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佩
摘 要:教学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教师不可能在时间有限的课堂中,教给学生终身受用的知识。所以在学生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数学教学中,可通过创设情境、动手操作、相互竞争及展示成果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字:自主学习;能力;活动;成果展示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教师不可能在时间有限的课堂中,教给学生终身受用的知识。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如何主动的学习要比直接传授知识更重要。为了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成为一个有趣的、主动的过程,能独立、系统地掌握数学知识,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来思考实际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的学习方式,在教学实践中,我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创设情境,培养自主学习的兴趣
创设合理的情境,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材内容,加深新知的印象,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唤醒学生的认知系统,拓展学生思维,使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得到最大发挥。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一般是在引入时创设情境,如在教“年、月、日”这节内容时,我是通过这样一个情境引入的:我们学校的王老师,她今年2018年才过她的第13个生日,你知道王老师她是哪一天生日吗?她2018年又是多少岁呢?全班一下子就议论开了,“王老师为什么只过13个生日呢,我都过了8个生日了”,在学生急于想知道原因时,我出示了当天的课题“年、月、日”,并接着说如果你跟着老师认真地学完这部分内容,你就会明白这其中的原由了。老师这种简短的、有趣的导入方式为学生自主学习做好了铺垫,,令学生兴趣大增,急切地想了解这其中的原因,就会主动的进入自主学习阶段。
二、以活动为载体,体验自主学习的魅力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学习的最根本途径应该是活动。”而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数学是一门抽象性、严密性和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往往使孩子们感到枯燥乏味,如果我们教师在课堂内设计有趣的活动,就能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学习过程中体会数学的魅力,。
在教四年级《大数的大小比较》时,因为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而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善于运用原有的知识探究新的知识。所以我就先复习了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再把新知的探究完全交给学生,考虑“大数的大小比较”都是由一些位数多的数字组成的,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所以我把课堂的知识点都巧妙的融入三个活动中,让学生通过活动,自主探究,感悟并总结出大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活动学习卡一:卡片上有一个七位数(5997998),活动要求:有一个七位数,除最高位外其他数位上的数字都与卡片上的数字相同,你能摆出比5997998大的数吗?
活动学习卡一:卡片上有一个七位数(5997998),活动要求:有一个七位数,前三位数字与卡片上的完全相同,你能摆出比5997998大的数吗?
活动学习卡三:卡片上有一个七位数(9999999),活动要求:你能摆出一个比9999999大的数吗?
我借助这3个活动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有效的化枯燥为有趣,活动后,我惊喜的发现学生能自己总结出“大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并能很好的完成课后练习。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不仅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让学生体验到了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魅力。
三、引入竞争机制,激发自主学习的动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竞争中思维的灵活性、清晰性和流畅性等方面都明显优于非競争条件下的学生,而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正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相互竞争的机会,它能大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新知识的热情。如在教学:“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先用课件给学生呈现了一组数字,问:“谁能以最快的速度从这组数字中找到能被2和5整除的数。”由于好胜心的驱使,学生都会抢着说答案,当比赛结束后,学生的好胜心就会转化成求知欲。“为什么有人能又快又准地判断出来呢?”学生为了明白其中的原因,就会主动学习这一内容,大大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四、成果展示,收获自主学习的快乐
展示是自主课堂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课堂因学生的展示而变得更精彩,如我在教“植树问题”时,我先出示一份招聘环境设计师的启示,要求设计师根据我的要求提交植树方案,每个小组根据老师的要求自主探究植树方案,在成果展示环节,我邀请了具有典型性的三组学生进行汇报,每一小组汇报一种设计方案,通过汇报,同学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发现自己设计的不足,从而进行补充,也可对汇报者的方案提出质疑。如,第三组同学汇报的是在狗熊岭和狮子山两座山之间植树,根据老师课件展示的图片来看,应该是属于两端都栽的情况,但汇报者却是两端不栽的情况。同学们通过讨论,一致同意是两端都要栽,汇报者也没有因为自己的方案被推倒而沮丧,反而因为同学们的质疑加深了自己对题目的理解。学生们就在这种畅所欲言的环境中的得出了最佳的3种设计方案,这堂课因学生展示时碰撞出的思维火花而焕发出新的活力,收获到了自主学习的快乐。当然,学生的展示不能是走过场,教师要对学生的展示给予适当的评价。评价应多采用激励、赞美的语言,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更高。
总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而这种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数学课堂教学时只有根据学生的心理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采取适合学生认知结构的策略进行学习,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自己就是学习活动的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是学习的主人,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智.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 读写算:教师版,2016,000(020):68-68.
【2】杨彩红.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 读与写(上,下旬),2019,016(025):175.
(湖南省长沙县果园镇果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