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水土保持“十四五”发展对策

2021-04-04 18:35:17李建国
中国水土保持 2021年5期
关键词:十四五全区水土保持

李建国,赵 鸿

(1.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土保持监测总站,宁夏 银川750001; 2.宁夏水利电力工程学校,宁夏 银川 750006)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宁夏水土保持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区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实现了“双下降”,人为水土流失监管和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均实现了全覆盖,生态环境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十四五”时期国家赋予宁夏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历史使命,水土保持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工作之一,如何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推动水土保持工作上台阶,值得思考。

1 宁夏水土保持基本情况

近年来,宁夏水土保持按照“南部治理、中部修复、全面预防、重点防治”的思路,在水土流失治理、水土保持监管和监测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发展。连续两年开展了每年不少于一次的全区水土流失遥感信息化监管工作,初步构建了全区水土流失动态管理信息系统,按年度开展了覆盖全域的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并向社会发布公报,为各级政府决策、满足公众需求提供了有力支撑。截至“十三五”末,宁夏水土流失治理面积累计达到22 637 km2,总体治理程度达到57.8%。全区水土流失面积减少到1.59万km2,强烈及以上流失面积由“十二五”末的3 857 km2减少到2019年底的2 124 km2;累计建成以旱作梯田为主的基本农田45万hm2,建成淤地坝1 102座,总库容达4.24亿m3;全区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3.5%。这些成绩的取得为构筑生态安全屏障、涵水保土、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支撑,使全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各地综合治理进展还不平衡

据监测,截至2019年末,宁夏水土流失面积1.59万km2,占全区总面积的24%,银川、石嘴山、吴忠、固原和中卫5个地级市水土流失面积分别占辖区总面积的20.21%、23.82%、25.01%、20.91%和26.85%,各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进展还不平衡、不充分。剩下的水土流失区治理难度加大,特别是受水资源制约,系统治理难度将更大。

2.2 人为水土流失监管任务重、要求高

人为水土流失监管特别是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监管涉及的行业多,是一项社会化工作,监管难度大、任务重,新时期把“强监管、补短板”作为水利工作的总基调,对人为水土流失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之机构改革后水土流失调查取证、违法违规行为认定查处等工作涉及部门多、政策性强,而全区水土保持监管力量薄弱,个别市、县水土保持机构不健全,技术力量不足,故水土保持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2.3 监测手段现代化程度还不高

现有的水土流失监测站网尚未覆盖全区7个水土流失类型区,且监测内容难以满足各层面的管理需求。水土流失监督监测等基础设施配套不齐全,监测手段现代化程度还不高,信息化与水保业务融合还不够,区、市、县三级水土流失监测感知网络尚未建立。

3 宁夏水土保持“十四五”发展对策

3.1 因地制宜,统筹推进全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十四五”时期国家对全区水土保持工作的要求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质量进一步提高,山川、城乡综合治理一体化、精准化将是水土保持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基于此,应结合宁夏水土保持7个类型区划,按自治区提出的黄河生态经济带、北部绿色发展区、中部防沙治沙区和南部水源涵养区“一带三区”总体布局,遵循降雨线分布和不同区域水土资源分布规律,以小流域为单元,重点推进全区强烈以上水土流失区综合治理,并将治山、治水、治田和治沙等结合起来,把治理与特色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生态旅游等结合起来。其中,黄河生态经济带以预防监管为主,配合做好黄河滩区生态修复和岸线综合整治;北部绿色发展区按现代化生态灌区建设要求,实施贺兰山生态修复提升工程,治理灌区沟渠内的水土流失,保护和营造生态湿地等;中部防沙治沙区以防风固沙、保护草原为重点,加强罗山及外围重点预防保护,实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协调推进枸杞、文冠果等特色林果和草畜等产业发展;南部水源涵养区应着眼增强六盘山天然水塔、生态绿岛功能,封山育林育草,加强以林草植被建设为主的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同步推进黄土丘陵沟壑区内的塬面保护与沟头治理,狠抓旱作梯田建设,大力推进窄带梯田的提升改造,发展库井高效节灌,推进经果林等特色产业发展。“十四五”时期规划全区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 000 km2,应按因地制宜的要求,使全区的山川水土流失面积、强度进一步下降,林果等产业进一步发展。

