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新闻营销对传媒发展的消极影响及应对策略

2021-04-06 20:05:04郑翔宇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21年7期

郑翔宇

(山东师范大学 附属中学,山东 济南 250000)

一、引言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在当今时代,每个人的生活当中都充斥着各种新闻营销。同时,在当今这个时代传媒的发展越来越快,发展势头越来越好。但是在发展不断利好的背景下,也隐藏着潜在的危机。由于人们对于新闻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因此,各个行业都关注到了新的利润增长点,可以通过利用新媒体技术,实现对于广告的传播,进而推广产品。本文以新闻营销对传媒发展的负面影响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和探讨。

二、新闻营销的特点

(一)新闻营销的内涵

在当今时代,各项产品的推出和项目的推广都需要营销。出彩的广告能够帮助产品吸引观众的眼球,实现产品推广获得经济效益。相反,如果广告平平无奇,那么营销的目的就无法达到,也就无法获取相应的经济利润。这使得广告商在营销的过程中出现了理念的偏差。某些企业为了使得产品更加博人眼球,通过虚假的方式表达产品的功能,或是其他与产品有关的内容,使得消费者对产品的了解出现偏差,这对消费者十分不利。真正的信任营销必须建立在保护消费者前移的基础上,通过发布新闻活动吸引消费者的关注,从而实现对于产品的关注,获得产品推广的目的。

(二)新闻营销的特点

新闻营销有三大特点,分别是:

第一,任何一个新闻营销项目都有着其特殊的目的,如果能够达到目的,那么就能够证明这是一次成功的新闻营销。相反,如果无法达到目的,那么此次新闻营销的价值就会相应降低。

第二,新营销过程中,必须实现传播性。由于面向的是不特定的消费者,因此必须在消费者之间传播才能够扩大新闻传播的范围,才能够扩大新闻的影响力,才能够帮助实现新闻营销的目的。

第三,新闻营销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炒作性。在新闻营销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制造话题,那么就能够增加社会公众对于产品的关注度,从而打开市场获得市场占有率。相反,如果在市场营销的过程中,无法帮助产品增加话题度,那么就可能会使得受众面过窄。

三、新闻营销对传媒发展的负面影响

新闻营销这一新的利润增长点不仅有利于传媒企业获得经济利润,而且能够帮助产品企业获得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进而帮助推广产品。但是就长期发展而言,新的营销对于传媒行业的发展存在着相当的负面影响,下文将展开具体论述。

(一)新闻人才流失

在当前进行新营销的过程中,主要通过植入式营销实现产品推广。在对植入式营销这一营销方式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发现新闻记者的工作受到植入方的制约,无法自主地完成相关工作,这对于新闻记者的冲击是巨大的。甚至有一些新闻记者由于无法忍受他人对于新闻的干涉选择离职。这种情况使得相当一部分的人才流失,对于长期发展而言具有不利影响。同时在实践阶段中由于过度植入营销产品的推广给传统的工作人员造成了一定思想上的冲击,通过相关调查分析可知,由于受到植入方的约束,一些工作人员无法发挥自己的作用,久而久之,就会对该项工作产生抵触,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二)营销垄断

新的营销作为一种新型营销方式,在实践中属于新兴产业。这一产业的出现,使得公关公司的部分客源流失。在传统的营销过程中,主要通过公关公司对产品进行包装推向市场,实现对于产品的推广。然而新的营销模式的出现使得公关公司的客源流失,对公安公司的业务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冲击。由于这一模式的出现确实能够带来较强的推广效果,因此在实践中被广泛利用,这使得公关公司的业务开展产生了难度,对于一些正在发展的中小公关公司而言十分不利。

(三)传媒的竞争力和公信力下降

由于新闻营销的过程中记者无法完全考证事实真相,因此所报导的新闻真实度无法考量。新闻传播应当具有及时性和真实性。虚假广告或虚假新闻会带来较大的社会影响,甚至会危及到社会公共秩序。因此,新闻营销的过程中,由于真实性无法得到保证,会使得社会秩序紊乱。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社会公众在接收信息时出于信赖做出了相应的反应,但由于信息是虚假的,导致社会公众对于新闻的期待值降低,这会使得新闻业的发展不利。此外,在传媒竞争环境背景下,由于受到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就会给公信力造成一定的浮动因素,不利于媒体的真实体现,群众在接收到相应信息时会难以辨别传媒内容的真假。

