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成本的组成分析及控制

2021-04-05 02:49胡庆斌王其营
橡塑技术与装备 2021年15期
关键词:选型调试寿命

胡庆斌,王其营

(天津国际联合轮胎橡胶股份有限公司,天津 300452)

1 设备管理成本阐述

设备管理成本伴随着设备管理的全寿命周期,对产品的综合成本特别是制造成本影响较大。

设备管理的全寿命周期包括设备管理的前期、中期及后期管理三个阶段,前期管理主要包括设备在设备纳入正式使用之前的型号选择、合同的签订和购买、现场的安装及调试、设备整体的验收及转入固定资产等过程;中期管理包括设备的使用、维护、修理改造等;后期管理包括设备的淘汰或报废以及设备的再制造、再使用、再报废等。使用与维护虽然只是设备中期管理的一部分,但是前期管理对设备的使用与维护成本会产生重要影响,而且不同的使用与维护方式会直接影响设备的管理成本,并对设备的后期管理成本影响较大。本文以轮胎生产设备为例,按照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对设备管理成本的组成进行分析,并提出各阶段设备管理成本的方法及相应的控制措施。

2 前期成本的组成分析及控制

设备型号的选择、合同的签订和购买、现场的安装及调试、设备整体的验收及转固等前期管理对设备使用与维护成本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设备选型是否适当、购买价格是否合理、安装精度是否满足使用要求、调试和验收过程中能否发现和处理设备存在的隐患与不足、设备转资是否及时以及提取设备折旧的方式是否合理等方面。

2.1 设备选型、购置成本的组成分析及控制

2.1.1 设备选型、购置成本的组成分析

如果设备选型不适当,会直接影响设备的购买价格、制造交货周期、正常使用及生产效率,并使设备使用和维修的成本直接增加。因此选用型号适宜、功能匹配的设备是设备管理的开端,也是降低设备使用和维护成本的重要环节。设备购置过程虽不复杂,但是不同的购买方式却会对中后期的管理成本产生较大影响。

设备选型的成本虽然很低,但是却是设备管理的重要环节。如果设备选型不适宜,会对后期的设备维护、能源消耗、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等都会产生较大影响。因此,设备选型虽然不发生过多的直接成本,但却是影响设备全寿命周期的重要环节。

购置成本主要是用于购买设备、附件及技术支持等发生的直接成本。购置成本一方面与设备选型有关,另一方面也与设备购买方的谈判能力、交货周期、付款方式及相应的技术支持等有直接关系。

2.1.2 设备选型、购置成本的控制

设备选型阶段最有效的成本控制就是根据产品结构、质量等级、工艺需求、员工素质、资金状况等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本企业的设备。设备选型尽量做到性能与需求相符,忌讳设备性能大而全、多而杂,让设备轻装上阵,每一部分都能发挥高效率才是最经济的。

设备购置成本的控制,第一是设备采购价格和付款方式的控制,这是最直接的成本;第二是落实设备必需附件的数量,不一定多多益善,但是该有的必须具备;第三是明确设备的交付周期,同样的采购价格,设备交付周期越长,其设备管理成本就越高;第四是争取设备技术支持的内容和年限,这是设备管理的隐形成本,应该适当量化;第五是争取设备的售后服务条款和时间,这是减少设备故障、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设备管理成本的前提;第六是确保设备零部件的通用性,这对设备的中期管理成本影响较大;第七是设备再制造的性能是否具备,这对设备后期管理成本影响较大;第八是设备运输等进厂之前条款的约定,对设备前期管理成本也有一定影响。

2.2 安装、调试成本的组成分析及控制

2.2.1 安装、调试成本的组成分析

设备安装、调试的成本主要包括设备安装所需要的材料费用和人工成本、调试过程中发生的人工成本及相关费用等。

对于轮胎生产设备而言,设备安装的位置一般以工艺路线为准,即尽量便于半成品和和产品运输;安装条件则以满足工艺要求为准,特别是对温度、湿度以及振动等有特殊要求的设备,必须满足工艺要求。

轮胎生产设备的调试,一般由设备制造厂家来完成,轮胎企业只提供相应的人员配合和基本的生活、通讯、交通便利即可。虽然设备安装、调试的费用是固定的,但是如果设备安装位置选择不合适,则会影响设备交付后正常的生产效率;如果设备安装质量达不到要求,则在使用过程中就会出现故障,进而增加维护、改造成本,因此设备的前期管理对设备的中后期管理也有较大的影响。

