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璐娴,叶如海
(1.南京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1167;2.南京工业大学,江苏 南京 211816)
人工智能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在改变造物方式和艺术创作方面被许多人寄予厚望。国内外不少学者都在研究用人工智能创作交响乐、山水画等。在现代陶艺创作领域,3D 打印陶瓷成为最新科技的代表,被人们追捧。而实际上,3D打印陶瓷并不是人工智能的全部,只是人工智能的一种表现形式。电脑和3D 陶瓷打印机只是设计师和陶艺家创作的工具,是科技较先进的创作方式之一。随着人工智能的兴起与艺术创作方面的介入,它可以给现代陶艺创作带来新的动力,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所以,需要辩证地看待人工智能带来的影响。
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兴科学,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2016年3 月,人工智能机器人阿尔法狗4∶1 战胜了围棋职业九段棋手李世石,取得了围棋人机大战的胜利,使人类进一步认识到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与未来。随着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云平台、机器人、移动互联网及物联网等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开始扮演着基础性、关键性和前沿性的核心角色[1]。
人工智能由三个基本的要素组成:数据、算力和算法[2]。计算机采用一定的算法,基于高性能的计算能力,通过海量的数据计算与学习,归纳总结事物发展规律,预测判断事物未来发展趋势,取得了很多人类难以企及的成就。目前,人工智能较为广泛地运用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文本处理、游戏博弈等方面。
在视觉艺术领域,人工智能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通过对艺术大师作品的深度学习,人工智能可以将作品内容和艺术风格分开,归纳总结出该艺术大师的艺术风格,并套用这样的艺术风格,植入新的内容,形成具有该艺术大师明显风格特色的新艺术作品。这意味着人工神经网络可以精确量化原本许多人文科学中模糊含混的概念。例如:特定领域中的“艺术风格”,使这些只可意会、无法言传的技巧风格变得朴实无华,容易复制和推广。随着计算机算力的提升与算法的改进,部分人工智能创作的艺术作品已经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
同时,人工智能领域的图像识别技术同样能为3D 打印带来全新的发展思路[3]。2016 年,哥本哈根IT 大学和怀俄明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家们采用新的算法,开发出一种能够创作3D 打印艺术品的软件。使用机器深度学习来创建3D 对象,并基于3D 打印技术创造出全新的实物对象。
现代陶艺尤其是中国的现代陶艺大多情况下指的是“观念陶艺”。白明老师认为:“现代陶艺是艺术家借助陶瓷材料,表现现代人的理想、个性、情感、心理、意识和审美价值的作品形式。这种审美价值重视挖掘现代社会中人的内心世界,将暗示、隐喻、象征、联想、意象等手法视觉化。”[4]可见,现代陶艺已经脱离传统陶瓷艺术中的实用性,关注的是艺术家个人表达。它不再关注陶瓷作为器物的实用功能,更关注的是陶瓷作品的题材与风格等问题。
现代陶艺创作的基本要求可归纳为三点:首先,现代陶艺是以陶土或者瓷土为基本材料来进行创作。其次,现代陶艺创作大量的依赖传统工艺,尤其是烧制工艺。有不少陶艺家摒弃缺乏变化的现代电窑,常常采用熏烧、柴烧等保留火焰痕迹的烧成工艺。第三,现代陶艺更加关注艺术家个人想法理念的表达。
当陶艺家进行现代陶艺创作时,需要考虑用什么手法表现设计理念。在确定设计理念的手法后,还要选择合适的工艺进行创作。同时,陶艺家还需要考虑在保证作品表现力、创造力的同时,如何才能延续作品中个人风格的一致性。
在现代陶艺的创作中,往往存在许多创作的瓶颈。
(1)个人视野的局限性与陶艺创作无穷性的矛盾。现代陶艺创作的可能性是无穷的,但陶艺创作属于陶艺家的个人创作行为。该行为往往是感性的、自发的,甚至是盲目的。他的创作受制于个人的视野,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传统技术手段下的陶瓷器型与陶艺家求新求变的矛盾。陶艺家在创作过程中希望创造出更多的陶瓷器型来实现个人的想法,但受制于陶瓷材料与技术手段,相关的想法理念往往难以实现。
