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益天
编者按:
孩子从来到这个世界,甚至还未出生的时候,就已经在学习了。然而家长真的了解孩子的学习过程吗?“学习故事”—— 一套来自新西兰的儿童学习评价体系——提倡从相信和接纳儿童的视角来观察、解读、促进孩子的学习。本刊“学习故事”专栏,致力于用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学习故事,记录下孩子真实发生的学习事件以及成人给予的回应和支持。期待家长朋友们在阅读同龄其他孩子的“学习故事”时,能渐渐把握住“观察”自己孩子的积极视角,学习如何聆听童声,解读童心。因为我们相信:只有懂得,才能更爱!
医院游戏开始了,思远是第一个来到牙科的“病人”,他将挂号单递给“医生”烁烁。烁烁仔细看了看,询问道:“你怎么了?”“牙齿,我牙齿疼。”思远指指自己的嘴巴。烁烁在医疗盘中挑了一个口腔镜,让思远张开嘴:“你嘴巴张大点。”说着,烁烁将口腔镜放入思远口中检查。没等烁烁开口,思远说道:“我有两颗蛀牙。”“嗯,我看到了。”说完,烁烁拿起笔开始在病历本上记录,一边记一边自言自语:“今天是4月18日,嘴巴里有两颗蛀牙。”只见烁烁在病历本上随意画了两笔。思远瞪大眼睛问:“这是什么?”烁烁回答道:“你看不懂呀?嗯……”在一旁观察的我看见了,先和烁烁讨论了一下,鼓励他重新记录。这次,烁烁在病历上画了格子,第一个格子里畫了日期,月和日分别用月亮和太阳表示,年龄用麦穗表示,还画了一个嘴巴,两颗牙齿涂黑表示蛀牙。记录完,烁烁就请思远躺下来,给他“拔”牙。“拔”完牙,烁烁挠挠头说:“回家再吃点消炎药就行了,处方单我就不开了。”
博涵是第二个来到牙科的“病人”,这次烁烁在病历本上很快画上了日期和嘴巴,嘴巴里有上下两排牙齿,并在下排的其中一颗牙齿上画了一个黑色的小点。烁烁指着上面记录的内容告诉博涵:“你下面一排的第4颗牙齿蛀了,要拔掉。”博涵听完皱着眉头问:“一定要拔掉吗?”“一定要拔掉。”在烁烁肯定的口吻下,博涵只好乖乖地躺了下来。
什么样的学习在发生?
孩子们在游戏中的角色意识较强。“牙医”烁烁对自己的工作职责非常清楚,很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通过一问一查一记的系列看牙过程,不断完善自己医生的角色。烁烁知道要记录病情,但是记录得比较笼统,可以说只有他自己看得懂,“病人”似乎并不了解自己的病情。在老师的引导下,烁烁懂得了用更为直观的方式呈现到病历中,就病情和治疗措施与“病人”进行了沟通,让“病人”准确地知道自己的牙齿情况。“医生”把自己记录的病情介绍给“病人”听,小“病人”博涵也能看懂病历,从而分享了前书写经验。
下一步学习的机会和可能性
从目前孩子们前书写能力的发展水平来看,他们以画画形式记录病历本不成问题,只是在开具处方单时有一点困难。接下来,我们设计怎么开设处方单吧!老师初步设想是,处方单上会有病人的姓名或学号、验血输液配药等标记,每个标记后面是医生对大小剂量、数量、形状、位置的选择和记录。怎么记录这些信息呢?下次活动课我们一起讨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