2.2.2 安装、调试过程中成本的控制

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中成本的控制主要受三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合理控制设备安装、调试发生的直接费用,这部分成本会直接转入固定资产;二是要尽量缩短安装、调试周期,使设备尽快投入使用,尽快发挥设备的作用,以产能提高分摊设备管理成本;三是避免在调试过程中出现废次品,这对设备制造厂家能否顺利交付、轮胎企业能否正常使用都有影响。

无论单机设备还是生产线设备,设备的安装过程应尽量科学合理,安装周期应尽可能缩短,投用日期要尽可能提前。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是设备性能必须可靠,另一方面就是设备安装必须快速、准确;同时,调试过程中设备的产、用双方一定要配合默契,在枝节末梢方面,尽量求同存异,确保调试顺利。

2.3 验收、转资成本的组成分析及控制

设备验收、转资本身的直接成本不是很多,但是因为验收标准、方式、时间等存在差异,造成设备验收周期延长;设备不能按时验收,设备转资的时间也只能顺延,进而造成设备固定资产的总额出现误差,对设备中、后期管理会产生一定影响。

一般轮胎企业,对设备验收相对比较重视,因为涉及到设备制造厂家设备的交工,也涉及到本企业的产能发挥。相对于设备验收,部分企业对设备的转资就不是很重视,有的在设备交付使用后很长时间都不能办理转资手续。这种做法虽然有利于当时制造费用的分摊,但是不利于设备的规范管理,需要及时转资。

设备转资以后,就需要按照规定提前设备折旧。虽然不同的厂家提取折旧的方法不同,但是对于同一个企业,特别是同一类设备的折旧提取方法应该相同,这样便于折旧费用的分摊和对比,有利于企业合理控制。

3 中期成本的组成分析及控制

设备的中期管理包括设备的使用、维护、改造等,其中使用与维护所发生的费用对设备中期管理的成本影响最大,而对设备及时的修理改造则能减少中期管理的综合成本,并能为设备的后期管理打下基础。

3.1 使用成本的组成分析及控制

3.1.1 使用成本的组成分析

设备的使用成本包括列入固定资产账目后按照固定资产管理规定分摊的折旧费用、设备运行需要的动力费用等。

在轮胎生产过程中,生产相同的产品而使用不同的设备,其综合成本会有明显的差别。因此,在条件运行的前提下,要尽量选择性能优良的设备;而在已有设备的基础上,则要充分发挥设备的潜能,提高生产效率,并选择相对比较经济的供电时段运行设备,以降低设备的使用成本。

3.1.2 设备使用成本的控制

设备转资后,在一定时期内,对该设备提取折旧费用的方式和数额不变。因此,生产效率越高、产量越大,单位产品所摊入的设备折旧费用就越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就越低。

同时,在不同时段运行设备所产生的动力及其他成本也具有明显的差别。如果生产计划量较大,则应该保持设备连续运转,直至完成生产计划,这样就可以减少生产准备和设备空运转时间,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工和用电成本;如果生产计划量较小,无法使设备保持连续运转,则应该尽量选择在电价最低的用电谷段运行设备,则可以明显降低用电成本。

例如,自2021年1月1日起,天津市电网35 kV电网不同时段的电度电价为:尖峰时段(每天10:00~11:00、19:00~21:00,每年 7、8、9 三月有尖峰)为1.0035元 /kW.h,尖峰(每天8:00~10:00、18:00~19:00、21:00~23:00) 为 0.921 8 元 /kW.h,平段(每天 7:00~8:00、11:00~18:00)为 0.643 8元/kW.h,谷段(每天23:00~次日7:00)为0.370 8元/kW.h。如果对所有可以调整运行时间的设备遵循“扩大谷段用电、控制平段用电、减少峰段用电、杜绝尖峰用电”的原则,则相同运行时间的电费成本就会明显降低。