(3)现代陶艺创作的曲高和寡与普通市民积极参与之间的矛盾。陶艺家的创作需要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造成陶艺创作的范围很小,不利于现代陶艺的推广。而陶瓷与普通市民休戚相关,普通市民想要参与其中,相关途径极为狭小,较为普遍的形式就是“陶吧”。该形式很难体现现代陶艺的艺术魅力。
陶艺家的创作行为往往是个体主观意志的体现,缺乏对宏观态势的准确把握。虽然陶艺作品看似与市场无关,甚至很多陶艺家极力撇清与市场的关系。可是,如果作品只能被自己欣赏和理解,创作无疑成了一种“自娱自乐”。当前市场对哪些类型的陶瓷艺术品较为关注?不同的分类市场有什么样的不同需求?未来可能转为哪些方向?等等。人工智能恰恰在这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人工智能需要有海量的数据支撑,同样海量的数据可以使人工智能较为准确地评判市场需求与发展趋势,从而使无意识的个体创作行为变成有意识的结合宏观态势的创作。创作并不是没有灵魂,而是让陶艺家们关注表现个人观念的同时,适当考虑市场,创作出既有个人观念,又能为大众和市场所接受的作品。
同时,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对整个陶瓷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分析与智能化管理,实现设计、生产、物流、销售的集约高效。陶艺家也可全程了解整个艺术品的流动去向。
虽然现阶段人工智能无法直接取代现有的现代陶艺创作方法,但对于陶艺家实现目标有一定的辅助支撑作用。例如:在制作大型作品时,常常因缺少支撑等原因使作品开裂、坍塌。通过计算机的强大运算能力改进材料、结构、烧制温度等,可以很容易地解决这些问题。人工智能也可以通过分析不同工艺手法为陶艺家推荐更合适的工艺。
同时,现阶段人工智能已经可以对某一位艺术家的所有作品进行解读分析,剥离具体的作品内容,归纳总结该艺术家作品的艺术风格。这种艺术风格有可能是艺术家的有意而为,也可能是一种无意之下的必然特征。人工智能的加入,可以辅助艺术家创作新的作品,使得这种无意而为变成有意而为,强化了艺术家的艺术风格,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体系。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完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分析陶艺作品并指导陶艺家强化创作风格也将成为可能。
人工智能通过深度学习和创新引擎来创建3D 陶艺模型,并通过陶瓷3D 打印技术来实现相关目标。人工智能的介入为传统制瓷手工艺注入新的活力。它能通过自身学习创作出一些传统制瓷手工艺无法想象的器型,也可以通过3D 打印技术制作极其复杂或者精确的陶瓷作品,拓展了陶艺家的创作思路。正如2016 年阿尔法狗与李世石第二局围棋比赛中第37 手的肩冲,大大拓展了人类在围棋中的大局观,以及行棋的基本思路。
纵观陶瓷器的制造史,科技的进步往往带来陶瓷器型的创新。陶瓷3D 打印技术作为最新的陶瓷器型制作工艺,为陶瓷器的制作带来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新的制造陶瓷3D 打印技术可以制作出诸如简单精确几何形状、复杂镂空结构、大弧度旋转角度造型等,这些器型大大突破了传统手塑成型、泥条盘筑成型、拉坯成型等工艺的限制,实现了更大的创作自由,并能精确实现创作者意图。
陶瓷3D 打印技术也适应了小批量的个性化定制的需求,丰富了陶瓷造型品种,为现代陶艺的创作带来更多的表现方式[5]。同时,在面对市场方面,并能对市场需求做出快速反应。
现代陶瓷制作中3D 打印技术具有造型自由、技能要求低、简化工序和快速成型的优势[6-7]。同时,人工智能使得陶瓷制作与设计门槛大幅降低。陶瓷艺术爱好者能够在手机或电脑客户终端通过选择拼贴等方式,在人工智能辅助下设计属于自己的3D 陶艺数字模型,并通过3D 打印工厂加工制作后成为一件合格的陶艺作品。
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得每一位普通人也能参与到陶艺创作过程中,而不仅仅局限于“陶吧”中低层次的陶瓷制作,对于陶瓷艺术的推广应用有不可估量的积极意义。
当下的人工智能主要通过机器深度学习来获得“智能”。简单来说,机器学习就是通过算法,使得机器能从大量历史数据中学习规律,从而对新的样本作智能识别或未来预测[8]。因此,人工智能基于已有数据来判断未来,对一位艺术家作品的未来预测是在现有艺术风格框架下的创作,突出事物的连贯性。
但艺术家的创作,有可能是连续性的或是跳跃性的。尤其是一些名家,其艺术创作不断推陈出新、超越自己,前期、中期和后期作品风格迥异。有些艺术家在时代变革的背景下,带来了观念的变化,造成了形式的变革。如陶艺大师彼得·沃克斯,作为美国“奥蒂斯”陶泥革命的核心人物,美国现代陶艺的领军人物,对比他早期和后期创作的作品风格具有明显差别。这一变化源自陶艺家自身对陶艺观念的改变。而他这一变革也直接影响了美国现代陶艺的发展,进而更加深远地影响了其他地区[9]。
