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秦川,孙雨嘉,张敏
(1.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贵州 兴义 562400;2.兴义市郑屯镇中心小学,贵州 兴义 562409;3.普安县江西坡镇白水小学,贵州 普安 561505)
从党的十七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强调,到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可看出党和国家对生态问题的重视。由于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每一位社会成员,因此,每一位社会成员的生态素养水平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保障。为了提高整体社会成员的生态素养水平进而更好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那么,对我国当前生态素养领域的研究状况的了解便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主要是基于CNKI的中文期刊文献,以主题为“生态素养”或含“生态文明素养”或者关键词为“环境素养”或含“环保素养”为主题进行检索,所选择的时间段为“不限—2020年”。虽然2020年的数据不完整(知网只收录到4月份),但是为了知晓和预测2020年生态素养的研究状况,故将2020年纳入检索结果中。共检索到541篇以生态素养为主题的文献,经过逐一核实删除无关文献,选择文献的标准是:(1)所选的文献均为中文文献;(2)所选文献的研究主题均为“生态素养”或“生态文明素养”或“环境素养”或“环保素养”等相关领域;(3)所选文献的类型仅包括期刊论文。通过以上的标准进行筛选,最终得到有效文献317篇(2020年5月检索)。
本研究主要利用CiteSpace5.6.R5软件对收录在中国知网的生态素养相关文献的高频关键词或主题词进行分析,揭示出生态素养领域的研究现状及趋势进行分析,主要分析生态素养的研究热点、生态素养的研究作者、生态素养的研究趋势等方面。
从中国知网的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可知,生态素养的学术文献最早见于1997年,王辉对“环境素养与生态素养”进行了探讨。同年,在希腊召开了“国际环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和生态意识”的国际大会。到2002年,发文量有所增长;随后,2003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从2006年开始,生态素养相关的文献数量明显增长,2011年有所下降。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当中之后,生态素养领域的相关研究逐渐得到了关注,使2013年至2020年的生态素养相关文献数量呈稳步上升的趋势,预测2020年的发文量将会多于2019年的发文量。
图1 1997—2020年生态素养文献数量统计结果
本研究将“在中国知网上发表生态素养领域相关文章的数量为3篇或3篇以上的研究者”称为核心研究者。通过使用CiteSpace5.6.R5软件对生态素养的研究者进行分析,得知生态素养领域的核心研究作者的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1997—2020年我国生态素养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
从表1可看出,在生态素养领域,论文发表量最多的研究者是王国聘和蔡君,共发表了4篇与生态素养相关的文章;其次是汪杰明、甘黎黎、刘伟华、刘彩霞、王淑英、蒋国保、方必基、翟金德,以上8位研究者分别发表了3篇与生态素养相关的文章。
在CiteSpace软件中以作者为分析单元,得到了生态素养研究领域的核心研究者知识图谱,如图2所示。
图2 1997—2020年生态素养研究领域的研究者知识图谱
从图2可以看出,生态素养研究领域的研究者知识图谱的网络较零散,各研究者节点之间的连线也较少,仅有几条,这一定程度说明了生态素养研究领域的研究者之间的合作较少,在少有的合作中,多为两人间的合作,且大多研究者均是独立进行研究的。
对于生态素养领域的核心研究机构的具体情况,可由表2得知。南京林业大学是生态素养领域文章发表量最多的研究机构,发表了5篇该领域文章;其次是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在该领域的文章发表量是4篇;紧接着是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浙江外国语学院国际文化传媒系、吉林大学管理学院、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上海理工大学、衡阳师范学院环境教育研究中心、衡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系,这7个研究机构均发表了3篇生态素养领域的文章。由整个结果可看出,从1997年开始至今,生态素养相关的研究文献不算丰富,各研究机构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较少。
表2 1997—2020年我国生态素养研究领域的核心研究机构表
生态素养领域的核心研究机构的合作情况,见图3。各核心研究机构知识图谱的网络分布较零散,未形成较为明显的聚类,仅个别核心研究机构之间有合作现象,如衡阳师范学院环境教育研究中心与衡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系之间的合作。这一定程度说明了生态素养领域的研究也得到了相关研究机构的关注,但各研究机构多为独立研究,不同研究者和不同的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性不强,影响了生态素养领域研究成果的共享性与流动性。