另外,生产相同的产品,在不同设备上的能耗水平也有不同。以轮胎生产设备GK和XHM系列密闭式炼胶机为例,生产同样的胶料,GK270密炼机的能耗比XHM250/20密炼机(只能生产普通胶料)高15%左右,而比GN300(可生产全钢胶料)密炼机低25%,比GK400(可生产全钢胶料)低30%以上。因此,应根据产品的结构选择性能适宜的设备,既不能用低性能的设备生产高性能的产品,达不到工艺要求;也不宜用高性能的设备生产低性能的产品,造成设备功能浪费和能耗上升,这两种情况都会增加设备的使用成本和生产成本。

因此,设备使用的原则就是在设备数量、价值不变的情况下,在相同时间内的生产效率最高、动力及其他使用成本最低;同时要正确使用和操作设备,才能保证设备安全、经济、长周期运行。

3.2 维修成本组成分析及控制

3.2.1 维修成本的组成分析

设备维修成本是指为了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在设备中期管理过程中因为维护、保养、维修、改造等所发生的直接与设备有关的成本。如果设备的维护、保养、维修、改造等工作不到位,虽然当期发生的维修成本较低,但是却会影响设备的全寿命周期,并会增加设备后期的管理成本。

3.2.2 维修成本的控制

控制设备维修成本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将设备的维护和修理做到位。

为做好设备维修,应该对设备原理和性能进行充分了解,掌握设备的磨损及故障规律,做到精心维护、预防检修。一方面是根据设备磨损的规律,做好润滑工作;另一方面是根据设备故障的规律,提前预防,这样才能最大可能地延长设备的使用周期和全寿命周期,降低设备管理的综合成本。

3.3 改造的成本组成分析及控制

3.3.1 改造的成本组成分析

设备改造成本是指为了满足工艺条件、适应操作需要、降低能源单耗、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改善劳动环境、消除安全隐患等要求,而对现有的设备进行适时、适当的改造所发生的费用。这些改造虽然在短期内会增加部分设备管理成本,但是因为设备改造后,工艺的适应性、操作的合理性、能源的节约性、生产的高效性、质量的稳定性、环境的舒适性、整体的安全性等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使设备中期管理的综合成本降低。

3.3.2 改造成本的控制

设备改造成本的控制分两种方式,一是努力控制设备改造的直接成本,二是提高或扩大设备改造后的综合效益。一般情况下,需要在设备改造前进行成本及效益分析,如果综合效益远远大于改造成本,则需要尽快进行设备改造;如果综合效益不明显,则不宜进行设备改造。

例如,在密炼机液压站增加变频控制装置,虽然增加变频控制装置需要2~3万元的投入,但是由于通过调整电源频率控制油泵转速和流量代替溢流卸荷,使液压系统的油温得到有效控制,可以避免因为油温过高导致密封件老化、泄漏加剧、液压油使用周期缩短、设备故障率提高等问题的发生,同时液压系统主电机的能耗可以降低40%以上,设备改造的综合效益十分明显。

因此,在轮胎生产过程中,对设备进行合理使用、规范操作、正确维护、适时修理和改造等,是降低设备管理综合成本最重要的措施。

4 后期成本的组成分析及控制

4.1 后期成本的组成分析

设备后期管理成本的组成近年来发生一些变化。在再制造技术推广前,设备后期管理主要是指设备的淘汰或报废处理,设备的寿命周期包括设备的前期管理、中期管理以及比较简单的后期管理三个阶段。再制造产业诞生后,设备的寿命周期不仅要考虑上述三个阶段,而且在设计时就充分考虑设备维护以及采用包括再制造在内的先进技术对报废设备进行修复和再造,使设备的性能和价值得以延续,从而出现设备“全寿命周期”的概念。“全寿命周期”是指应该报废的设备其寿命并未终结,经过再制造,可以再度使用,因而设备的全寿命周期就延长为设备的制造、使用、报废、再制造、再使用、再报废,甚至更长。由于设备的全寿命周期延长,设备管理的综合成本就得以降低。

设备后期管理的成本就是为完成淘汰或报废的设备所进行的再制造、再使用、再报废等过程所产生的费用。虽然这些费用比传统的设备管理成本增加一部分,但是由于延长了设备的“全寿命周期”,其综合效益反而比较明显,这也是目前机械行业推销产品的亮点,也是设备使用单位所看重的效益点。

