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记忆——玩陀螺

2021-04-06 03:48杨钦海
闽南风 2021年2期
关键词:圈外圈内陀螺

杨钦海

童年是久忘不掉的回忆,人们总是把那段快乐、无忧、幸福、绚丽多彩的美好时光称之为“金色童年”,每每回味起来,就像沙滩上的贝壳,捡也捡不完,数也数不清。这也是有着许多人共同的心灵记忆,更洋溢着一份真挚的乡土情怀。

玩陀螺,本地方言叫“打术”,闽南语称作“干乐”。它是一种木头制的圆锥形玩具,下端有铁尖,围绕上绳子后,急甩出去,落地后就能在地上直立旋转。

在20世纪70年代前便是最受孩童热爱的游戏之一。

据资料记载:陀螺,是中国民间最早的娱乐工具之一,也叫作陀罗,至今最少也有四、五千年的历史。

说起玩陀螺,的确是一项有趣而具吸引力的游戏,大家都会想尽办法,把陀螺的铁尖磨成各种形状,为的就是能把对手的陀螺劈打成两半,而自己的陀螺能继续旋转,才是最后的赢家和快乐。

陀螺制作,坚硬且弹性力较强的木材是制作陀螺的最佳材料,旋转有力,耐磨损。但那时经济比较落后,条件限制,木材也匮乏,很难找到像“柯树”“椆木”等材料,只要能找到木材,自然就很高兴。

记得按木材的坚硬度排序,曾经有这么的一种说法,一是香樟树;二是乌桕树;三是芭乐树;四是苦栋树……

材质结构不紧密的陀螺一甩出落地,伴随着那一阵风,最会发出长长的响声,而且声音最响。听,那一瞬间,传来“嗯——”的一声,声音迂回在耳边回荡,叫人听得入迷,不时赞许,但这也时有被劈成半的危险。

找到一根比较粗一点的木头,拿一把锯子或柴刀来削它的顶端。把它的头部削尖,表面一定要削得光滑。削完后,再把这个头部给剁下来,然后再把一颗铁钉钉入它尖的那一头去(通过实践得出的经验,后来的钉子有的改用铜钉子,硬度较强),钉好后,再慢慢加工,直至把它形状上半部分为圆形,下方尖銳。放到地上试着,先用手转动,等它在地上转圈起来,挺然不倒,一个木制陀螺也就做成了。

陀螺的大小规格,可根据选择的材料和自己的喜欢,随心所欲,美观、精致度倒是看每个人不同的手艺。只要能做成功,也就可以获得一种成就感,一种自我创作成功的快乐。

它不受时间、空间和人数的限制,每到空闲时,三五成群,相约在一起,只要有空地,大家就不亦乐乎。大树下,土壳石灰埕等场地,都成了童年玩陀螺的乐园。

在地上先画一个圆圈,圆圈的中央,再画一个小圆圈,这个小圈是专门放置“死”陀螺的。凡两种情形者都视为“死”,一种是在圈里转动而转不出大圈外,另一种是甩在圈里不会转动。

玩陀螺的优点就是参与人数不拘,可以单一,也可以按人数多少分组(分地)进行,若遇单一的奇数,也无妨,可以设为“裁判”,也乐在其中。

游戏规则,在游戏开始时,各人应轮流将自己的陀螺往圈子里打,使陀螺能旋转出来。如陀螺已固定在一点上旋转,这时,可用绳子将它圈出来,只要到达圈外还在旋转,都不算它“死”。如果陀螺停止在圈内,或一抽下去就不动了,都算“死”,就得自觉地将陀螺放在当中小圆圈内,任别人处罚。若处罚别人的陀螺也停在圈内,照样也要放在小圆圈内,任人处罚。如果很幸运的没有被击到,或是被击到而没有被分解,可以拿出一个陀螺,用水平抽法,将自己那个小圆圈内待死的陀螺击出圈外。

一番轮流完毕,经受处罚的“死”者,有的也是“皮开肉绽”“伤痕累累”。接下来的“死”者,就要静候“战友”组织营救,被“营救”出圈外的才得以“复活”,重新归队,继续参与其中。

“营救”的规则是“先死先救”,但在那“战火纷飞”的场面上,有时也会出现“后来居上”,那就得来一次“禁老犯”了。即,一方的“死”者被全部救出,另一方“小圈”里还剩下的几个“死”者,就是“老犯”。而这些“老犯”就要再次经受对方更“严酷”的“钉死肉”的“惩罚”。

每位“老犯”要逐一被对方握在手中,轮流用自己的陀螺对着“老犯”用力“钉打”。“老犯”饱受“惩罚”得“百孔千疮”“头破血流”,苦不堪言,悲不自胜,也惹得大家捧腹大笑。

场上,各个摩拳擦掌,手持像个圆锥体的陀螺,钉朝上缠好绳,惯用右手者朝顺时针方向缠绕,惯用左手者方向相反,预留一小段,打个单结,以供握绳或缠绕在指头上。然后,往地上前抛后扯,陀螺便在地上旋转起来。当它速度慢下来时,再用绳子不断抽打它的侧面,使直立旋转,如此便可转个不停。

瞧,她像个骄傲的舞女,脚尖轻轻点地,衣裙自然张开,旋转,旋转,持续旋转,完全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一切的生命都好像为她紧张得屏住了呼吸,偌大的世界安静极了。

陀螺头顶上点缀着不同颜色,那五颜六色的陀螺们旋转着,相互碰撞着。蓝色的陀螺正攻击着绿色的陀螺,绿色陀螺就像凶猛的老虎一样猛扑了上去,把蓝陀螺打得落花流水,满地找牙。

哇,那“大力神士”惟我独尊,一个“天马行空”,把 “独眼龙”碰撞得失去平衡,东倒西歪,还不时地还发出“桹桹”的声音;“飞天豹”,挥动长臂,高举过头,使出“飞术”纵身一跃,当头一劈,无情地把“大花脸”劈成两半……

看到自己的陀螺旋转自如,且有强大的攻击力,战胜“敌人”而沾沾自喜,踌躇满志;看到“同伴”那像不听话的孩子一直在圈内转悠而心急如焚,总是期盼着,奇迹能发生;而看到“战友”最后倒地而“死”却无可奈何,顿足捶胸……

游戏胜负,视“战果”论输赢,一方“全军”覆灭为负,若碰到中间就结束时,就按“死”的数量定胜负,“死”者少的一方获胜。

每次玩陀螺的场面都能吸引着许多孩子和大人们的围观助威,呐喊叫好。加油声、惋惜声、欢呼声汇成了一首美妙的乐曲。

陀螺——既能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又能凝集团队的合作精神,带给了孩童们欢乐的童年时光,也增添许多回味无穷的童年乐趣!

猜你喜欢
圈外圈内陀螺
你不在
望木星(太阳系最大行星)
“打针”
NO.6陀螺
陀螺画
打陀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