图3 1997—2020年生态素养研究领域的核心研究机构合作知识图谱
利用CiteSpace软件绘制了生态素养研究关键词共现图,如图4所示。从图4可看出,生态素养领域出现的排在前10的关键词分别为:生态素养、环境素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教育、环境教育、生态教育、高校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这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生态素养领域的研究热点。
图4 1997—2020年生态素养研究关键词共现图
通过采用CiteSpace5.6.R5软件对生态素养的关键词共现情况进行分析,在“Clusters”中选择了“Summary Table/Whitelists”,得到了生态素养领域的关键词共现网络聚类表(见附表 1)。
附表1 1997—2020年生态素养研究领域关键词共现网络聚类表
由附表1可看出,生态素养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主要包括“美丽中国”“环境素养”“生态素养”“环保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环保素养”“环境教育”“生态文明”“校园规划”“高职院校”10个聚类。
同时,结合图4和附表1,可将现阶段生态素养研究总结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关于生态素养的内涵
“生态素养”是由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环境素养”演化而来。美国生态教育家大卫·W·奥尔(David W.Orr)的文章“Ecological Literacy”(生态素养)中也提到了“生态素养”,文中指出:掌握生态素养就要学会并喜欢阅读,同时,需要拥有运用数字的能力,此外,还需要具备对大自然有较强的观察能力。文中还探讨了西方生态素养培养过程中造成困境的原因以及通过生态素养教育来改变人们生活的方式[1]。通过对中国知网期刊论文的检索,发现“生态素养”一词最早是由王辉在1997年发表在《科学时代》期刊上的名为《环境素养与生态素养》的一文中提出,并对生态素养的内涵进行了界定。“生态素养包括有阅读能力、使用数字的能力、思考能力、观察自然的能力。”[2]2010年,完芳认为生态素养包括生态知识、意志、行为[3]。2011年,翟金德认为生态素养包括生态知识素养、生态伦理素养、生态情感素养、生态行为素养[4]。2014年,蒋国保表示,生态素养包含生态伦理、生态知识、生态行为和生态审美[5]。同年,李良进和李志德提出:生态素养除了蒋国保提到的那四个方面以外,还包括了生态情感[6]。2016年,方必基、朱雪丽以及刘彩霞认为生态素养包括生态文明知识素养、生态文明意识素养、生态文明情感素养及生态文明行为素养[7]。2018年,余国圣借鉴了李进良和方必基的观点,将大学生的生态素养分为生态知识素养、生态意识素养、生态情感素养、生态行为素养、生态伦理素养和生态审美素养[8]。
综上可知,生态素养的概念到目前为止还未有一致的界定,但多数学者均认为生态知识素养、生态伦理素养、生态情感素养、生态行为素养这四个方面的综合素养是一个具备生态素养的人必不可少的,也有学者还提到了生态情感和生态审美。
2.关于生态素养的培育路径
通过查阅中国知网关于“生态素养”的期刊类文献,发现对于生态素养的研究群体大致是学生、公民和教师这三类,那么,对于生态素养的培育也是针对这三类群体而提出。
(1)公民生态素养的培养
提升公民的生态素养水平需要多方面相互配合来进行,政府可作为公民生态素养提升的引导者,教育机构要充分发挥教育优势,社会发挥其监督职能,家庭注重熏陶,全方位、多举措地进行全民生态素养教育。其中,环境教育对提升公民生态素养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是生态素养培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可将公园、景区或者自然区域等作为公民开展环境教育的“场所”,将各类自然环境作为环境教育的“教材”,以此,提升公民的生态素养水平。
(2)学生生态素养的培育
学生生态素养培育的重任主要落在各级各类学校身上。首先,各学校可从课程教学入手,将生态素养相关知识融入到各门学科当中;注重树立任课教师将生态文明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的意识,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探索生态文明教育的具体内容和合适的方法;除了课堂教学以外,也注重校内和校外相结合的形式多样的生态体验活动;其次,还需注重校内生态环境的创建及生态文化的构建,尽力给大学生营造出浓厚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校园氛围;此外,应该注重教师生态素养水平的提升,因为教师生态素养水平会影响到大学生生态素养的培育。
(3)教师生态素养的培育
王素和余新曾对教师的环境素养进行了调查,发现教师缺乏综合的生态知识和能力,相应的环境素养的培训缺失且生态行动滞后于生态意识[9]。此外,中小学教师环境教育培训的状况也不容乐观,主要存在培训对象的数量较少、培训的内容不完整、培训的模式较传统、培训研究工作欠缺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查阅中国知网自1997年至2020年期间期刊类的文献可知,以大学生的生态素养为研究主题的成果最多,其次是对公民的生态素养的研究,而对教师生态素养的研究少之又少。
3.关于生态素养的测评研究
生态素养测评研究与环境素养测评研究存在混淆的现象,曾昭鹏将环境素养分为环境知识、环境态度、环境行为3个二级指标[10],11个三级指标,并编制了环境素养的调查问卷对662名大学生进行了预调查;余国圣将生态素养划分为生态知识素养、生态意识素养、生态情感素养、生态行为素养、生态伦理素养以及生态审美素养这六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共设置了46个调查题项,对860位大学生的生态素养进行了调查。