4.2 后期管理成本的控制

4.2.1 淘汰或报废的成本控制

为延长设备的全寿命周期、降低综合成本,恰当的选型、精确的安装和调试是基础,而合理的使用、正确的操作、到位的维护、及时的修理和改造则是关键,并且还能推迟设备淘汰或报废的期限。

随着时间推移和技术进步以及设备受到损坏时,原有或在用设备的性能会无法满足生产工艺以及节能降耗和成本控制的要求,需要将这些设备列入淘汰或报废范围。

对列入淘汰或报废范围的设备,如果通过改进或再制造后,能满足生产工艺和节能降耗要求,则可以实施。当然前提是改进或再制造发生的成本必须要与效果相适应,否则就不宜实施。如果是国家明令禁止使用或淘汰的设备,则应该进行破坏性肢解,以免流入到社会后被再利用;对于那些因为损坏严重而没有修复价值的设备,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再次检查、甄别,然后进行分类处理,以降低设备报废淘汰的成本。

对于非国家明令禁止使用或淘汰的设备,在没有修复价值的前提下,如果可以整体出售或转让,则价值会相对较高;如果不能整体出售或转让,可以把设备肢解,将设备零部件按照外形、材质、有无污染等情况进行分类处理,以实现价值最大化。

对淘汰或报废的设备,如果折旧费用还没有提取完毕,则该设备存在固定资产净值。如果处理设备的收入大于该设备的净值与处理设备发生的费用之和,则大于的部分列入营业外收入,小于的部分列入营业外支出。如果折旧费用已经提取完毕,则处理设备的收入大于处理设备发生的费用时,大于的部分列入营业外收入,小于的部分列入营业外支出。

4.2.2 再制造、再使用和再报废的成本控制

再制造是一种对废旧产品实施高技术修复和改造的产业,它针对的是损坏或行将报废的设备,在性能失效分析、寿命评估等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再制造工程设计,采用一系列相关的先进制造技术,使再制造产品质量达到或超过新品。再制造不但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产品技术性能和附加值,还可以为设备的设计、改造和维修提供信息,最终以最低的成本、最少的资源消耗完成设备的全寿命周期。

选择设备再制造时需要考虑三点:一是再制造设备的经济性,如果设备价值或所耗费的资源十分低廉,就失去了再制造的价值;二是再制造设备的技术可行性,再制造不是简单的翻旧换新,而是一种技术含量较高的技术和工艺;三是再制造对象的条件,再制造对象应该是耐用设备且功能失效,必须是剩余附加值较高且获得失效功能的成本低于产品的残余增值等。

经过再制造的设备在使用前,需要进行相应的检查和调试,以满足生产要求。如果结构没有变化,再制造后的设备可以按照设备原有的操作方式进行操作;如果结构发生较大的变化,则需要操作工按照新设备的要求进行熟悉和培训,直至完全掌握再制造设备的性能。由于设备再制造的成本被列入固定资产或进行分期分摊,为降低生产成本,也必须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单位产品所摊入的设备使用费、折旧费或分摊费用。

再制造设备经过使用或再次受到损坏时,其精度和安全性能又会逐步降低,直至不能满足工艺要求、增加生产成本。这时,就需要考虑将再制造使用的设备列入淘汰或报废范围。如果还具备再制造的条件,则可以再进行设备再制造,以进一步延长设备的全寿命周期;如果通过改造或再制造所发生的费用较高,而效果又不理想,则可以将其报废,其费用处置方式与正常报废设备相同。

目前,大部分企业对设备的前期、中期管理相对比较到位,设备管理成本控制的比较理想,但是对设备的后期管理在认知上还有差距,在措施上还有不足,进而导致设备后期管理的成本不合理,这一点是需要改进的。

5 结语

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设备管理成本对生产成本影响较大。因此,必须对设备不同时期的管理成本构成要有所了解,对成本控制的措施要到位,使最终的成本控制效果达到理想要求。

猜你喜欢
选型调试寿命
不锈钢二十辊冷轧机组横切剪的选型计算
人类寿命极限应在120~150岁之间
关于高层建筑结构选型设计的初步探讨
昆钢铁路内燃机车选型实践与探索
产品选型
仓鼠的寿命知多少
马烈光养生之悟 自静其心延寿命
基于航拍无人机的设计与调试
FOCAS功能在机床调试中的开发与应用
人类正常寿命为17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