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宏
(四川美术学院,重庆401331)
成肖玉是85新潮美术时期的画家,也是“理性绘画”的代表之一。他的绘画作品在画面上展示了他为观众建造的一种极为寂静的心理空间,以及在这个空间中发生的某种松散的、不属于严谨的哲学范围的自身感悟和思索,这种具有东方哲思意味的理性艺术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85新潮美术时期理性绘画的发展。
成肖玉自小生活、学习和工作都在北京,文革结束之后,他通过参加高考来到四川美术学院学习中国画,之后在研究生阶段又重新回到了北京。可以说,成肖玉亲身经历了当时活跃于重庆和北京的美术思想和潮流,也让他敏锐地捕捉当时的艺术潮流的变化。他的两次求学经历,正好让他的艺术创作完成了从中国传统绘画到西方现代绘画的转变。
四川美术学院的学习,让成肖玉的目光从中国传统绘画转向西方现代艺术。艺术形式的转变主要源于他在大二时的课堂学习中看到两位中国画艺术家教授中国画时,运用同一套法则创作出了两个一摸一样的鸟,让他对中国传统绘画的未来感到担忧,从而开始在西方现代艺术中寻找中国艺术的发展和出路。中国传统艺术讲究的是师承渊源,而这种千百年来形成艺术传承体系,这让成肖玉明白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弊端难以支撑其继续发展以及一昧的对传统法则的学习很难实现向现代艺术的转变。之后,从四川美术学院毕业的成肖玉重新回到北京,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就读壁画专业的研究生。因此,他在1983年下半年只身一人奔波于山西各地对其古代建筑和寺庙的壁画进行了系统的考察、临摹和研究。这种独自一人的长期考察,让身处于古物建筑和壁画当中的成肖玉,也不得不产生一系列哲学式的思考,并再次重新思考艺术的价值和目的,他在山西所经历到的绝对孤独的情感体验,也对他之后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明显能够在他之后的艺术作品中形象和其所塑造的情境空间中感受到他内心所无法遗忘的孤独、荒凉和寂寞。
成肖玉一直都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徘徊,他身处于现代艺术兴起和高潮的两地,但是在两地所学习的却又是最典型的中国传统艺术形式。游走于传统和现代之间以及对传统艺术具有反叛精神的成肖玉,在之后的艺术传作中也没有脱离中国传统元素,或是表现在题材、命名、意境,亦或是画面中的布局、色彩之中。这个时期的成肖玉艺术的变化,不仅得益于他自身对于艺术的反思,也是因为这时的中国思想界和文艺界正在经历一场史无前例的变革。受到西方现代主义流派影响的青年们,通过对西方现代艺术和现代哲学的学习,试图重新解读中国的社会文化和思想,要在中国开辟全新的现代艺术和思想潮流。
在时代潮流的影响之下,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他们亦或是主动、或是被动的在接受着时代对他们的影响。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曾说过:“我们人类首先存在于环境之中,我们不能脱离于环境,环境塑造了我们,决定了我们的可能性。”成肖玉正处于这个时代之中,主动吸收来自西方的现代主义艺术形式和理论,他也成为最早完成现代主义艺术转变的中国艺术家之一。
星星美展后,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思潮开始对中国年轻一代的艺术家们产生深刻的影响。他们讨厌沿袭苏联式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以及对传统文化中的一些过时的价值观感到不满,转而从西方现代主义艺术中寻求新鲜血液。成肖玉在时代和自身双重影响之下,对以达利为代表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及艺术作品和弗洛伊德关于潜意识理论的充分认识和理解,让他的艺术中出现一些类似于梦境一般的、具有神秘主义倾向空间,他在作品中将貌似毫无关联的视觉符号重新排列组合,展示的正是他个人生存经历和时代历史的断简残篇。和超现实主义不同的是,成肖玉更倾向于一种具有中国禅修意味和传统意境的神秘主义空间的表现。
这一时期举办的《前进中的中国青年美展》是成肖玉被卷入“时代的漩涡——85美术新潮”中最重要的一步。这次参展的失败,让他以另一种方式更快的进入时代的美术潮流当中。他和同学吴少湘在央美附中举办的《平面立体作品展》,在栗宪庭和高名潞的推动之下,展览取得了成功并对北京及中国传播新潮美术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通过《中国美术报》和《美术》的宣传和推广,北方艺术群体、池社和厦门达达等以理性绘画为主的艺术流派在起之后的艺术创作中或多或少的都受到了成肖玉艺术的影响。
在那个新旧思想交锋的年代,成肖玉的成功得益于这个时代在思想文化上的变革。他接受着时代和社会对他的影响,同时他也通过被时代社会影响下的艺术作品对社会和时代进行着反馈,从而达到一个相互影响下的循环。由于时代的原因,导致艺术家从西方现代主义的风格中寻求自己或中国传统艺术的出路,同时又以自己的艺术创作影响时代,不仅是成肖玉个人的心路历程,这也是那个时代艺术发展的印记。他在艺术上的突破看似偶然,实则是那个时期必然会发生的事。
