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修见
教育部官网前一阶段针对全国政协委员《关于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做出的回应,再次引发大众对防止青少年出现过大审美偏差、培养男孩子“阳刚之气”等问题的关注。一方面,青少年对“小鲜肉”“高甜CP”“流量艺人”等趋之若鹜的现象引发了大众的思考与忧虑;另一方面,在走向“强起来”的新时代里,人们也期待青少年能够真正“美起来”。
与青少年审美素养、心灵情操和精神境界密不可分的,是他们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与创造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学校、社会与家庭形成共识与合力。这也是新的时代背景下亟须我们重视、探讨和应对的主题。
由“美盲”导致的青少年审美偏差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新消费时代,“颜值即正义”的宣传无处不在,大众对“美”的审视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青少年正处于自我意识的觉醒阶段,对美的关注与渴求愈发强烈。他们总觉得自己不够美,但对于什么才是真正的美,却仅有一种模糊的感觉。
画家吴冠中说过,美盲比文盲更可怕。一个美盲的人不知道何为真正的美,感受不到美,更创造不出美,内心也缺乏对生活的热爱。当代青少年在紧张忙碌的课业之余,往往把闲暇时间都花在玩手机、玩电脑和看电视上,而这些媒体上往往充斥着“拼颜值”的影视作品和娱乐节目。长此以往,许多青少年期待着自己能像明星偶像一样有“完美”的身材和面庞。当然,对外表美的追求无可厚非,但对于外表美的过度追求往往会让人忽视内在美的重要性。一个真正懂得美的人,有对世界和自我的整体性认识和把握,能感知世界上自然万物之美和生活之美,也能认知到生命自身的美更多地在于内心的丰富与充盈,因此不会沉迷于大众媒体这一隅。这样的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有鉴赏美、为美所感动的能力。反观当代一些青少年,因缺少此般审美境界而倍感空虚无聊,因缺少这样的认知和能力而成了“美盲”。
这些“美盲”青少年的审美为何会有“偏差”?所谓“偏差”,无非就是与人们所期待的时代主流审美有一定的距离。减肥减到“骨瘦如柴”、在身体上穿孔、“独特”的文身……他们本想用自以为“时髦”的形象来肯定自己、获得别人的赞赏,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产生令人忧虑的审美偏差问题。古人用“腹有诗书气自华”告诫我们要广泛、多元地学习,以涵养内在心灵之美。但今天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盲目追捧颜值、过度修饰外表,甚至不惜以牺牲身体健康为代价,实在有违“美”的本性。
当然,一定程度的偏差也体现了社会的宽容与进步。比如20世纪80年代初期,烫头发、戴墨镜和穿“喇叭裤”一度被看作是“不良青年”的典型形象。在那个年代,主流审美是真实、质朴而含蓄的美,虽然我们今天看起来似乎有一點“土”,但那种健康的、自然的、阳光的青春形象,是能够打动人、感染人的时代经典之美。那个时代的中学生们即使粗衣布裙,也能让人感受到他们那种积极阳光、朝气蓬勃的气质。
缺乏“美”的时代文艺代表
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审美标准有所不同。但古往今来,那些优雅、和谐、静穆与崇高的美的体验,始终是人类共通的情感。正是由于人类具有热爱美、追求美的天性和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才能创造出灿若星河的不朽的文化艺术经典,深刻地影响人类的精神世界,为人们不断提升审美趣味和心灵境界提供丰富的宝库。如今,当我们讨论青少年审美偏差现象时,最应该思考的是我们为青少年提供了什么样的审美环境和文艺作品,塑造了什么样的文化榜样和艺术偶像。
比如近20年来,我国虽不乏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但相比美国漫威电影《钢铁侠》和日本动漫《海贼王》中的人物形象,我们太需要深受青少年喜爱的坚强、勇敢、正直、无畏的文学艺术形象了。一些粗俗的网络文学、庸俗的宫斗剧、低俗的选秀节目,不仅毫无精神营养可言,还拉低了青少年的审美趣味和精神境界。“青春文学作家”在被法院判决抄袭后拒不道歉十几年(目前已迫于压力道歉),导演出一系列充斥着庸俗拜金主义的所谓“青春电影”,以至《人民日报》点名批评其“对时代、历史的伤害和不公道”。最终,那些盲目追捧其作品的青少年深受荼毒,其审美观和价值观可能也会在观看此类作品中被扭曲。
