习者物流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2020年《理财》《财经审计法规选编》征订单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网络谣言的刑法规制
2020年《理财》《财经审计法规选编》征订单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