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性新闻理念:高校思政创新的启发与互洽

2021-04-06 03:54张树辉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1年3期

张树辉

摘 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高校思想宣传战线工作者,要不断提升创新思想引领的意识,借鉴其他相近相关、快速变革领域的有效创新理念、做法,从教育的规律和体系上、从思想政治工作的学理和方法上,不断推动新时代高校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建设性新闻理念的应用是值得关注的一个重要场景。

关键词:建设性新闻理念;高校思政工作;思政创新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十四五”时期乃至未来15年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建成教育强国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重要保障,就是要切实有效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

建设性新闻理念的缘起、本土化与关键内涵

发轫于20世纪末期,兴起于歐美新闻业界,并在全球范围引发研究与实践热潮的建设性新闻,成为新媒介语境下新闻媒体应对信任危机进行“自我救赎”的转型路向,主张媒体报道从“冲突性”“破坏性”话语向“积极性”“建设性”话语转变,以发挥媒体在新时代背景下信息传递、价值引导、共识共建的正向功能,从而提高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建设性新闻概念的倡导者凯伦·麦金泰尔 (Karen McIntyre)和凯瑟琳·吉登斯特德(Cathrine Gyldensted)将其定义为“作为一种新兴的新闻形式,将积极心理学技术应用到新闻生产过程中,以创造富有成效和吸引人的报道,同时保持新闻的核心功能。”[1]实验发现,引发积极情绪和含有解决方案的新闻故事会对受众产生积极影响,并使其产生更高的采取积极行动的意图。[2]

作为舶来概念的建设性新闻,其概念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使得其在新闻实践与理论研究中具有无限的想象力,正逐步为中国的新闻实践更好发挥正向引导功能提供新思路,也吸引了国内学界对其进行本土化的理论构建,如有学者提出,建设性新闻的中国范式是在历时性和共时性的坐标中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内涵和发展模式,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滋养、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核心、以社会责任与功能导向为目标的协同主义范式。[3]在中国文化基因和新闻理念与价值中始终渗透着对新闻建设性的追求。

现阶段,学界特别是高校关注研究建设性新闻呈爆发式增长,新冠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倒逼、促使这一理念的探索和应用的深入,建设性新闻理念越来越被更多新闻工作者主动或自觉地运用于新闻实践中。有鉴于学界对建设性新闻研究的已有成果,笔者认为,建设性新闻这个理念的生发,特别是在中国落地并本土化过程中,包含三个核心关键内涵:

一是“参与”。参与,是新闻记者不再置身事外,而是作为社会共同体的一员,介入到社会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新闻记者不仅仅是问题的发现者、揭示者,还是问题的研究者、解决者。新闻话语应该能够提供一种“问题解决导向”的叙述框架,在报道新闻事件的过程中,探索在传统新闻报道的5W基础上再加入一个W元素,就是“现在应该做什么”(What now)。也就是说,传统新闻报道着眼点是追溯过去“发生了什么”,而建设性新闻不仅仅要追溯过去,还要立足于当下、面向未来,提出解决方案。这必将对新闻记者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新闻记者不仅仅是时代的记录者,还应当是思考者、行动者。

二是“积极”。积极,是新闻内容生产与传播过程应当以一种积极的情绪来报道新闻、传播意见和建议。“建设性”不是简单的歌颂宣扬,更不是文过饰非,不能回避矛盾,而是要更加主动地面对问题、解决矛盾、弱化冲突,通过积极、正面的报道在社会中营造一种向上向善、求真务实、遵理崇智、尚美共情的“正能量”,通过这种积极的、参与式的新闻实践,为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赋能。这种积极性,在具体的新闻报道技术中,就是新闻叙事不仅仅关注冲突、反常、灾难、离奇、个案,还要反映出协作、团结、信任、和谐、进取和成长。