虽然近年来学校美育工作不断加强,但青少年的整体美育素养还是不容乐观。在大众媒体的影响下,他们的审美标准也极富“消费”特征,广泛存在的明星效应对青少年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比如那位写出“身为艺人我深知我国疫情的防控与重视”这样语法错乱的句子的艺人竟然粉丝千万。还有某些浓妆艳抹、矫揉造作的自媒体主播也能成为流量明星,引得无数青少年追捧和模仿。
如今,网络客户端已经成为信息的主要传播方式。微信、抖音、快手、B站等平台上众多参差不齐的自媒体内容,加剧了青少年“美丑难分”的审美焦虑。尤其一些商业节目为追求流量,往往语言低俗、造型夸张、内容猎奇而怪诞。这些信息被资本力量借助科技手段源源不断地推送给人们的时候,很容易误导青少年盲从这些非主流的“时尚”,对他们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网络时代也带来一些正面榜样,如带动了四川理塘旅游的“网红”藏族青年丁真、憨厚朴素又不失机智幽默的铁岭姑娘李雪琴等。所以,我们也不必对青少年审美偏差问题过于大惊小怪,但有必要深刻认识与理解造成这种偏差的深层原因。
全社会美育的共识与合力不足
虽然近年来我们一直强调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要把美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于学校教育各学段,但对学校来说,很难以知识化和技能化的标准定量考察美育效果。而且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偏重学生成绩的提高而忽视其综合素养的培养,时常忽略美育与学科间的连接,故而在美育的落实上,学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实际上,由于美育需要潜移默化地陶冶和滋养,青少年美育不能单纯依靠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而是需要全社会形成美育共识与合力。
蔡元培曾指出:“美育的基础,立在学校;而美育的推行,归宿于都市的美化。”青少年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与创造能力,仅通过课堂理论教学或艺术技能训练是很难获得的。这些能力更需要在具有美育意义的生活环境中养成,在充满美的享受的艺术体验中感悟。如果“环境美”对人的熏陶不足,人们就无从感悟“美”的真谛。
所谓具有美育意义的生活环境,蔡元培认为,美育除了建筑、雕刻、图画、音乐、文学这五种外,美术馆的设置,剧场与影戏院的管理,园林的点缀,公墓的经营,市乡的布置,个人的谈话与容止,社会的组织与演进,凡有美化的程度者均包含在内。反观当前社会,以经济主导的“快速消费”观念盛行,商场内人声鼎沸,而文化性场馆、公园绿地却只是人们偶尔放松的地方。具有美育意义的学习和生活场域被商业消费力量挤压,从何谈起培养一个懂得欣赏美、感悟美、创造美的人呢?
此外,家庭对美育的认识也时有偏差,常常是重技能而轻环境。一些家长在高考重压之下,将孩子本应享受“美”的时间剥夺。还有一些家长将美育理解为单纯的艺术技能培训,将孩子送到培训班学习乐器、画画、舞蹈等,认为这样便完成了对孩子的美育。但这样的艺术特长培训班往往是功利化、技能化的,很难涵养孩子的美感和艺术气质。
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共识与合力不足,是青少年在物欲横流的时代中对“美”感到迷茫的重要原因。青少年是最富朝气、最具创新活力的“后浪”,是“八九点钟的太阳”,拥有“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和力量。想要培养真正“美起来”的下一代,还需激发他们真正的爱美之心、向美之行,使他们成为始终热爱美、欣赏美、创造美,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刚健有为的时代新人。
(作者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美育研究院院长)
责任编辑:曹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