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婕
摘 要:人力资本开发在一定意义上具有公共物品属性,涉及利益主体更加多元,教育投入的外部性特征明显。有效的鼓励如果较为缺乏的话,企业和劳动者对人力资本投资不足的问题就会呈现出较为普遍的现象。与此同时,由于长久以来计划经济对我国的影响,企业财务管理领域人才较为缺乏的问题日益凸显。具备专业技能的财务管理行业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诸多问题,是市场因素、政策因素乃至社会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核心正是激励问题,需要从个人、企业、教育机构及政策、社会层面加以综合分析。
关键词: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市场环境;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1)03(b)--02
财务管理从字面上可概括理解为,对某一个企业单位的企业经济关系和资金流转程序进行合理调和处理的工作总称。在“一带一路”大背景下,市场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经济贸易往来互动也更加密切频繁。因此,人们越来越重视企业单位之间财务管理活动。同时,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空缺的难题也越来越凸显,国家和社会也对此开始重视。调查分析显示,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在分析解决问题的学识上、学历和工作阅历、工作经验都会受到严格把关,因为市场经营主体对这些方面要求较高。我国对高级财务管理人才需求会伴随着企业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长壮大而将进一步飞快增长,栽培大量高素质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意义显现了出来。
1 在财务管理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
1.1 个人层面
从个人层面来看,技能人才职业发展成长路径很窄。高技能人才一般需经过10年以上的成长周期,除职工本人必须投入大量精力之外,还需要相对稳定的职业发展环境作保障。但由于多数企业缺乏系统的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技能人才频繁“跳槽”,流动性增强,加上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尚不健全,高技能人才接续成长路径狭窄、难度较大,大量技能人才因缺乏清晰的成长路径,而放弃技能提升。目前,申请工程系列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定的这些具有高技能的人才,仍然面临学历等资格条件“壁垒”[1]。
1.2 企业层面
从企业层面来看,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成本较高。与一般技能人才相比,高技能人才培养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一旦流失企业将面临高昂的成本损失,其中既有人才培养的直接成本,也有机会成本和沉没成本。与招聘引进的高技能人才相比,企业自主培养的高技能人才往往更契合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更容易融入企业创新和研发体系,但考虑到成本和风险,企业仍然更倾向于采取招聘引进方式来满足人才需求。
1.3 教育机构层面
教育部曾提出:“在专业培养目标中,那些工商管理高级人才不仅要能够投身于财务管理工作,也要具有财务管理及相关的管理、法律、经济、会计和金融等领域的能力和学识”。而现在之所以此专业的人才培养被同一目标变得虚化,是因为才干和专业设置在各高校存在着差别。还有由于大学生在知识面、经验等领域存在的局限,没办法栽培出高层次的专业人才。通常来说,工作经历不多或者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是比较适合去中小企业,因为在那里对他们的工作要求不高。相反,在大型企业里对专业人才的要求就会很高了。根据学校对专业培养目标的无差别化来看,发现在财管专业学科建设方面国内很多学校能力不足、水平达不到较高的高度,不能根据实际需求来恰当设置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1.4 政策层面
从政策层面来看,伴随终身的职业技能培养训练制度需进一步更快完备改善。主要表现在职业教育学制改革滞后,具有“独木桥”特点的职业教育格局还未冲破,本应通畅流顺的“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三个过程连接不通。教育财政投入结构不尽合理,人才评价多头管理、政出多门、教评交叉等诸多方面。总体来看,政策对技能人才、企业和职业技能教育机构的激励仍显不足,政策导向仍不够明晰,政策不够具体,落实难度较大,难以形成政策合力。
1.5 社会层面
从社会层面来看,我们当前的大环境不符合技能人才的生长要求,仍然需要进一步改良改进。对于职业教育,即使许多家长学生正在改变他们的看法,但目前仍然没有扭转大社会對它存在深偏见的局面,“重学历、轻能力”的现象依然突出。在社会地位、工资薪酬待遇、创新创业等方面高技能人才的价值还没有得到全面充分的体现。
2 我国高技能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计策
2.1 使培养机制得到完善,使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平台得到搭建
企业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行方案要被制定,建立三级联动培养机制,三级包括学校、企业、车间。
学校要重视学生的财务管理实践环节;财务管理理论创新要被加强,有关创新的认识和才干要被重视。教育手段和方法要被合理改革,同时学生成才的选择权要被赋予与保证,个性的自由发展要被尊重[3]。
选拔推举财务管理专业人才要由企业用人单位直接负责,调动全部积极因素负责科学制定培养计策,仔细督促落实,职业发展中的疑惑困难和能力提高中的问题难点要被及时有效地解决,保障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健康发展成长。