三是“包容”。包容,是吸纳不同社会群体、阶层的利益诉求,吸纳公众的广泛参与和协同合作。建设性新闻要通过新闻报道为广大公众“赋权”:也就是要通过对新闻事件背后深层次问题的挖掘,为人们提供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背景资料,引导公众理解新闻事件背后的逻辑,形成一个理性的“舆论场”,构建一个稳定的“公共领域”。通过广泛、理性的讨论,寻求社会共识,避免社会冲突的放大,形成一种良性的社会发展环境。

建设性新闻理念对高校思政工作具有重要启发借鉴意义

新闻的受众和思想宣传工作、思政工作的对象都是人的群体。近年来,大众传播时代向公共传播时代的演进,人们阅读习惯和思维模式的变革,对于新闻事业整体发展、对于宣传思想政治工作而言,一样既是机遇更是挑战。

一方面,我们的主流媒体、高校媒体坚持正面报道为主、正确价值导向、催人奋进向上等有效做法,积极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关注提升新闻宣传工作的“时度效”,既开拓了积极借鉴建设性新闻理念、探索中国特色建设性新闻实践的良好局面,也在更好发挥新闻报道对于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强效作用方面做出了一些有益探索。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于高校是一场重大考验。主动应用建设性新闻理念,宣传报道各方和本校师生战疫好做法,弘扬正能量,在各校也激发出很多有益的探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社科大)作为一所新组建的高校,伴随疫情防控工作不断深入,主动将创造性做好综合宣传报道作为实现学校新闻宣传工作“系统升级”的硬任务:校内坚持“做强专题网+做活新媒体矩阵+做精特色报道+试水短视频”等有效做法;校外注重“强势进入主流媒体视野+主动搭建高校合作平台+重点报道刷屏社科报网+学术研究提升外宣影响”等拓荒深耕。此间,“大年三十我走进学校隔离室”从校内消息、当事人日记、社会媒体关注、权威新媒体推送,到《光明日报》发评论报道,传播了典型事件,更广泛宣传了学校“有力度更有温度”的做法;学校发起“致敬前线”的海报接龙,数十所高校响应参与;学校还设立以“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等为主题的重大科研课题,组织高校开展疫情防控与舆情治理的研讨。

另一方面,伴随中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时代,信息传播高速发展,自媒体影响力持续突飞猛进,已经事实上走下神坛的高等学府,越来越多的话题暴露在公众视野,被聚焦、被审视、被解构,乃至被诟病、被批判、被揶揄已经成为日常。高校在探索建设性新闻这一理念和提升建设性新闻应用能力的同时,还要深入发掘这个发展潜力和辐射影响力巨大的理念与高校新时代思政工作的重要依存和长久有效互动。

学界业界的积极探索和实践,并在理念层面逐渐达成共识,有效带动了高校新闻宣传工作者、思政工作队伍开始思考建设性新闻理念对于高校做好新时代青年师生思想引领的借鉴意义。2020年11月,北京市高校新闻与文化传播研究会联合中国青年报(网)、《北京教育》(高教)等与北京高校及业界、学界专家共同关注、研究建设性新闻理念与新时代高校思想引领这一现实问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也达成很重要的共识:建设性新闻的理念对于做好新时代高校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启发借鉴意义;高校要与主流媒体更好地加强合作融通,建成主流权威媒体与校方官媒有效互动、指导校媒矩阵良性发展,带动生成建设性新闻理念特征明显的舆论场、媒介文化和育人氛围;高校新闻宣传和思想引领创新要与“参与、积极、包容”这三个建设性新闻的核心关键内涵实现互洽升华。

建设性新闻关键内涵对高校思政工作的可能性路径示范

建设性新闻发展并形成中国经验,与新时代做好高校思政工作的出发点一致,同向同行,时有交集,互为借鉴之处甚多,特别是参与、积极、包容这三个特质,既是建设性新闻的本质,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进创新的重要思路,都是为了建构一种既相互信任、又积极参与和热烈讨论的氛围,既避免社会参与的“内卷化”,也避免群体行为的无序化,为构建一个协作共赢的社会体系贡献力量。