综述可看出,关于生态素养的测评,多以大学生群体为主,主要针对大学生生态素养的测评,但是缺乏对其他的社会成员生态素养的测评。就目前仅有的测评工具来看,存在测量工具不统一的现象,对大学生生态素养的测评未形成统一的评价体系。
为了了解我国生态素养研究的发展趋势,运用了CiteSpace5.6.R5软件,获得了生态素养研究文献的关键词突现图,反应出各个时间段内生态素养领域的研究趋势,具体情况如图5所示。
图5 1997—2020年生态素养研究关键词突现图
由图5可看出,2002年—2009年,突现词为“可持续发展”;2003年—2010年,突现词为“环境教育”;2003年—2011年,突现词为“环境素养”;2017年—2020年,突现词为“生态文明素养”;2018年—2020年,突现词为“生态文明教育”。其中,“生态文明素养”和“生态文明教育”在近几年的突现率较高,说明这两个方面是我国生态素养目前的主要研究趋势。我国生态素养研究的变化趋势可由关键词的时区图(如图6所示)获得。
图6 1997—2020年生态素养研究热点时区图
由图6可看出,关于生态素养的热点研究可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2003年以前、2003—2009年、2012年至今。
1.2003年以前,主要研究的问题有:生态素养、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可持续发展理念在20世纪90年代被各国接受,随后便逐渐开始重视可持续发展教育。199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提出了整改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的方案;自2001年起,国家环保总局大力宣传可持续发展教育,引导人民群众对环境问题的重视,;2003年的《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中提到,在各级各类教育的教材中增加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内容。由此可见,在这一阶段,可持续发展教育在各类教育以及社会各界中得到大力的推进,使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全民生活中得到普及和遵行。
2.2003—2009年,主要研究了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教育。胡锦涛在2003年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随后在2005年提出“在全社会大力进行生态文明教育”。这使得在这一阶段,这一领域的研究多集中在对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还关注了对大、中、小学生各阶段的生态文明教育的研究,在中小学已经开设了环境教育课程,在大学已经增设了环境教育专业;截至2005年,全国共有200多所开设环境教育专业的高校,为社会培养了诸多环境科学专业人才。
3.2012年至今,主要研究了建设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垃圾分类。2012年,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做出了“建设美丽中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随后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了国家五年规划中。2019年7月,上海市的垃圾分类正式实施,随后,在其他城市逐渐开展实施。因此,这一阶段的研究主题多集中在对建设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垃圾分类的研究。
当前,生态素养的概念没有进行统一的界定,这会影响生态素养的后续研究。同时,各类社会成员生态素养提升的前提是明确自身生态素养的构成,因此,应对各级各类社会成员应该具备的生态素养进行界定和确定,在他们知晓自身应该具备哪些生态素养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升或培育其生态素养。
目前关于生态素养的测评,对各级各类社会成员的生态素养的测评量表不全面,且对同一测评对象的测评量表也存在不统一的现象。因此,想要科学地、客观地测量各级各类社会成员的生态素养水平,应结合我国的实际状况,通过科学的方法修订出适合不同社会成员生态素养水平的测评标准,以便更客观、更精准地了解各级各类社会成员生态素养水平,进而提出较有针对性地提升或培育策略。
国内在生态素养领域已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为其他学者再次深入研究提供了较好的研究基础,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但是就目前而言,对于生态素养领域的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研究所涉及的对象上,已有研究更多是针对学生、公民、机关领导干部等,但是忽视了一个极为特殊且又重要的群体——教师,对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中教师的生态素养的关注度还不够,有待关注和重视。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其生态素养的水平会影响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因此,应该重视教师的生态素养,加强对教师生态素养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