成肖玉在85新潮美术时期的艺术创作的主题,主要还是围绕着一种具有思辨性的东方语境中进行创作。绘画中由中国传统元素所营造出来的一种具有神秘主义倾向的艺术空间,让人能够感受到他同那个时代画家的不同。他沉浸于对绘画的思考,并主动让画面语境与现实生活距离拉开距离,让他的绘画中具有理性绘画的倾向,同其他理性绘画的艺术家对理性精神的强调相比他的作品中能够感受到一种不易被察觉的恬淡飘渺的东方式禅意。
《东方》是85新潮美术时期是第一件登载在《美术》杂志封面上的中国现代艺术作品。《东方》的出现,在当时的全国美术界形成了一种新兴艺术思潮的强烈冲击,也对之后的以理性绘画为风格的艺术群体给予了一定的启示。这件作品不仅是对中国现存的有关传统文化现象的一种温和的批判,同时也是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积淀的一种个性化、艺术化的反思和展示。
画面呈现出来的是他对过去的一段关于他或一个民族记忆的时代印记的截图,一群正在骑着自行车的人,这个场景常出现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骑着车去上班的路途中,而这些人的头部是光滑的椭圆形球体,在他们的脸上看不到任何有关于个性或表情的呈现,这种无任何情绪化的光头形象之后经常出现在他这一时期的艺术作品之中。他在画面中对自行车的描绘非常隐晦,只描绘了两个局部,就让观众一眼就能回到他所要表达的时代,但是人体的形象却又让观众对作品保持一种距离。画面中表现的是那个时代非常熟悉而又感到陌生的东西,包含着中国普通人长期以来的某种审美追求,比如模糊个性而强调个性。他曾说:“我用当代的眼睛看历史,发现整个东方庞大的、浩浩荡荡、源远流长的历史系统、文化系统正在累积沉淀,炽热的历史流在冷却。”[3]《东方》所展示的是他对传统的、过去的文化的认识,但他并没有在其中表现出强烈的批判情绪,而是以一种柔和的态度对过去文化的反思。
成肖玉想要在作品中展示出来的是从历史中走出来的文化人类的定格,也是他的思维和内心状态的一个截面,是他对历史和当下的错位思考的内心映照。他在画布上描绘的是一种自我思考的状态,是对中国传统、未来的一种热切的期待,也是想要与观众交流不同生命进程的独白。他在作品中为观众建造了一种寂静的心理空间,以及在这个空间中发生的某种松散的、不属于严谨的哲学范围的自娱和思索。
1987年之后,他开始创作了一系列具有东方宗教风格的绘画——《东方神秘主义系列》,但是他自己却否认在他的作品中具有关于对哲学含义上的宗教思考。成肖玉在创作《东方神秘主义》系列作品时,追求画面中能够引发一种多向、多层面思考的神秘感。这种对营造神秘感的偏爱和执着,来源于一种习惯性的与现实艺术语境的背离和疏远,在艺术语言和表现技法上则来源于他对超现实主义艺术理论的容纳。
在画面中那些像梦游般飘渺的、白色精灵一般的人形,游走在红墙和琉璃砖瓦构成的幽闭空间之中或漂游于神秘的山野之间,具有一种难以言述的神秘感。这些类似“僧人”的人形看似盲目地游走与红墙对其所形成的限制和禁锢形成强烈的对比。红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紫禁城和寺庙的象征,而这两个地方也是对人们在精神和肉体上的禁锢最为严重的两个地方,而自由行走白色人体形象则代表了接受了西方理论的国人想要突破红墙的束缚,向往墙外的世界。红色和白色代表了中西方两种不同文化的象征,共同构成了这一系列作品中尖锐的冲突点,而这种冲突却被画家安排在一个看似万籁俱寂、落针可闻的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意象的空间之中,虽然是用西方艺术的表现形式,但画面中透露着的还是中国文化内涵的反思。
这一时期所出现的光头形象是他艺术作品中的特点之一,这些光头形象代表的是一些涵盖宽泛而指向明晰的符号,而非一种特指的某种形象。成肖玉《东方神秘主义》系列作品的绘画风格明显不同于《东方》时期的艺术风格,但是仔细对他这一时期的绘画进行研究和调查,就能发现在他那些寂静得有些诡异的视觉空间之下,所掩盖着的一种东方式的具有思辨意味的探索。他画面中所呈现出来的具有东方意味的寂静和孤独感,也正源于他在山西临摹壁画时所体验到的那种极致的孤独,而他曾经对于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种种反思和批判也成为了他这一时期乃至今后的源源不断的创作源泉。
成肖玉独特的学习和成长经历,让他对中国传统艺术以往的继承模式以及对其未来的发展和方向,形成了自己思考。他通过对于中国文化元素的设置,从而提出问题并引发人们的思考和探索,唤醒人们对中国传统艺术的思考。成肖玉85时期的艺术风格始终具有一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同时他又是利用中国文化元素来构建出的东方文化中的独有的空间来达到他对传统的批判。对于成肖玉来说,绘画只是表达他东方哲学性思考的一种手段,他的作品在表面形象地掩盖之下常常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他的艺术作品所传递出来的意义影响深远,不仅拓宽了当时绘画创作的思维及视觉空间,为中国艺术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对于中国现代艺术及绘画创作都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