一是探索提升青年学生公共参与意识和效能的工作模式。我们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其重要标准就是在成为具备过硬专业技能、独立理性思考意识能力的现代公民的同时,更要成为心怀理想信念、葆有家国情怀、把握正确方向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当代青年学生应当是积极参与者、有力建设者,有建设者的精神、建设者的心态、建设者的行动,而不是冷漠旁观者、纯粹批判者。提高大学生的公共参与、社会建设的意识与能力,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命题。

互联网业界有一个概念叫“用户思维”,与新闻传播领域的“受众思维”不同。“受众思维”是一种被动的传播理念,把信息的接受者当作无差别、无个性、无互动的对象来看待;而“用户思维”是一种主动的理念,把信息、服务的接受者当作是主动的参与者、积极的反馈者和有效的使用者来对待。“用户思维”较“受众思维”有了深刻的变化。现在一些互联网企业又提出“玩家思维”,从“用户”进化到“玩家”。因为用户与产品提供者仍然是“二元对立”的,用户对产品的性能、价格等仍然较为敏感。而“玩家”则不同,他们对价格、性能不是特别敏感,具有高度的“主人翁”精神,通过参与产品的设计、生产、使用、改进的全流程,与产品的提供者共同推进产品的迭代进化。这种“玩家思维”强调要构建一种产品提供者、消费者、使用者“共生”的生态。这种思维模式在新闻生产领域已有深度体现,对思政工作创新也有重要启示。

无论是思想宣传工作、高校的思政工作,还是学校建设、社会治理、民族复兴,都需要调动广大公民的参与意识,提升广大公民的参与效能,特别是要提升青年人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建设性新闻是要提升全民的理性参与意识和效能,高校思政工作是要提升青年知识分子的理性参与意识和能力,这两者在这一点上是相同的。

近年来,社科大一直秉持这个理念推进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如通过让学生参与学校校舍和道路的命名,请学生参与学校宿舍、食堂、班车等日常管理工作,提升他们的“主人翁”意识;通过推动校园农耕劳动教育,让学生体验稼穑文化,体味劳动艰辛,增强节约意识;通过推进大学社会责任建设提升学生社会服务能力,与中国人民大学、浙江传媒学院合作开展旨在塑造卓越新闻人才的系列见习营采访实践活动等。这些尝试都是为了让学生跳出“象牙塔”,面向民族复兴大业,培育家国情怀,做一个对社会更有价值的人。以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传播、社会计算等技术和理念赋能,研发与青年学生更好互动的新应用,通过人机联动的“算法推荐”,突破“信息茧房”,带动有效的“用户”参与、情感转向、思想引领,也将是学校一个重要攻关方向。

二是重构以积极正面的典范来引领青年学生的叙事方式。典型是时代要求的体现者和实践者。青年人天然地具有强烈的模仿愿望,典型对青年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一直以来,思政工作的重要内容就是用积极正面的典型来引导青年。但是随着新媒体应用的快速普及和发展,正面典型的传播渠道仍以主流媒体为主,而主流媒體无论是覆盖范围,还是传播能力,都正在被各类互联网平台所解构,正面典型的传播力也不可避免地在被各种各样的网红、明星消解。这种形势给我们当前的思政工作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高校思政工作有必要尝试新的范式来塑造典型、传播典型,学会用新的方式、新的话语体系、新的媒体平台来讲好典型人物的故事。这要求我们必须要与时俱进,了解并掌握年轻人在想什么、学什么、做什么,用年轻人习惯的表达方式、用新的传播形式和传播渠道来传播主流价值观。