(四)传媒社会监督的失职和变质

传媒作为监督中国社会发展的一大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报道社会出现的一些现象和事件,能够呼吁社会公众的关注,及时纠正不良风气。但由于掺杂了经济利益,因此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偏差,新闻传播的真实性会受到影响,对于社会的监督也会出现问题,无法担负起职责。此外,从社会监督层面而言,他在受到新闻营销产生的影响之下,社会监督就会存在失职以及变质的问题,例如传媒的体现形式,没有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将新闻报道体现给群众。

(五)传媒工作的公平公正性无法保证

公平公正是任何一个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都需要坚守的思想观念,是整个社会发展的首要准则。因此,在进行新闻报导的过程中,应当保证社会公众的主体地位,不能因为传媒工作者的优势恶意的引导社会舆论,欺骗社会公众。但是当前在进行新的营销过程中,出于经济利益的考量,经常会希望通过虚假的广告,引起社会公众的关注。长此以往,社会公众认识到在新闻报导的过程中,社会公众处于劣势地位时就会发生地位的转变。新闻营销之所以能够获得经济利润,原因在于社会公众的关注度较高。如果社会公众不再关注新闻营销,甚至不再相信新闻中所报导的内容那么新闻营销,也就无法获得经济利益,更严重的是导致公众对传媒行业失去信任。

四、对新闻伦理的冲击

在进行新闻报导的过程中,在新闻记者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新闻记者应当追求真相,从客观事实出发,对社会公众负责,对客观事实负责。上述内容是新闻工作者在工作当中必须遵守的准则,也是新闻的伦理所在。在实践中,如果植入式营销仅仅从经济的利益进行考量,那么就可能会影响到新闻记者的正常工作,可能会使得新闻报导并不符合事实真相,欺骗社会公众。此时,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就会受到影响。而这种风气也会愈发影响到新闻工作者们的工作态度和行为准则。上述现象对于新闻记者而言是一种挑战,对于新闻行业而言也是一种挑战。

五、我国传媒如何应对新闻植入式营销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虽然新闻植入式营销能够带来经济利益,但是从长期的发展来看,新闻植入式营销危及到我国传媒行业的根本利益,可能会使得我国传媒行业的地基不稳。因此,应当对实践中的新闻植入式营销展开相应的规范。本文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够为实践中的的发展提供思路。

第一,应当清楚的认知到传媒行业的发展与新闻植入式营销之间的关系。作为一种新型的营销模式,其发展不能危及到我国传媒行业的根本利益。同时在实践的阶段中还要针对新闻植入营销方式的范围内容进行了解,除了保证新闻营销的开展还能够满足传媒发展的需求。

第二,在植入式营销的过程中,必须认识到营销作为一种营销手段与新闻之间是存在差别的。当前在我国进行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具体区分,因此导致新闻工作者在工作的过程中受到了限制。在具体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对两者进行区分。需要注意的是在营销植入的环节过程中,需要做好营销的手段以及新闻之间的差异性进行了解,以减少新闻营销给传媒发展带来了更多负面影响,并且在该项工作开展时还要考虑到传媒发展的实际需求,综合性的选择植入方式,以提高整体的信用效果。

第三,应当加强对于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养训练。当前,由于大环境的影响,使得一些新闻工作者思想观念上产生了偏差,使得其报道的新闻存在真实性的考量。应当鼓励新闻工作者在工作的过程中从客观事实出发进行新闻报导,抵制不良风气的侵袭对新闻工作者的工作造成的影响。此外,在工作的过程中,对于不同的工作内容应当进行不同制度的制定。例如,对于新闻报导和植入式营销应当进行严格的区分,按照不同的流程规定进行操作。

六、结语

综合以上叙述,在新时期背景下新闻营销给传媒发展产生的营销也是比较多,由于受到各种多媒体技术发展的影响新闻营销的发展方式以及发展效果都从不同层面上受到了制约,为了能够解决此类问题需要根据新闻营销的目标,做好传媒发展的路径构建,从而提升传媒发展的渠道,保证传媒发展具备更多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