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秋雯,刘 帅
(青海民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西宁810007)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是我国西部的边关锁钥,2016 年习近平总书记到青海考察时指出,青海要“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2017 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贯彻五大发展理念,重点指出推进绿色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此背景下,2018 年7 月青海省提出了“一优两高”的重大战略,即“立足生态保护优先、推进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因此,绿色发展成为海西州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和战略要求。此研究在系统梳理海西州绿色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海西州目前绿色产业发展的问题,有助于建立具有海西州特色的现代化绿色产业发展体系,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绿色经济的概念最早是由环境经济学家Pearce于1989 年在其著作《绿色经济蓝图》一书中首次提出。由于对绿色经济研究的视角存在差异,所以对绿色经济的定义各有不同,主要是从环境视角、可持续发展视角和生态视角。如表1 所示。
基于上述理解,绿色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涵就是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高度统一,总体上概括为“两化路径”。第一路径是产业生态化路径,即对传统的经济模式进行生态化和环境友好型改造。比如利用新兴的技术、研究新的工艺、减少和降低对有害物质的依赖、对废弃物进行低碳绿色处理和有效循环利用原材料等,从而减轻对环境的压力。第二路径是指生态产业化路径,利用本身的资源禀赋转化为生态产业,既是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资源产业化。包括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有机食品、可再生能源、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等绿色产业。
表1 不同视角的绿色经济内涵理解
因此,在相关理论和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于生态和经济的统一发展,构建生态经济、绿色经济发展路径,使绿色产业成为海西州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以产业促发展,为西部民族地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探索出绿色发展的道路。
海西州作为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实践区,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和实现“一优两高”发展目标下,积极转变发展理念,结合海西州自身特色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产业结构积极调整,绿色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第一产业逐步形成以海西州特色农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形成具有推广价值的“梅陇模式”。第二产业依托盐湖资源,形成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特色产业。第三产业依托自然、边疆特色等资源禀赋形成生态旅游、物流运转和文娱休闲等综合发展格局。
2019 年海西州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37.99亿元,增长5.6%。其中,种植业和牧业贡献率达95%以上。同时,在建设“全国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和打造“世界牦牛之都、藏羊之府”的双机遇背景下,利用海西州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推动绿色有机发展,率先探索特色农牧业平台经济发展新业态,推动牦牛、藏羊、枸杞、青稞等特色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基本实现功能齐全、覆盖全省、销往全国的青海最大活畜和枸杞交易市场体系。同时,成功探索出具有推广价值的“梅陇模式”,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牧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逐步实现“牧民从单一的养殖、生态看护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转变”,走出一条富有海西特色的生态经济发展路径。
2019 年海西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新能源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6%,新材料产业增加值增长13.2%,特色生物产业增加值下降28.9%,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5.6%,盐湖化工产业增加值增长9.9%,黑色、有色金属产业增加值增长33.8%。基本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产业发展格局。但经济的发展对海西州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不断增加,且海西州存在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总量减排工作的形势严峻等问题,同时在进行对外贸易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资源流失。