社科大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新闻传播学院的学生持续参与中国青年网“中国人的故事”这一优秀的、有影响力的项目的策划采编,师生团队也正在以“共和国学人”为主线,深入挖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著名学者治学育人的感人故事,以微纪录片、短视频、访谈节目等形式呈现,持续打造一系列有内涵、高品质的校园制作,树立良好榜样,在青年学子中营造一种尊重知识、笃学敬师、明德尚行的风气。高校有义务通过整合各方资源,让青年熟悉的短视频平台多一些正面积极、内涵隽永的内容,提升正面典型在青年群体中的传播力与影响力,用这些厚重的精神航标来抵消浮躁快餐文化的影响。此外,社科大还在探索文创开发合作,推进高校MCN(Multi-Channel Network)建设,孵化培育一批知识网红,主动建构、重构适应青年人的话语体系、叙事结构,用青年人乐于接受的方式来强化思想引领。

三是培育包容尊重多样性文化促进多元共识的思维范式。受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当前青年学生包括青年教师躲避崇高、质疑权威、解构主流、追随个体、崇尚自我等现象成为常态,多元亚文化在青年中兴起,传统说教式的以及转变提效远迟滞于青年自身变化和社会变迁的思政创新举措,对青年人的影响式微。思政工作如何创新、如何避免转型真空期等问题必须得到有效破解。思政工作要想在青年人中取得实效,就必须要站在青年人的立场上去思考,去读懂他们、理解他们、尊重他们、包容他们、融入他们。高校思政工作需要建立一种与青年师生有效沟通的共识机制。

这种共识机制是一种多元化、多层次的共识:既能够包容多元化的观点和异议,也能够在不同的层面形成一致的态度。这种共识机制形象的描述可以借助“同心圆”的结构:最内层是主流价值观的“内核共识”,也就是认同党的领导、国家体制、社会制度等。这些共识是最基础、最本质的,是思政工作必须要坚持、必须要达成的,这是作为一个合格公民所必需的共识。中间层是“程序共识”,也就是认同一定的规则、机制,遵守相应的行为范式,这是青年人在社会中立足、发展的关键,是高校思政工作以及专业教育都需要强化的,也是高校思政工作要努力建构的。最外层是“议题共识”,是在某个议题、某个事件、某个观点上形成共识,这个层面就需要高校思政工作保持一定的柔性、宽容,允许多元化的存在,给予青年人足够的信任和理解。转变传统的思维范式,构建这样一种多元化、多层次的共识,是获得青年人认可和追随的前提,是思政工作守正创新的重要路径。

高校学生社团以及个人自媒体众多,其中不乏一些视角独到、思维活跃、文风犀利、善于深度报道且颇具职业精神和专业素养的学生,是校园里的“大V”,偶尔会令校方“脸红”“搓火”甚至“头疼”。与他们和谐共生、推进其建设性升级的一个有效做法就是,思想宣传和管理部门要放下架子、俯下身位,日常与学生们交朋友,为他们成就新闻理想创设条件,鼓励他们参与、融入,邀请这些民间高手对官媒建设提建议,承办某些栏目和选题。关键时刻、敏感时期,要主动“爆料”,通过他们的报道和推送,用他们的视角和画风,告诉大家学校要做什么,特别是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长远和大局的考虑是什么等,引导读者适度从管理者的视角看待事物的逻辑。在可能的情况下,校方官媒适度引用、转发自媒体的相关报道,有时候会在很多方面收到奇效。

参考文献:

[1] MCINTYRE K , GYLDENSTED C . Constructive Journalism: Applying Positive Psychology Techniques to News Production[J].The Journal of Media Innovations, 2017,4(2):20-34.

[2] BADEN D, MCINTYRE K , HOMBERG F . The Impact of Constructive News on Affective and Behavioural Responses[J].Journalism Studies, 2019,20(13): 1940-1959.

[3]漆亞林.建设性新闻的中国范式—基于中国媒体实践路向的考察[J].编辑之友,2020(3):12-21.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北京市高等学校新闻与文化传播研究会理事长)

[责任编辑:于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