因此,人工智能的过度介入不利于艺术家不断革故鼎新,突破自身创作,进而追求更高的艺术成就。
陶瓷3D 打印技术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器创作可为陶艺创作带来很多便利。但是,现在运用陶瓷3D 打印技术进行创作的陶艺家很少,究其原因有以下两点。
(1)陶瓷3D 打印技术的表现力不足。不同的制作工艺有其特有的工艺语言,在陶艺创作中并不存在一种工艺被先进的工艺完全替代的情况。哪怕是最原始的捏塑工艺、泥条盘筑工艺,至今还是很多陶艺家创作的手法。陶瓷3D 打印技术也有其自身的工艺语言,现在人工智能还无法模仿其他工艺的语言。因此,它的表现力较弱,缺乏让人自由创作的条件。
(2)缺乏陶艺家与材料的互动,无法带来突发的灵感和意想不到的可能性。人工智能辅助的陶艺创作是一种纯理性的,通过数据设置与计算的结果,作为机器是极力避免误差的。因此,设计中数据如何,结果也就如何。作品只有做好与做坏的差别。而对于选择手工工艺进行创作的陶艺家来说,最初的设想和最终的作品可能有很大的差别。在陶艺创作中,陶艺家们往往会因为一些不可控的因素使作品无法按预想的方向发展。而陶艺家常常在这些“失误”中发现另一种可能性,从而改变最初的设想,换一条思路继续完成作品。著名的开片瓷(宋代的哥窑开片青瓷)就是一种因“失误”发展而来的经典瓷器。人们从原先认为的弊病中发现了独特的美。而人类对于不可控、不可预料的东西都有极强的探索欲。现在陶艺家们极其推崇的乐烧和柴烧工艺,在烧成时常常出现无法预料的作品。这两种烧成工艺都有很大的不可控性。而人类往往对于神秘的东西具有探索的兴趣。
根据当下的人工智能创作实验可看出,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学习现有大师作品的艺术风格,改变画作内容得到全新的绘画作品。也就是说,这些作品并不是由情感或观念触发的。对于作品背后的各种社会性因素都不关注,应该被看作较高水平的抄袭作品。可能有部分观赏者无法分辨人工智能作品与艺术家作品的差别。而对于具有一定艺术修养的观赏者来说,两者的差别还是显而易见的。人工智能下的机器创作,尚无法取代艺术家的感性思考,以及基于此形成的带有人类情绪的艺术作品。人是感性动物,正如日本江户时代国学大家本居宣长提出的物哀观。人通过接触外部世界,触景生情、感物生情。而这种情绪可以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物化为艺术作品,并产生了和谐、优美、细腻、沉静等美感。那些优秀的陶艺作品都是人的感情与感受物化的结果。因此,人工智能的画作哪怕在风格上无限接近大师,也无法成为精品,只是缺乏灵魂的模仿作品。所以,仅仅风格和技法趋于完美并不能产生优秀的陶艺作品。
优秀的陶艺作品不仅要求陶艺家在作品中表现个人的情感、观念等,而且要让广大的观赏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观赏者关注一件陶艺作品,是通过视觉、触觉、视触觉等感官体验来认识理解。这种感官体验,有的内容可以量化,可以被人工智能计算预测;还有的内容是感性的,每个个体均存在差异,无法量化和用精确语言来表达的。同一个作品,不同的观赏者关注的地方不同。可是,评判一件作品是否优秀,最终的标准都是人,即观赏者。人工智能制作的陶艺作品可以在风格、工艺、造型等各个方面趋于完美,却缺乏现代陶艺最重要的内核,即表现陶艺家个人的情感和观念,也就无法成为优秀的陶艺作品。陶艺家在不断的创作中,完善个人风格、造型、工艺等各个方面,同时让个人付诸作品中的情感、观念等引起大多数观赏者共鸣,那就是优秀的作品。
优秀的陶艺作品不仅仅只为他人呈现一件物质的实体,更需要赋予作品相应的思想内涵,关注他人的感觉。而当下的人工智能,理性有余而感性不足,可以通过强力计算精确量化数据。而人对陶艺作品的精气神研读,尚无法精确判断。因此,一部分优秀陶艺作品的创作,依然需要依靠陶艺家的经验和感觉,人工智能尚无法取代。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工智能在艺术创作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现代陶艺是陶艺家创作思想理念的体现。人工智能的介入,有利于艺术家掌握宏观创作态势;有利于艺术家创作形成独特体系;有利于实现传统方式无法达到的目标;有利于更多普通人参与创作。但是,就当下的技术而言,人工智能对陶艺创作也存在局限:一是当下的人工智能过于强调连续性,不利于艺术家不断革故鼎新;二是人工智能无法代替陶艺家的手工和半手工创作;三是优秀的陶艺作品需关注人的情感和感受。
当然,未来可能随着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发展,陶艺创作中的大量工作可能被人工智能与更高级的机器生产代替。但陶艺创作与欣赏中的观念内核和对人感觉的关注是无法替代的。正如历史无法倒退,工业革命的机械化大生产无法代替小作坊的手工作业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