2019 年海西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19 亿元;共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2 017.21 万人次,同比增长17.8%,旅游总收入110.03 亿元,生态旅游成为海西州支柱产业;公路运输完成货物运输量3 162.27 万吨,邮政业务量0.75 亿元,增长11.5%;各级各类学校共178 所,在校学生共82 363 人,教职工共6 460 人,共实施科技项目59 项,财政安排科技经费12 300 万元。基本形成以生态旅游为主的绿色发展路径。
海西州依托特有的天然草场、有机土壤和高原气候,形成了牦牛、藏羊、枸杞、青稞等绿色农业体系,但在实际发展中,存在两方面问题。第一,从质量基础设施看,海西州在计量、标准、认证和检验、检测等领域较为落后,优质产品国际标准较低,使得特色产品大而不强,优而价低。第二,从市场环境看,由于知识产权、品牌商誉等体系存在立法不足、执法不严、违法成本低的问题,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信号失真,“优质”无法体现为“优价”,中高端消费市场存在“优不胜、劣不汰”甚至“劣币驱逐良币”,导致高质量商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明显不足,大量中高端商品和新兴服务消费需求外流。
一直以来,核心创新能力不足是制约海西州绿色产业发展和质量提升的瓶颈。海西州绿色循环产业主要是依靠盐湖资源,形成锂、钾产业,但由于技术不过关,创新能力不足,使得部分基础材料和基础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同时对盐湖资源的利用度不足,未做到物尽其用。整体上看,创新体系效能还不够强,没有充分激发人才的创新能力,科技投入的产出效益不高。同时,缺乏高新技术人才,使得产品创新缺乏支撑力,竞争力有限。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海西州作为青海省重要的工业企业集聚地,大多依靠海西州自身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受“资源诅咒”的约束,大部分企业缺乏对科研创新的投入,进而造成微观上自主创新能力的薄弱。
海西州依托特有的天然草场、湿地、星空、戈壁等形成以生态旅游为主的生态服务业,旅游的人数和收入持续增加。但在发展中,忽视了旅游业自身的带动作用以及产业链的上下关联,并未很好带动如餐饮住宿、娱乐文化、特色手工艺品、特色农产品等相关联的产业,行业之间分散化程度严重,各自为政,产品附加值不高,同时随着人口增多,基础设施不健全,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两者并未有效兼融。同时,当地群众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并未很好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论,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需要协同发挥好政府、市场和社会监督的作用。一是加大对绿色产品、有机产品等新兴特色农业成果进行相关的立法工作,及时跟上社会发展,加强对新兴产品的法律法规的约束,一方面既是激励生产者努力生产,加强竞争力,另一方面也是对消费者的保护,防止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二是健全基层监管体系,真正让监管力量下沉到生产第一线,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关键是提高抽查比例、加大惩戒力度,抽查要持续不断,惩戒要有足够力度,才能保持威慑力。三是完善建立海西州特色的绿色产品的行业标准、质量标识和追溯体系,同时加大对绿色产品的宣传推广力度,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积极利用新兴技术,结合好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形成海西州特色绿色产品的全国市场,增加竞争力。
海西州地处柴达木盆地,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成为发展绿色工业的循环实验基地,带动了经济发展,但由于路径依赖和资源诅咒,使得海西州较为依靠传统方式,创新能力和创新活力不足。补齐绿色工业的自主创新短板需要发挥好企业、社会和政府的多方合力,形成良好的自主创新氛围,摆脱路径依赖的体制惯性,加大对人才的引进力度,提高员工福利待遇留住人才。社会方面,如青海本地的高校要积极参与到生产一线,为企业输送人才,形成产、学、研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政府要破除阻碍创新的机制体制藩篱,加大培育新动能,加大对绿色工业体系的财政投入力度,形成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良性结合。对企业发展来说,要克服“资源诅咒”的约束,打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依赖思想,加大对科研的投入力度,大力引进相关人才,提高人才待遇和福利,保证人才引得来、留得下、干得好。
海西州自身所具有的独特资源禀赋,使其形成了以生态旅游为主的服务业发展格局,但却忽视了旅游业的综合带动作用,并且引发了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矛盾。海西州需要增强生态服务业的综合带动作用,改变传统的各自为政,分散化的运营方式,大力整合各个产业,形成产业链的紧密联系,追求综合经济效益,同时加大对基础设施、生态保护的投入,引导形成正确的发展观念,避免追求短期效益,真正做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高度统一。另一方面,注重对新发展理念的学习宣传,使保护环境的理念深入群众,形成共识。从而使群众在发展经济、日常生活中都积极践行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
在全社会追求绿色发展的大潮中,海西州自身具有的资源禀赋,使其绿色发展的道路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在系统梳理海西州的发展现状过程中,也指出了绿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相对来说具有普遍意义。
整体上来说,对于传统农牧业和现代服务业,要走生态产业化的路径,探索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的实现途径,盘活传统的生态资源,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高度统一。对于第二产业,要实现产业生态化的发展路径,节约资源,采取新兴先进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升级改造,对废弃物进行循环利用,总体上实现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