3.2 基础摸排,推进流域精准治理与监管

目前,全区大面积的流失区已采取措施进行了治理,但小流域、小面积的水土流失仍多点多发,这是治理的重点,各小流域内治理、监管如何有针对性地推进,对精准管治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十四五”时期要结合全区流域类型、区域特征等,以流域边界为准,结合行政区划,划分全区小流域,面积原则上不超过50 km2;详细开展各类小流域水土流失情况调查,重点调查治理现状、水土资源、人为活动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潜在风险,掌握生态脆弱区的生态退化程度、各类沟坡的侵蚀现状及主要分布,搞清水土保持重点和难点。“十四五”时期在安排治理任务和监管等工作时,应结合每个小流域实际,将规划的12个重点治理项目、重点监管工程和站点建设项目落实到具体小流域,做到精准发力、精细算账,治理一片保一片水土,监管一处防一处水土资源流失,把小流域划分成果与信息化手段结合,实现“天上看”与“地上治和管”结合,达到精准治理与监管。

3.3 加强信息化,夯实水土保持监管和监测基础工作

目前,全区已通过卫星遥感监管手段加强了对人为水土流失的监管,但受遥感影像时相、频次等影响,尚达不到及时准确发现水土扰动情况。“十四五”时期,在做好常规水土流失预防监督基础上,应结合卫星遥感、无人机及远程视频监控等信息化手段,每年开展不少于2次的人为水土流失监管,在全区构建水土保持监督监测“千里眼”“顺风耳”,重点监管人为水土流失较多的交通、城乡建设和电力等生产建设项目,及时发现、认定和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为市县水土保持监督管理部门提供违法线索,及时指导其开展违法案件查处。根据目前还有3个水土流失类型区没有建设水土保持监测站网的实际,在对现有10个水土保持固定监测站点进行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升级改造基础上,新建3个水土保持固定监测站点,提升监测水平。“十四五”应以信息化、智能化为重点,全面提升水土保持信息化水平,在市县配套包括治理、监管和监测业务应用的感知网络,升级开发水土保持感知数据统一接收、遥感影像管理、淤地坝预警、行业单位信用监管和社会公众服务等模块。

3.4 典型引路,大力推广应用新模式新技术

目前,宁夏水土流失治理、监督和监测等方面应用了一些新技术、新材料、新模式,但受资金、知识等制约,新技术等推广仍不同程度受限,“十四五”时期应加大推广力度。特别是宁夏中南部地区要大力推广宁夏彭阳县小流域综合治理和隆德县渝河生态清洁型流域建设等治理模式,同时要按高质量和乡村振兴等发展要求,结合各地实际,推广建设生态经济型、水源涵养型和生态修复型等流域。在监管和监测中大力推广无人机应用,以及自动水位、流量、泥沙和土壤水分监测等自动化技术,引导水保业务高质量发展。

3.5 多措并举,提升社会各方参与水土保持工作积极性

针对目前的水土流失重点县和重点区域,“十四五”时期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应适当倾斜,以调动各县工作积极性。水利部门应主动加强与农业、自然资源、林草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共同推进流域综合治理与监管。应建立健全社会资本参与水土保持项目的激励机制,对社会资本参与的社会效益较好、有一定经济效益的水保项目,落实好国家有关税收、补助机制,扩大以奖代补政策的范围。同时,“十四五”时期要加快制定淤地坝等工程维修养护管理、小流域治理成果管护、水土保持方案区域评估和水土保持监测等方面的制度或规范;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深入推进对宁夏水土流失规律的认识和研究,开展区域水土保持措施及拦沙减蚀机理、宁夏水土保持动态监测监管关键技术等研究,全面提升水土保持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
十四五全区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第十届“我是小画家”全区中小学生书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全区统战部长会议召开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全区统战部长会议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水土保持
高校“十四五”规划中学科建设要处理好五对关系
“十四五”规划研究的新坐标新方位
北方经济(2019年8期)2019-10-11 03:14:45
中辉大鹏数字电视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
水土保持