为了达到人岗相匹配、量才适用的目的,实现人才优化配置,企业应当依据优秀财务专业人才的特性,以公司生产实际情况为基础,合理地安置工作岗位。利用一些建立的平台和选贤与能的机制,来寻找、选取出色的人才,如可以举办一些如:技术比试、岗位公开竞争招聘、各类竞争比赛、座谈会等活动比赛。
2.2 动态交流要被强化,制定良好职业生涯规划
一般来说在当前的企业管理中,从财务管理人才刚刚离开专业学校,踏入符合自己专业的企业那一刻,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就已经开始展开对专业人才的了解和基本能力分析,通过与其进行特定时间的沟通、工作过程中的日常表现等,分析和预测每一位财务管理人才最擅长的职业领域和能力,帮助他们做一个全面性、针对性强的职业规划,让其对自己的发展方向和职业前景更加明朗,并一步步地为其努力和奋斗[4]。
在对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企业的职业发展规划要及时调整与评估,以保证更加精确的定位员工的职业生涯路线。为了让专业人才日渐加強对公司企业的安全感融洽感,对他们实行准确无误的职业策划是必不可少的,将企业人才的个人发展成长变为向前推动企业发展成长的动力目标。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尤其是一线大学生,对他们实行思想动态解析,同时也可以举办座谈或联谊形式的多种多样的活动,分级别、分层次地进行有效的心理开导、解惑等,便于双方有效及时的交流,这对于财务管理人才在恰当谋划职业生涯和制定职业对策方面的益处是非常明显的[5]。
2.3 考核与激励双管齐下,确保价值观正确引导
有一些方面需要培养主体来准确无误、不依赖主观意识的记载评定,这些方面包括人才的素养提高、平常工作作为、道德人品能力,依据最终评定结果合理改进人才培养规划。同时财管专业人才的荣誉及物质的嘉奖和心理精神上的嘉奖也应当及时给予,以便他们受到激励更上一层楼,完成正能量的方向率领。
激励导向要被深入强化,各种策略要被有效严格的执行。进一步加大各级财政投入力度,确保政策实施效果,提升企业、个人和相关教育机构的政策获得感。如技能人才的自我评定工作强度要被进一步加强,放宽学历、论文等方面资格条件等。建立健全以行政为主导、面向企业、学校和职工的第三方评价机制和评价体系,强化政策落实绩效评估。与此同时,进一步拓展晋升途径、提高工作待遇、增加教育培训机会等方法激励先进:采取精神鼓励、调整改善培养计划的手段争取让后进取得更多进步,保证人才资源的储备,同时保证数量性和质量性。
2.4 围绕产教融合,加大政策创新力度
其中的“产”意思是所设专业、所办的产业,概括来说便是经济运作中各种行业的总称。
产教融合机制能够实现财务管理人才的专业能够与企业所需要的人才进行对接,将教育与生产劳动一体化。自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尤其是党的十九大第一次在报告中写入深化产教融合,提出了推动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伴随着企业分工的深入发展,社会对财务管理人才的需要越来越迫切。企业为了自己的长远进步,务必会更加注重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栽培,学校要踊跃完成好校园和企业之间的协作,让学生在企业这个大舞台上进行实操演练[6]。企业要强化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积极鼓动各个地方在办学制度、人才发掘栽培等领域下好第一步棋。在产教深度融合、学历技能衔接、拓宽筹资渠道上,积极开展政策探索。尽快出台相对独立的职业技能教育教师评价体系和管理制度,实行更加开放的职称评审体制,在建立财政保证制度和人事管理中,“固定编制”与“流动编制”要双管齐下、融入其中,拓宽职业院校高素质兼职教师队伍来源渠道。“产教融合型”的评审和嘉奖要多多开展发放,那些取得显著成绩、发挥率领功效的企业要予以他们在项目创办、财政贴补、税收援助等方面的优先帮助。
3 结语
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中国早已提前进入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了确保企业在这样的背景下得以稳步的可持续发展,企业管理人员必须着眼于人才培养战略,通过深入政府政策、分析市场需求、实施完善的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企业人才的专用型和职业素养,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出更多源源不断的符合社会需求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使其可以在新时代背景下更好地为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李欣.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财务管理教学改革研究[J].社会科学前沿,2019,8(05).
葛君梅.人工智能背景下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探索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0(10).
甘晓东.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以信阳农林学院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20(18).
兰丽娟.多维度视角下国际化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以广西外国语学院为例[J].知识经济,2020(12).
李颖.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财务管理实践教学研究[J].财会学习,2020(07).
张素芳.基于信息化和职改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技能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